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677545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包括主体管(5),主体管(5)的中心线沿竖直方向设置,主体管(5)的内壁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消能降噪的凸出部(4),凸出部(4)的一侧与主体管(5)的内壁表面固定连接,凸出部(4)含有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上表面,凸出部(4)的另一侧低于凸出部(4)的一侧。该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能够达到减小排水系统的水流的噪音、对管道的冲击力、水流的势能的作用,同时此种技术方案减小管道占用空间,安装方便。

Energy dissipation silencer for drainage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rainage system for the energy dissipation of muffler, comprising a main body tube (5), the main pipe (5) arranged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center line, the main tube (5) of the inner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for the elimination of the projecting part to noise (4), (4) the bulge one side of the main tube (5)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surface, convex part (4) relative to the upper surface containing horizontal plane, convex part (4)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side of the protruding part (4) of the side. The drainage system used in energy dissipation silencers can flow in the drainage system to reduce the noise and impact force of pipeline flow, the potential energy function, and this technique can reduce pipeline spac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
本技术涉及建筑排水系统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排水系统采用UPVC塑料管已很普遍,但是,相对铸铁管来说,塑料管存在强度不足、噪音相对较高的缺点,特别是应用于高层建筑时,由于塑料管道内壁光滑,摩擦力小,水流势能大,使立管内水流流速大,对管道的强度,密封性及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当有硬的杂物随水流一起下落时易破坏立管底部的弯头。为了减小立管内水流流速,减小水流势能对管道的影响,高层建筑一般每6层设置一个消能装置,目前市场上并没有专门用于消能的配件,普遍采用由4个45度弯头和1个立管检查口组装成的简易消能装置,如图1所示。这种简易消能装置虽然能有效减小立管水流速度,减少立管内负压抽吸现象,保护立管底部弯头,但存在相当严重的缺点,即消能装置局部阻力过大,会出现排水不畅,严重影响立管通水能力,当设计安全系数没有足够高,立管排水比较集中时,临近消能装置的上一层卫生间有污水外溢情况出现。正因为这种简易的组装件存在严重的不足,目前,国家规范对于高层建筑消能问题并没有具体的对应措施,只有一些地方标准。在实际工程中对于高层排水,为了减小水流势能造成对管道的影响,一般裙房及以下部位,立管及横干管采用铸铁管,以上部位采用塑料管,裙房以上每6层设一组消能装置。在实际工程中对于高层排水,一般都采用每6层设一组消能装置,裙房及以下部位立管及横干管采用铸铁管,其它部位采用塑料管,当采用消能装置时一般都要加大设计安全系数,这样就使得排水管系统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排水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排水管道中消能消声装置性能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该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能够达到减小排水系统的水流的噪音、对管道的冲击力、水流的势能的作用,同时此种技术方案减小管道占用空间,安装方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包括主体管,主体管的中心线沿竖直方向设置,主体管的内壁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消能降噪的凸出部,凸出部的一侧与主体管的内壁表面固定连接,凸出部含有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上表面,凸出部的另一侧低于凸出部的一侧。凸出部的上表面为向斜上方凸的弧形或球缺形表面。凸出部为片状,凸出部的另一侧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弧形。凸出部的一侧与凸出部的另一侧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互为镜像。凸出部的下表面设有加强筋,该加强筋垂直于凸出部,该加强筋与主体管的内壁表面连接固定。主体管含有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同心渐扩段、大管径段和同心渐缩段,凸出部位于大管径段内。该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含有两个凸出部,两个凸出部中的一个位于大管径段的内壁表面的左侧,两个凸出部中的另一个位于大管径段的内壁表面的右侧,位于左侧的凸出部的位置低于位于右侧的凸出部的位置。同心渐扩段的上端连接有上接入口,同心渐缩段的下端连接有下接入口,两个凸出部之间的距离为上接入口内径的2倍,凸出部的所述另一侧到大管径段的中心线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上接入口内径的一半。凸出部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为大管径段的过流面积的四分之一,大管径段的内径为上接入口内径的2倍~3倍,大管径段的长度为上接入口内径的5倍~6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中用于消能降噪的凸出部的交错布置,既能多次消除管道内水流的动能和势能,又能保证排水通畅,同时达到减小噪音的效果。本设计的管件均为常用管件,便于管道的采购及安装,连接方式灵活多变,同时减小管道占用的空间,增大管道排水能力。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是现有简易消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的立剖面图。图5是图3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在立管排水系统中的第一种排布方式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所述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在立管排水系统中的第二排布方式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所述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在立管排水系统中的第三排布方式示意图。1、上接入口;2、同心渐扩段;3、管卡;4、凸出部;5、主体管;6、大管径段;7、同心渐缩段;8、检查口;9、下接入口。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包括主体管5,主体管5的中心线沿竖直方向设置,主体管5的内壁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消能降噪的凸出部4,凸出部4的一侧与主体管5的内壁表面固定连接,凸出部4含有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上表面,凸出部4的另一侧的位置低于凸出部4的一侧的位置,如图2至图3所示。主体管5呈直立状态,优选凸出部4的上表面为向斜上方凸的弧形或球缺形表面,如图3所示。凸出部4为片状,凸出部4的另一侧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弧形,优选凸出部4的一侧与凸出部4的另一侧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互为镜像,如图4所示。另外,凸出部4的下表面设有加强筋,该加强筋垂直于凸出部4,该加强筋与主体管5的内壁表面连接固定。凸出部4与主体管5连接为一体式结构,同时设置加筋可以增强使用强度及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主体管5含有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同心渐扩段2、大管径段6和同心渐缩段7,同心渐扩段2的中心线、大管径段6的中心线和同心渐缩段7的中心线重合,同心渐扩段2和同心渐缩段7均为锥形筒,大管径段6与同心渐扩段2的大径端连接,大管径段6的内径大于同心渐扩段2的小径端的内径,大管径段6与同心渐缩段7的大径端连接,大管径段6的内径大于同心渐缩段7的小径端的内径,凸出部4位于大管径段6内,同心渐扩段2的小径端和同心渐缩段7的小径端的内径相同,如图3所述。在本实施例中,该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含有两个凸出部4,两个凸出部4一右一左分别在大管径段6的内壁表面上下设置,即两个凸出部4中的一个位于大管径段6的内壁表面的左侧,两个凸出部4中的另一个位于大管径段6的内壁表面的右侧,位于左侧的凸出部4的位置低于位于右侧的凸出部4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同心渐扩段2的上端连接有上接入口1,同心渐缩段7的下端连接有下接入口9,两个凸出部4之间的距离为上接入口1内径的2倍,凸出部4的所述另一侧到大管径段6的中心线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上接入口1内径的一半,即每个凸出部4的内侧末端在竖向上不超过排水管道边缘。凸出部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为大管径段6的过流面积的四分之一,大管径段6的内径为上接入口1内径的2倍~3倍,大管径段6的长度为上接入口1内径的5倍~6倍,如图3至图5所示。另外,凸出部4和主体管5的材质均为聚丙烯,下接入口9的中心线沿竖直方向设置,下接入口9上设置有检查口8,检查口8设置于同心渐缩段7连接的立管处,当管道发生堵塞时,在检查口8处进行疏通清理。使用时,大管径段6的上下两端由上下两个管卡3固定支撑于墙面上。上接入口1和下接入口9可以与各种规格管材直接粘接配合,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其特征在于,该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包括主体管(5),主体管(5)的中心线沿竖直方向设置,主体管(5)的内壁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消能降噪的凸出部(4),凸出部(4)的一侧与主体管(5)的内壁表面固定连接,凸出部(4)含有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上表面,凸出部(4)的另一侧低于凸出部(4)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其特征在于,该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包括主体管(5),主体管(5)的中心线沿竖直方向设置,主体管(5)的内壁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消能降噪的凸出部(4),凸出部(4)的一侧与主体管(5)的内壁表面固定连接,凸出部(4)含有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上表面,凸出部(4)的另一侧低于凸出部(4)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凸出部(4)的上表面为向斜上方凸的弧形或球缺形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凸出部(4)为片状,凸出部(4)的另一侧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凸出部(4)的一侧与凸出部(4)的另一侧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互为镜像。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凸出部(4)的下表面设有加强筋,该加强筋垂直于凸出部(4),该加强筋与主体管(5)的内壁表面连接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排水系统的消能消音器,其特征在于,主体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姜学宜马亮高原史东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诚华宇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