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原动机调速装置的增量编码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79838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原动机调速装置的增量编码器,其结构包括:编码器主体、编码器输出连接口、编码器刻度盘、编码器上部套、金属连接板、固定面板、上部固定螺丝口、转轴固定盘、转轴、下部固定螺丝口,所述编码器主体的后部设有编码器输出连接口,所述编码器刻度盘的上部设有编码器上部套,所述编码器上部套的前部设有金属连接板,所述金属连接板的前部设有固定面板,所述固定面板的上部设有上部固定螺丝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代原来按键操作方式,操作简单,更加形象。信号输入采用光耦隔离,抗干扰性能强。既可跟踪方向,同时又可跟踪手动转动的速度,达到调节快慢的作用。

Incremental encoder used for prime mover speed regula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cremental encoder for a prime mover speed control device, the structure comprises a main body, the encoder encoder output port, encoder dial, encoder upper sleeve and a metal connecting plate, a fixed panel, the upper fixed screw, shaft, shaft, fixed plate fixed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screw hole, the back part of the encoder the main body has the encoder output port, the upper part of the encoder dial encoder with the upper set, the front upper encoder sleeve is equipped with a metal plate, the front of the metal connec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panel, the upper part of the fix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fixing screw, the utility model replaces the original mode of operation, key simple operation, better image. The signal input is optically isolated, with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performance.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can track the direction, but also can track the speed of manual rotation at the same time, so as to achieve the function of regulating sp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原动机调速装置的增量编码器
本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原动机调速装置的增量编码器,属于原动机领域。
技术介绍
原动机泛指利用能源产生原动力的一切机械。按利用的能源分,有热力发动机、水力发动机、风力发动机和电动机等。是现代生产、生活领域中所需动力的主要来源。利用水利资源和水轮机配合,可以制成水轮发电机;由于水库容量和水头落差高低不同,可以制成容量和转速各异的水轮发电机。利用煤、石油等资源,和锅炉,气轮机配合,可以制成汽轮发电机,这种发电机多为高速电机。此外还有利用风能、原子能、地热等能量的各类发电机。此外,由于发电机工作原理不同又分作直流发电机,异步发电机和同步发电机。目前在广泛使用的大型发电机都是同步发电机。现有技术公开一种增量编码器分辨率的测量装置。其申请号为:CN201120158165.3,一种增量编码器零脉冲同步信号装置,它包括被测增量编码器,它还包括:零脉冲同步信号源,它主要包括具有零脉冲同步信号且与被测增量编码器相同分辨率的、同类型标准增量编码器;双轴伸电机,它由无极调速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零脉同步信号源和被测增量编码器各自以弹性连轴器连接在双轴伸电机的两端的轴上;测量分析单元,它分别连接零脉冲同步信号源和被测增量编码器;和同时为零脉冲同步信号源和被测增量编码器供电的电源。本技术为无零脉冲同步信号编码器和零脉冲同步信号异常编码器提供标准零脉冲同步信号,实现编码器分辨率测量。但是,上述设备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抗干扰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原动机调速装置的增量编码器,以解决上述设备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抗干扰性能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应用于原动机调速装置的增量编码器,其结构包括:编码器主体、编码器输出连接口、编码器刻度盘、编码器上部套、金属连接板、固定面板、上部固定螺丝口、转轴固定盘、转轴、下部固定螺丝口,所述编码器主体的后部设有编码器输出连接口,所述编码器刻度盘的上部设有编码器上部套,所述编码器上部套的前部设有金属连接板,所述金属连接板的前部设有固定面板,所述固定面板的上部设有上部固定螺丝口,所述上部固定螺丝口的下方设有转轴固定盘,所述转轴固定盘的上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方设有下部固定螺丝口,所述编码器主体包括:编码器加固外壳、内部转轴、光源、聚光镜、挡光板、光耦隔离电路、DSP主板、输出线、光栅,所述编码器加固外壳的内部设有内部转轴,所述内部转轴和光栅连接,所述内部转轴的下部设有光源,所述光源的右边设有聚光镜,所述聚光镜的右边设有挡光板。进一步地,所述编码器主体上设有编码器刻度盘。进一步地,所述挡光板的右边设有光耦隔离电路。进一步地,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右边设有DSP主板。进一步地,所述DSP主板和输出线连接。本技术取代原来按键操作方式,操作简单,更加形象。信号输入采用光耦隔离,抗干扰性能强。既可跟踪方向,同时又可跟踪手动转动的速度,达到调节快慢的作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应用于原动机调速装置的增量编码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编码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1-编码器主体、2-编码器输出连接口、3-编码器刻度盘、4-编码器上部套、5-金属连接板、6-固定面板、7-上部固定螺丝口、8-转轴固定盘、9-转轴、10-下部固定螺丝口、101-编码器加固外壳、102-内部转轴、103-光源、104-聚光镜、105-挡光板、106-光耦隔离电路、107-DSP主板、108-输出线、109-光栅。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原动机调速装置的增量编码器,其结构包括:编码器主体1、编码器输出连接口2、编码器刻度盘3、编码器上部套4、金属连接板5、固定面板6、上部固定螺丝口7、转轴固定盘8、转轴9、下部固定螺丝口10,所述编码器主体1的后部设有编码器输出连接口2,所述编码器刻度盘3的上部设有编码器上部套4,所述编码器上部套4的前部设有金属连接板5,所述金属连接板5的前部设有固定面板6,所述固定面板6的上部设有上部固定螺丝口7,所述上部固定螺丝口7的下方设有转轴固定盘8,所述转轴固定盘8的上部设有转轴9,所述转轴9的下方设有下部固定螺丝口10,所述编码器主体1包括:编码器加固外壳101、内部转轴102、光源103、聚光镜104、挡光板105、光耦隔离电路106、DSP主板107、输出线108、光栅109,所述编码器加固外壳101的内部设有内部转轴102,所述内部转轴102和光栅109连接,所述内部转轴102的下部设有光源103,所述光源103的右边设有聚光镜104,所述聚光镜104的右边设有挡光板105。所述编码器主体1上设有编码器刻度盘3。所述挡光板105的右边设有光耦隔离电路106。所述光耦隔离电路106的右边设有DSP主板107。所述DSP主板107和输出线108连接。请参阅图3,在进行使用时,首先检查各部分是否稳固连接,确认设备完好之后,将设备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将控制线连接至编码器输出连接口2,将上部固定螺丝口7、下部固定螺丝口10用螺丝固定,之后既可开始正常使用。信号输入采用光耦隔离,抗干扰性能强。既可跟踪方向,同时又可跟踪手动转动的速度,达到调节快慢的作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应用于原动机调速装置的增量编码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原动机调速装置的增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编码器主体(1)、编码器输出连接口(2)、编码器刻度盘(3)、编码器上部套(4)、金属连接板(5)、固定面板(6)、上部固定螺丝口(7)、转轴固定盘(8)、转轴(9)、下部固定螺丝口(10),所述编码器主体(1)的后部设有编码器输出连接口(2),所述编码器刻度盘(3)的上部设有编码器上部套(4),所述编码器上部套(4)的前部设有金属连接板(5),所述金属连接板(5)的前部设有固定面板(6),所述固定面板(6)的上部设有上部固定螺丝口(7),所述上部固定螺丝口(7)的下方设有转轴固定盘(8),所述转轴固定盘(8)的上部设有转轴(9),所述转轴(9)的下方设有下部固定螺丝口(10),所述编码器主体(1)包括:编码器加固外壳(101)、内部转轴(102)、光源(103)、聚光镜(104)、挡光板(105)、光耦隔离电路(106)、DSP主板(107)、输出线(108)、光栅(109),所述编码器加固外壳(101)的内部设有内部转轴(102),所述内部转轴(102)和光栅(109)连接,所述内部转轴(102)的下部设有光源(103),所述光源(103)的右边设有聚光镜(104),所述聚光镜(104)的右边设有挡光板(1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原动机调速装置的增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编码器主体(1)、编码器输出连接口(2)、编码器刻度盘(3)、编码器上部套(4)、金属连接板(5)、固定面板(6)、上部固定螺丝口(7)、转轴固定盘(8)、转轴(9)、下部固定螺丝口(10),所述编码器主体(1)的后部设有编码器输出连接口(2),所述编码器刻度盘(3)的上部设有编码器上部套(4),所述编码器上部套(4)的前部设有金属连接板(5),所述金属连接板(5)的前部设有固定面板(6),所述固定面板(6)的上部设有上部固定螺丝口(7),所述上部固定螺丝口(7)的下方设有转轴固定盘(8),所述转轴固定盘(8)的上部设有转轴(9),所述转轴(9)的下方设有下部固定螺丝口(10),所述编码器主体(1)包括:编码器加固外壳(101)、内部转轴(102)、光源(103)、聚光镜(104)、挡光板(105)、光耦隔离电路(1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品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