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C-Ⅱ结合和/或MHC-Ⅱ模拟分子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炎性疾病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2211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MHC-Ⅱ结合和/或MHCⅡ模拟分子,可将其用于干扰用于带有MHC-Ⅱ的细胞,如吞噬细胞的激活刺激物与细胞结合的MHC-Ⅱ分子之间的互作,脂多糖(LPS)或与其它诸如CD14和LBP的分子组成复合体的LPS与细胞结合的MHC-Ⅱ分子之间的互作,来自革兰氏阳性细菌的产物或来自革兰氏阳性细菌的产物与诸如CD14的分子组成的复合体同细胞结合的MHC-Ⅱ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MHC-Ⅱ结合分子可以是任何抗MHC-Ⅱ抗体或其片段,或任何由上述抗体衍生的分子,如人源化分子、双特异性分子或其它工程分子等。MHC-Ⅱ结合分子可选自CD14、其片段、其修饰形式或具有MHC-Ⅱ结合特性的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特异分子来干扰毒素如脂多糖(LPS)本身或它与诸如CD14和LBP的其它分子组成的复合体与其转导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将所述分子用于预防和治疗炎性疾病,如败血症性休克的用途。LPS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组分。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感染会导致危及生命的疾病,这种疾病是由LPS与诸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粒细胞之类的吞噬细胞的特异结合所致,这种结合能激活所述细胞并使其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IL-1)、IL-6、IL-8及其它炎症介质。这些物质或通过直接作用或通过激化次级介质而引起一系列反应,从而导致凝集系统病、血管舒张病、多器官缺损病并最终导致败血症性休克病(4,5)。一般,能导致分泌多种炎症介质的吞噬细胞的显著活化作用是在被称为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一种病态的发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除了由LPS激活之外,多种其它临床疾病也会导致SIRS,如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创伤、烧伤、胰腺炎、移植物抗宿主疾病和宿主抗移植物疾病、吞噬血细胞作用等。炎性疾病的例子之一是由来自革兰氏阳性细菌的葡萄球菌毒素A之类的外毒素引起的中毒性休克。已知其为超级抗原的其它外毒素有葡萄球菌毒素B和链球菌毒素。业已证实,LPS能与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的单核细胞抗原CD14结合。CD14存在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的表面,但它也能以无GPI锚定的可溶形式存在于健康个体的血清中。此外还证实,抗-CD14单克隆抗体能抑制LPS对单核细胞的激活作用。由此表明,CD14可起到LPS受体的作用(1),并能介导LPS对细胞质的作用。不过,CD14-阴性细胞也能对LPS作出反应(2,7,8)。此外,还了解到CD14是一种缺乏跨膜和胞质结构域的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分子(9)。因此,CD14不能向细胞质转导信号。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假设是,与GPI连接的蛋白需要相关的跨膜分子以便进行信号转导。因此,LPS及其它可能的SIRS刺激的转导分子尚未得到鉴定。在由LPS活化细胞的情况下,为了解释LPS引起的细胞激活作用,迫切需要CD14之外的其它分子(10)。有人提出,LPS能与膜结合的或可溶的CD14以及LPS结合蛋白(LBP)组成复合体。其它源于血清的分子也能加入该复合体。该复合体能与细胞表面上的一种尚未得到鉴定的分子结合,使该细胞被激活。已证实CD14在引起由来自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菌包膜产物产生的细胞激活作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3)。同样地,其它膜结合或源于血清的分子可能参与同所述细胞表面分子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细胞的激活作用。本专利技术已经发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I(MHC-II)分子是LPS激活细胞所必须的,这种分子起着由LPS和诸如CD14和LBP之类的分子组成的分子复合体的受体和/或信号转导因子的作用。在人体内,MHC被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业已发现,LPS-反应性取决于MHC II型分子在细胞表面的表达。一种在本文中被称为“THP-1MHC+”的细胞系是一种MHC II型表达单核细胞系,Tsuchiya等称之为THP-1(3)。另一种在本文中被称为“THP-1.6MHC-”的细胞系是由THP-1MHC+通过自发突变产生的一种MHC II型-阴性单核细胞系。THP-1MHC+细胞能效应于LPS分泌细胞因子,而THP-1.6MHC-细胞不能。CD14-阳性、MHC II-阴性人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也不能对LPS作出反应。通过用CIITA转染THP-1.6MHC-细胞可以恢复MHC II型表达和LPS反应性,CIITA是一种能编码对MHC-II分子在细胞表面的表达很关键的核因子的cDNA。其它SIRS刺激向细胞的转导也能由MHC-II分子介导。以前已经证实,外毒素也能结合于细胞表面的MHC-II分子上。其它革兰氏阳性产物的活性至少部分是由CD14介导的,因此,所述产物与CD14的复合体很有可能也会与MHC-II分子相互作用,以活化细胞。因此,通过干扰由LPS和诸如CD14和LBP组成的复合体(以下称“CD14/LPS/LBP复合体”)与细胞结合MHC-II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预防和/或治疗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两种不同方式实施上述干扰。首先,可以用诸如抗MHC-II抗体、CD14或其肽衍生物之类的MHC-II结合分子阻止CD14/LPS/LBP复合体与细胞结合MHC-II的结合。这种分子能与CD14/LPS/LBP复合体竞争,从而阻止该复合体结合,但它本身不能激活MHC-II。由此阻止了MHC-II的转导功能。其次,循环的LPS或CD14/LPS/LBP复合体能被MHC-II模拟分子捕捉。与可溶性MHC-II或类MHC-II分子结合的复合体不再能与细胞结合的MHC-II结合。从而防止对该细胞的激活作用。MHC-II结合分子包括能阻止LPS或CD14/LPS复合体与MHC-II结合的任何分子。在实践中,所述分子包括针对细胞的CD14/LPS或LPS结合位点的抗MHC II抗体,包括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抗体片段也适于作为MHC-II结合分子。MHC-II模拟分子同时包括可溶性MHC-II分子本身和任何其它能封闭LPS或CD14/LPS复合体上的MHC-II结合位点的分子。这类分子可以包括完整MHC-II分子或其片段或亚单位。此外,还可以采用能与LPS或LPS/CD14/LBP复合体结合而又不会激活MHC-II的肽。所述肽可以与MHC-II至少部分同源,并含有合适的D-氨基酸,使该肽具有拮抗特性。所述分子可以为可溶形式或与一种载体的表面连接。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信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鉴定合适的结合和/或模拟分子。这类分子可以来自任何合适的来源,如来源于人或其它生物,并可能用各种方法制备,例如,从MHC-II阳性细胞的细胞培养物上清液中提取或从细胞裂解液中提取。最佳提取方法为免疫亲和层析法。还可以用基因技术、蛋白质化学方法或任何其它合适方法制备合适的分子。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将两种类型的分子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炎性疾病,如败血症性休克、器官移植(例如骨髓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移植排斥反应、因烧伤、意外伤害、胰腺感染等引起的炎症反应。本专利技术还适于预防和/或治疗其它炎症反应,例如手术后的炎症反应,如毛细管泄露综合征、过敏性炎病,自身免疫病、如红斑狼疮(LE)及其亚型、硬皮病及其亚型、嗜伊红性粒细胞筋膜炎(eosinophilicfasciitis)、Sjogren综合征、多肌炎、皮肤肌炎、结节性动脉外膜炎、Wegener’s肉芽肿病、颞动脉炎、风湿性多肌痛等,类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少年慢性关节炎、Felty综合征、Caplan综合征、类风湿性脊椎炎(Marie-Strumpell-Bechterew病)、牛皮癣、Reiter综合征、Behcet综合征。可以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治疗的而且至少部分地因自身免疫机制所致的其它疾病有糖尿病、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消化道溃疡、肾感染,如肾小球性肾炎和肾炎,动脉硬化病、多发性硬化、老年性痴呆、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低下。本专利技术还可用于与肿瘤病有关的一种或几种器官的炎症反应,如白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MHC-Ⅱ结合分子和/或MHC-Ⅱ模拟分子,用于干扰用于带有MHC-Ⅱ的细胞的激化刺激物与细胞结合的MHC-Ⅱ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P拉恩尔
申请(专利权)人:实验室奥姆公司德意志奥姆药物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