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弯件注塑模多倒扣的脱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13514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弯件注塑模多倒扣的脱离结构,包括动模型芯和定模型芯,所述定模型芯和动模型芯闭合时合围成一个L型的型腔,所述定模型芯上表面设置有凹腔,凹腔内放置有转动块,转动块与型腔配合的侧边设置有侧倒扣成型凹槽,所述定模型芯与型腔配合的顶部设置有竖直倒扣成型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脱模时,通过转动块转动,从而使侧倒扣先与转动块脱离,然后竖直取件即可,结构简单,方便,可广泛应用于注塑模领域。

Multi buckle reverse release structure of bending part injection mol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ending piece mold from the inverted multi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dynamic model of the core and the model of core, the core model and dynamic model of the core can form a closed type L cavity, the mold core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cavity, a rotating block placing cavity turn, block and the cavity with the side edge is provided with a side buckle forming groove, the top of the model with the core and cavity is arranged vertically inverted forming grooves. When the mold is released, the side reverse buckle is detached from the rotating block first and then vertically taken out, an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and can be widely applied to the field of injection mo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弯件注塑模多倒扣的脱离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弯件注塑模多倒扣的脱离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水平的发展进步,注塑件的强度越来越好,且相比较传统的金属件,具有质量轻,成本低的优点,而在很多领域替代金属件,尤其是在现代汽车产业中,注塑件的应用更为广泛。注塑件的成型通常是通过注塑模成型的形式完成的,对于一些带倒扣的注塑件,需要通过在模具中设计脱倒扣的结构,先将倒扣从模具注塑腔中脱离出来,再将整个件从模腔中顶出取件。对于注塑件设有同向的倒扣来说,其脱模比较方便,然而,对于处在不同方向的倒扣,要想在一个件中成型并完成脱模,是很难办到的,尤其是对那种折弯件,倒扣处在相互垂直的内面上,其中一个倒扣需要注塑件向上运动才能将其脱离模腔,而另外一个倒扣需要左右移动才能脱离出模腔,而注塑件向上运动,左右设置的倒扣势必会挡着,使注塑件不能上移,而对注塑件左右移动时,位于竖直方向的倒扣又会阻止注塑件移动。因此,对于这类注塑件,现有的注塑模结构很难在一个注塑件上加工完成。现有的做法是将一个件拆分成两个件注塑,这大大增加了注塑件的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弯件注塑模多倒扣的脱离结构,解决现有脱模结构难以同时对相互垂直面上的内倒扣进行脱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弯件注塑模多倒扣的脱离结构,包括动模型芯和定模型芯,所述定模型芯和动模型芯闭合时合围成一个L型的型腔,所述定模型芯上表面设置有凹腔,凹腔内放置有转动块,转动块与型腔配合的侧边设置有侧倒扣成型凹槽,所述定模型芯与型腔配合的顶部设置有竖直倒扣成型凹槽;所述凹腔为相邻各面相互垂直的腔体结构,所述转动块为不规则多边形结构,包括与型腔配合的台阶面,置于凹腔内的上顶面、下底面、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上顶面与右侧面间设置有第一斜导面,右侧面与下底面间设置有第二斜导面,下底面与左侧面间设置有第三斜导面,所述第一斜导面和第三斜导面均与第二斜导面垂直;所述定模型芯位于下底面的下方还设置有弹性顶柱;合模时,所述上顶面、下底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均与凹腔的内侧面贴合,开模时,所述第一斜导面、第二斜导面和第三斜导面均与凹腔的内侧面贴合。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顶柱的下方设置有顶出弹簧,顶出弹簧的底部设置有喉塞螺丝。为方便与下底面的配合移动,所述弹性顶柱的顶出端部为球头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定模型芯内设置可翻转的转动块,并通过转动块下方的弹性顶柱推动转动块翻转,使位于转动块内的倒扣与转动块脱离,然后沿竖直方向将注塑件取出,简单方便。转动块的结构设计,使得转动块可以在凹腔内翻转一定角度,合模时,又可以回到正常注塑成型的状态下。该结构能够解决同时在两个垂直面上设置倒扣,不好脱模的问题,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合模状态下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开模状态下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动模型芯和定模型芯的配合关系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转动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至4所示,一种折弯件注塑模多倒扣的脱离结构,用于L型件8的脱模,所述L型件8设置有顶部倒扣和侧倒扣,顶部倒扣和侧倒扣相互垂直。包括设置在动模组上的动模型芯1和设置在定模组上的定模型芯2,所述定模型芯2和动模型芯1闭合时合围成一个L型的型腔3,所述定模型芯2上表面设置有凹腔202,凹腔202内放置有转动块4,转动块4与型腔3配合的侧边设置有侧倒扣成型凹槽401,所述侧倒扣为一个圆弧形的倒扣结构。所述定模型芯2与型腔3配合的顶部设置有竖直倒扣成型凹槽201。所述凹腔202为相邻各面相互垂直的腔体结构,所述转动块4为不规则多边形结构,包括与型腔3配合的台阶面402,置于凹腔202内的上顶面403、下底面404、左侧面405和右侧面406,所述上顶面403与右侧面406间设置有第一斜导面407,右侧面406与下底面404间设置有第二斜导面408,下底面404与左侧面405间设置有第三斜导面409,所述第一斜导面407和第三斜导面409均与第二斜导面408垂直。所述凹腔202的底面长度为L2,第一斜导面407和第三斜导面409间的距离为L1,L1和L2的关系为:L1=L2;所述第一斜导面407与凹腔202内侧面的最小夹角为ɑ,ɑ角对应的底边宽度为L,所述侧倒扣成型凹槽401的深度为S,其中L、ɑ和S的关系为:L>S*tga+0.5。所述定模型芯2位于下底面404的下方还设置有弹性顶柱5。所述弹性顶柱5的下方设置有顶出弹簧6,顶出弹簧6的底部设置有喉塞螺丝7。所述弹性顶柱5的顶出端部为球头结构,方便与下底面404配合滑动。合模时,所述上顶面403、下底面404、左侧面405和右侧面406均与凹腔202的内侧面贴合,开模时,所述第一斜导面407、第二斜导面408和第三斜导面409均与凹腔202的内侧面贴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折弯件注塑模多倒扣的脱离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弯件注塑模多倒扣的脱离结构,包括动模型芯(1)和定模型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型芯(2)和动模型芯(1)闭合时合围成一个L型的型腔(3),所述定模型芯(2)上表面设置有凹腔(202),凹腔(202)内放置有转动块(4),转动块(4)与型腔(3)配合的侧边设置有侧倒扣成型凹槽(401),所述定模型芯(2)与型腔(3)配合的顶部设置有竖直倒扣成型凹槽(201);所述凹腔(202)为相邻各面相互垂直的腔体结构,所述转动块(4)为不规则多边形结构,包括与型腔(3)配合的台阶面(402),置于凹腔(202)内的上顶面(403)、下底面(404)、左侧面(405)和右侧面(406),所述上顶面(403)与右侧面(406)间设置有第一斜导面(407),右侧面(406)与下底面(404)间设置有第二斜导面(408),下底面(404)与左侧面(405)间设置有第三斜导面(409),所述第一斜导面(407)和第三斜导面(409)均与第二斜导面(408)垂直;所述定模型芯(2)位于下底面(404)的下方还设置有弹性顶柱(5);合模时,所述上顶面(403)、下底面(404)、左侧面(405)和右侧面(406)均与凹腔(202)的内侧面贴合,开模时,所述第一斜导面(407)、第二斜导面(408)和第三斜导面(409)均与凹腔(202)的内侧面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弯件注塑模多倒扣的脱离结构,包括动模型芯(1)和定模型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型芯(2)和动模型芯(1)闭合时合围成一个L型的型腔(3),所述定模型芯(2)上表面设置有凹腔(202),凹腔(202)内放置有转动块(4),转动块(4)与型腔(3)配合的侧边设置有侧倒扣成型凹槽(401),所述定模型芯(2)与型腔(3)配合的顶部设置有竖直倒扣成型凹槽(201);所述凹腔(202)为相邻各面相互垂直的腔体结构,所述转动块(4)为不规则多边形结构,包括与型腔(3)配合的台阶面(402),置于凹腔(202)内的上顶面(403)、下底面(404)、左侧面(405)和右侧面(406),所述上顶面(403)与右侧面(406)间设置有第一斜导面(407),右侧面(406)与下底面(404)间设置有第二斜导面(408),下底面(404)与左侧面(405)间设置有第三斜导面(409),所述第一斜导面(407)和第三斜导面(409)均与第二斜导面(408)垂直;所述定模型芯(2)位于下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丁王正成朱排进李宏志
申请(专利权)人:昌辉精密模具黄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