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廊,特别涉及一种综合管廊。
技术介绍
1、通过将管廊设置在地层中,管廊能够作为排水、雨污水、供热、电力、通信、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地下通道,使得各种市政工程管线能够更加集中地布置,从而便于对各种管线进行安装和检修作业,保障了城市功能的稳定运行。由于管廊一般具有较大的长度,并且管廊需要设置在不同类型的地层中,不同的地层会对管廊造成不同的影响。特别是当管廊设置在可液化土层中时,可液化土层在地震作用下容易产生液化现象,管廊在液化后的土层中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上浮或沉降,进而改变了管廊在土层中的位置,甚至破坏管廊的结构完整性,从而影响管廊中的市政管线的安全性。
2、因此,如何提高管廊在可液化土层中的稳定性能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综合管廊,以求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用于提高综合管廊在可液化土层中的稳定性。
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用于设于土层中,包括:
3、管廊基体,所述管廊基体具有管线通道;
4、第一围护结构,所述第一围护结构沿所述管廊基体的延伸方向设置,并设置在所述管廊基体的两侧;
5、第二围护结构,所述第二围护结构沿所述管廊基体的延伸方向设置,并设置在所述第一围护结构的外围;
6、承托结构,
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围护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围护基体,两个所述第一围护基体均沿所述管廊基体的延伸方向设置,并分别置于所述管廊基体的两侧。
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承托结构包括承托层,所述承托层沿所述管廊基体的延伸方向铺设在两个所述第一围护基体之间,所述管廊基体置于所述承托层上。
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承托层为非液化胶结土体层。
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综合管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管廊基体的底部的支撑结构,所述管廊基体通过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承托层上。
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根横梁,沿所述管廊基体的延伸方向,多根所述横梁间隔排列设置并与所述管廊基体的底部相接,所述横梁的两端与两侧的所述第一围护基体相抵接。
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综合管廊还包括回填层,所述回填层填充设置在所述防护空间中。
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至少部分所述回填层置于所述管廊基体的上方。
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综合管廊还包括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沿所述管廊基体的延伸方向设置,并置于所述管廊基体的外围。
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管廊基体的两侧的两个竖向排水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管廊基体的底部的横向排水层,所述竖向排水层由所述土层的地面向下延伸设置并与所述横向排水层相接。
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围护结构包括多个第二围护基体,多个所述第二围护基体沿所述管廊基体的延伸方向设置,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围护基体间隔排列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围护基体的外围,其余部分所述第二围护基体间隔排列设置在另一个所述第一围护基体的外围。
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围护基体包括围护桩,所述围护桩由所述土层的地面向下延伸设置。
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二围护基体关于所述管廊基体对称设置。
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综合管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管廊基体内的隔板结构,所述隔板结构将所述管线通道分隔为至少两个相对独立的管线容纳腔。
2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21、本专利技术所述综合管廊使用时,将管廊基体设置在土层中,通过管廊基体内的管线通道能够用于布置各种管线,提高了管线的布置便捷性。
22、在管廊基体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围护结构,并且第一围护结构能够嵌入一定深度的土层中,从而将液化土层的侧向扩展影响隔离在第一围护结构外侧,减少了可液化土层对管廊基体的影响,使得管廊基体能够更加稳定地保持在土层中。在第一围护结构的外围还设有第二围护结构,第二围护结构能够进一步地起到防护作用,减少了可液化土层的横向流动对第一围护结构的影响,从而提高了管廊基体的稳定性。
23、并且,在第一围护结构之间还设有承托结构,承托结构通过与两侧的第一围护结构相接形成了防护空间,管廊基体设置在防护空间中。通过承托结构能够更好地支撑管廊基体,并且承托结构能够与第一围护结构相配合,能够更好地隔离可液化土层的扩展影响,进一步地保障了管廊基体的稳定性。
2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管廊基体的外围设置第一围护结构、第二围护结构和承托结构,显著地提高了管廊基体的抗浮能力和抗沉降能力,使得管廊基体能够更加稳定地保持在土层中,从而能够更好地布置各类管线。特别是在深厚可液化土层区域,即使当深厚可液化土层受到震动影响时,通过第一围护结构、第二围护结构和承托结构相配合也能够对管廊基体起到良好地防护作用,既能够在深厚可液化区大范围液化时阻止综合管廊上浮,也能防止震后土层中孔压消散所引起的管廊基体不均匀沉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合管廊,用于设于土层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护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围护基体,两个所述第一围护基体均沿所述管廊基体的延伸方向设置,并分别置于所述管廊基体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结构包括承托层,所述承托层沿所述管廊基体的延伸方向铺设在两个所述第一围护基体之间,所述管廊基体置于所述承托层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层为非液化胶结土体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管廊基体的底部的支撑结构,所述管廊基体通过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承托层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根横梁,沿所述管廊基体的延伸方向,多根所述横梁间隔排列设置并与所述管廊基体的底部相接,所述横梁的两端与两侧的所述第一围护基体相抵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廊还包括回填层,所述回填层填充设置在所述防护空间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管廊,用于设于土层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护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围护基体,两个所述第一围护基体均沿所述管廊基体的延伸方向设置,并分别置于所述管廊基体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结构包括承托层,所述承托层沿所述管廊基体的延伸方向铺设在两个所述第一围护基体之间,所述管廊基体置于所述承托层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层为非液化胶结土体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管廊基体的底部的支撑结构,所述管廊基体通过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承托层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根横梁,沿所述管廊基体的延伸方向,多根所述横梁间隔排列设置并与所述管廊基体的底部相接,所述横梁的两端与两侧的所述第一围护基体相抵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廊还包括回填层,所述回填层填充设置在所述防护空间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回填层置于所述管廊基体的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顺,王茂,杨道鹏,唐小微,许杰敏,谢子明,徐征,朱东山,王一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