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用于丙烯聚合的催化剂及其载体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关于氯化镁负载四氯化钛的、用于丙烯聚合的球形催化剂及其载体的制备方法。自从USP4,298,718和USP4,495,338首次提出用活性卤化镁作为齐-纳催化剂的载体后,已有大量专利文献报导了以活性无水卤化镁负载四卤化钛作为烯烃聚合催化剂。特别是因为当以氯化镁为载体时能获得球形颗粒状的催化剂,而这种催化剂能够生产出与催化剂形状相似、具有良好流动性和堆密度、无需造粒的聚合物,因此这类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工业应用价值。按专利文献记载,不同活性的卤化镁对应着不同的X衍射谱图。在低活性氯化镁的X衍射谱图中(CuKα),在2θ为33.5~35°处出现一卤素的最大强度衍射峰,另一衍射峰出现在2θ为14.95°的位置。而在高活性卤化镁的X衍射谱图中则不出现14.95°位置上的衍射峰,仅出现卤素的最大强度衍射,相对于非活性卤化物的最大强度衍射的角度,该卤素的最大强度衍射向较低角度转移。1047302A中披露了一种用于丙烯聚合的、卤化镁负载钛化合物的球形催化剂。该催化剂在2θ为14.95°处无衍射,而在33.5~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丙烯聚合的含有载于氯化镁上的四氯化钛的球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 (1)其中镁含量为15~25重%,钛含量为1. 0~5. 0重%,氯含量为50~70重%,内给电子体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的含量为6. 0~20重%; (2)其表面积为400~500米↑[2]/克,孔隙度为0. 40~0. 50毫升/克,至少50%以上孔的直径为4~5纳米; (3)其X衍射谱图(CuKa)在2θ为14. 95°处出现衍射峰,同时在在33. 5~35°之间出现最大强度的衍射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晓宇,景振华,张科,贾益群,周旭华,马丽,原思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