一种2‑氨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7992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0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2‑氨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化学领域。所述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以2‑氟‑3‑氯‑5‑三氟甲基吡啶为原料,在水溶性助剂下,加热至10‑100℃,加压至0.1‑0.5MPa,经氨化试剂氨化1‑6h;②将步骤①所得产品回收氨气和助剂后,降温至0℃,过滤,得到2‑氨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具体合成方法如下。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2‑氟‑3‑氯‑5‑三氟甲基吡啶上氟原子的高活性、高选择性,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同时,反应条件更为温和。

A synthetic method of 2 amino 3 chloride 5 three fluorine methyl pyridin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ynthesis method of 2 amino 3 chloride 5 three fluorine methyl pyridin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organic chemistry. The synthesis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2 to 3 fluoride chloride 5 three fluorine methyl pyridine as raw materials, the water-soluble additives, 10 heated to 100 DEG C, pressurized to 0.1 0.5MPa, 1 6h ammoniation by amination reagent; the first step the product ammonia recovery and assistant after cooling to 0 DEG C, filtering, 2 amino 3 chloride 5 three fluorine methyl pyridine. The specific synthetic methods are as follows. The invention uses 2 fluorine 3 chloride 5 methyl pyridine three fluorine fluorine atoms with high activity and high selectivity, the reaction time is greatly shortened, at the same time, more moderate reaction condi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2-氨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的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2-氨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化学领域。
技术介绍
氟啶胺(SHIRLAN,IKF-1216)是由日本石原产业公司开发的新型取代苯胺类、广谱杀菌剂,对灰葡萄孢引起的多种灰霉病有特效。同苯并咪唑类、二羧酰亚胺类及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对交链孢属、疫霉属、单轴霉属、核盘菌属和黑星菌属等病菌引起的病害亦有良好的活性。化合物2-氨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是制备杀菌剂氟啶胺的关键中间体。美国专利US4349681提出了以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为原料与氨水进行氨化反应,得到所需要的产品2-氨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但收率仅50%左右,现国内专利均以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为原料进行优化改进,收率提高到90%,但基于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活性偏低,反应温度需要80-120℃,压力需要0.6-1MPa,反应周期需要10-15h,长时间的高温高压能源消耗高,同时对设备腐蚀严重,工业化安全要求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以2-氟-3-氯-5-三氟甲基吡啶为原料,在更为温和的反应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制备2-氨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解决了上述以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为原料制备2-氨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需要高温高压、长时间反应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2-氨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的合成方法,所述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以2-氟-3-氯-5-三氟甲基吡啶为原料,在水溶性助剂下,加热至10-100℃,加压至0.1-0.5MPa,经氨化试剂氨化1-6h;②将步骤①所得产品回收氨气和助剂后,降温至0℃,过滤,得到2-氨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本专利技术所述回收的氨气和助剂可直接用于步骤①的反应。本专利技术所述水溶性助剂优选为C1-C8的醇、C1-C8的醚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本专利技术所述C1-C8的醇优选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正丁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本专利技术所述C1-C8的醚优选为乙醚、甲基叔丁基醚、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本专利技术所述水溶性助剂的加入量优选为2-氟-3-氯-5-三氟甲基吡啶的0.1-2倍重量。本专利技术所述水溶性助剂的加入量进一步优选为2-氟-3-氯-5-三氟甲基吡啶的0.5-0.8倍重量。本专利技术所述水溶性助剂的加入量低于2-氟-3-氯-5-三氟甲基吡啶的0.5倍重量时,则过滤时流动性差;高于2-氟-3-氯-5-三氟甲基吡啶的0.8倍重量时,则不经济。本专利技术所述氨化试剂优选为氨水或氨气。本专利技术所述氨化试剂的加入量优选为2-氟-3-氯-5-三氟甲基吡啶的1-10倍物质的量。本专利技术所述氨化试剂的加入量进一步优选为2-氟-3-氯-5-三氟甲基吡啶的4-6倍物质的量。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①中优选为反应温度为60-80℃,反应压力为0.15-0.2MPa,反应时间为2-4h。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体合成方法如下: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①本专利技术利用2-氟-3-氯-5-三氟甲基吡啶上氟原子的高活性、高选择性,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同时,反应条件更为温和。②本专利技术具有收率高、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的特点,能满足氟啶胺大规模生产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下述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2-氨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的合成方法,所述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向1L高压釜内依次加入2-氟-3-氯-5三氟甲基吡啶200g、异丙醇120g与25%氨水240g,密闭加热至80℃,加压至0.3MPa,恒温反应3h;②将步骤①所得产品降温泄压,过量氨气用水吸收,将反应液加入到500mL四口瓶内,在搅拌条件下降温至0℃,过滤,得到2-氨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其纯度为99.9%、收率为99.1%。实施例2一种2-氨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的合成方法,所述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向1L高压釜内依次加入2-氟-3-氯-5三氟甲基吡啶200g、四氢呋喃100g及通入氨气60g,密闭加热至30℃,加压至0.15MPa,恒温反应2h;②将步骤①所得产品降温泄压,过量氨气用水吸收,将反应液加入到500mL四口瓶内,在搅拌条件下降温至0℃,过滤,得到2-氨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其纯度为99.95%、收率为98.5%。实施例3一种2-氨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的合成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步骤①为:向1L高压釜内依次加入2-氟-3-氯-5三氟甲基吡啶200g、异丙醇120g及通入氨气60g,密闭加热至30℃,加压至0.15MPa,恒温反应2h;得到的2-氨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纯度为99.9%、收率为99.5%。实施例4一种2-氨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的合成方法,与实施例2的区别为:步骤①为:向1L高压釜内依次加入2-氟-3-氯-5三氟甲基吡啶200g、四氢呋喃100g与25%氨水240g,密闭加热至80℃,加压至0.3MPa,恒温反应3h;得到的2-氨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纯度为99.9%、收率为99.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2‑氨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以2‑氟‑3‑氯‑5‑三氟甲基吡啶为原料,在水溶性助剂下,加热至10‑100℃,加压至0.1‑0.5MPa,经氨化试剂氨化1‑6h;②将步骤①所得产品回收氨气和助剂后,降温至0℃,过滤,得到2‑氨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氨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以2-氟-3-氯-5-三氟甲基吡啶为原料,在水溶性助剂下,加热至10-100℃,加压至0.1-0.5MPa,经氨化试剂氨化1-6h;②将步骤①所得产品回收氨气和助剂后,降温至0℃,过滤,得到2-氨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助剂为C1-C8的醇、C1-C8的醚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1-C8的醇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正丁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1-C8的醚为乙醚、甲基叔丁基醚、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永侠向彬李君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佳瑞米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