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枪气缸及焊枪气缸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387722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9 0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焊枪气缸,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包括第一缸筒、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杆,第二气缸包括第二缸筒、第二活塞和第二活塞杆;在第一缸筒与第二缸筒之间还设置有第一中间端盖;第二活塞杆穿过第一中间端盖并与第一活塞杆连接;在第二缸筒内还滑动地设置有内置气缸,第二活塞滑动地配置在内置气缸内;第二活塞杆内还具有第一通气管路,第一通气管路的后端开口处于第二活塞与内置气缸的内置气缸后端盖之间,其前端开口处于第一活塞与第一中间端盖之间。其无需单独对内置气缸供气,简化了结构,在第二换气口进气时,具有双重作用力,从而缩短了气缸的长度,减小了气缸体积。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焊枪气缸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Welding torch cylinder and welding gun cylinder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elding torch cylinder includes a first cylinder and a second cylinder, the first cylinder includes a first cylinder, a first piston and the first cylinder piston rod second, including second cylinder, second piston and second piston rod; between the first cylinder and the second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termediate end cover; the piston rod second through the first intermediate end cover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piston rod; a built-in cylinder is slidably disposed within the second cylinder, second piston slidably disposed in the inner cylinder; second piston rod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first ventilation pipeline, pipeline first through an opening at the rear end of piston and cylinder in the second built-in built-in air cylinder cover the front opening, is between the first piston and the first intermediate end cap. The utility model does not need to supply air to the built-in cylinder alone, simplifies the structure, and has double acting force when the inlet of the second air inlet is arranged, thereby shortening the length of the cylinder and reducing the volume of the cylinder.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welding torch cylinder system and an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焊枪气缸及焊枪气缸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枪中所使用的气缸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焊枪气缸、焊枪气缸系统。
技术介绍
焊枪气缸为用于焊枪上的气缸,通过气缸作用推动焊枪的枪臂移动或摆动,实现焊接。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210195236.6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多级推缸。申请号为201110309380.3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具有两段直线行程的四气室气缸。上述两种气缸均采用了内外缸筒相套的结构,实现对普通双行程串联气缸全长的缩短,但均需要对内置气缸单独供气。并且其结构复杂、不易制作且容易发生空气泄漏,导致作动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需单独对内置气缸单独供气,并能通过活塞复位来带动内置气缸复位的焊枪气缸及焊枪气缸系统。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焊枪气缸,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包括第一缸筒、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二气缸包括第二缸筒、第二活塞和第二活塞杆;在所述第一缸筒与所述第二缸筒之间还设置有第一中间端盖,所述第一缸筒的另一端具有前端盖,所述第二缸筒的另一端具有后端盖;所述第二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一中间端盖并与所述第一活塞杆连接;在所述第二缸筒内还滑动地设置有内置气缸,所述第二活塞滑动地配置在所述内置气缸内;在所述前端盖上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一气缸换气的第一换气口,所述第一中间端盖上设置用于所述第一气缸换气的第二换气口和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的气缸进行呼吸的第一呼吸口,所述后端盖上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二气缸换气的第三换气口;所述第二活塞杆内还具有第一通气管路,所述第一通气管路的后端开口处于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内置气缸的内置气缸后端盖之间,其前端开口处于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中间端盖之间。优选地,所述内置气缸后端盖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活塞杆所形成的环形区域的面积。优选地,所述内置气缸在所述第二缸筒内具有第一预设行程,所述第二活塞在所述内置气缸内具有第二预设行程,所述第一活塞在所述第一缸筒内具有第三预设行程,且所述第三预设行程为所述第一预设行程与所述第二预设行程之和。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换气口进气、第二换气口排气、第三换气口排气时,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都朝向所述后端盖侧移动,直至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中间端盖紧贴在一起,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内置气缸后端盖紧贴在一起,所述内置气缸后端盖与所述后端盖紧贴在一起;在所述第一换气口进气、所述第二换气口排气、所述第三换气口进气时,所述内置气缸带动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第一活塞一体朝向所述前端盖侧移动,直至所述内置气缸的内置气缸前端盖与所述第一中间端盖紧贴在一起;在所述第一换气口排气、所述第二换气口进气、所述第三换气口进气时,从所述第二换气口进入的气体经所述第一通气管路进入所述内置气缸内;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都朝向所述前端盖侧移动,直至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内置气缸前端盖紧贴在一起。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二气缸之间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包括第三缸筒、第三活塞和第三活塞杆;所述第三缸筒的前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中间端盖上,其后端与所述第二缸筒之间设置有第二中间端盖,所述第二中间端盖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三气缸连接的气缸进行呼吸的第二呼吸口;所述第二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二中间端盖,并与所述第三活塞杆相连接,所述第一通气管路的所述前端开口位于所述第三活塞与所述第二中间端盖之间;所述第三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一中间端盖,并与所述第一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三活塞杆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气管路连通的第二通气管路,所述第二通气管路还设置有第二通气管路开口,所述第二通气管路开口位于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中间端盖之间。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二气缸之间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三气缸;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气缸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中间端盖;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三活塞杆相连接,并且任意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二通气管路相连通;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气缸中,靠近所述第二气缸侧的所述第三气缸内的所述第二通气管路上的所述第二通气管路开口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气缸侧的所述第三气缸内的所述第三活塞和所述第二中间端盖之间;在所述的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三气缸中,靠近所述第一气缸侧的所述第三气缸内的所述第三活塞杆与所述第一活塞杆连接,且该所述第三气缸内的所述第二通气管路上的所述第二通气管路开口位于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中间端盖之间;在所述的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三气缸中,靠近所述第二气缸侧的所述第三气缸内的所述第三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活塞杆连接,且所述第一通气管路的所述前端开口位于该所述第三气缸中的所述第三活塞与所述第二中间端盖之间。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换气口进气、第二换气口排气、第三换气口排气时,所述第一活塞、所述第三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都朝向所述后端盖侧移动,直至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中间端盖紧贴在一起,所述第三活塞与所述第二中间端盖紧贴在一起,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内置气缸后端盖紧贴在一起,所述内置气缸后端盖与所述后端盖紧贴在一起;在所述第一换气口进气、所述第二换气口排气、所述第三换气口进气时,所述内置气缸带动所述第二活塞、所述第三活塞和所述第一活塞一体朝向所述前端盖侧移动,直至所述内置气缸的内置气缸前端盖与所述第二中间端盖紧贴在一起;在所述第一换气口排气、所述第二换气口进气、所述第三换气口进气时,从所述第二换气口进入的气体经所述第二通气管路进入所述第三气缸内,从所述第二换气口进入的气体还经所述第一通气管路进入所述内置气缸内;所述第一活塞、所述第三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都朝向所述前端盖侧移动,直至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内置气缸前端盖紧贴在一起。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具有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描述的焊枪气缸的焊枪气缸系统,还包括气源、用于控制焊接气缸中的第一换气口和第二换气口进气或排气的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焊接气缸中的第三换气口进气或排气的第二控制阀和供气管路;所述气源分别通过一条所述供气管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通过两条所述供气管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换气口和所述第二换气口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通过一条所述供气管路与所述第三换气口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阀控制所述第一换气口与所述第二换气口的进排气关系如下:当所述第一换气口进气时,所述第二换气口排气;当所述第一换气口排气时,所述第二换气口进气。优选地,当所述第一控制阀控制所述第二换气口进气时,所述第二控制阀控制所述第三换气口保持进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二活塞杆内设置第一通气管路,将第一通气管路的后端开口设置于第二活塞与内置气缸的内置气缸后端盖之间,将其前端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中间端盖之间。如此,实现了在第二换气口进气时,气体经第一通气管路进入内置气缸内,此时一部分气体对第一活塞施加压力,进入内置气缸内的气体对第二活塞施加压力,同时驱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移动,具有双重作用力。并在复位时,通过第一换气口进气,推动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复位,复位的第二活塞带动内置气缸复位。从而无需单独对内置气缸供气,简化了结构,在第二换气口进气时,具有双重作用力,从而缩短了气缸的长度,减小了气缸体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焊枪气缸的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焊枪气缸及焊枪气缸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焊枪气缸,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包括第一缸筒、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二气缸包括第二缸筒、第二活塞和第二活塞杆;在所述第一缸筒与所述第二缸筒之间还设置有第一中间端盖,所述第一缸筒的另一端具有前端盖,所述第二缸筒的另一端具有后端盖;所述第二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一中间端盖并与所述第一活塞杆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缸筒内还滑动地设置有内置气缸,所述第二活塞滑动地配置在所述内置气缸内;在所述前端盖上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一气缸换气的第一换气口,所述第一中间端盖上设置用于所述第一气缸换气的第二换气口和用于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的气缸进行呼吸的第一呼吸口,所述后端盖上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二气缸换气的第三换气口;所述第二活塞杆内还具有第一通气管路,所述第一通气管路的后端开口处于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内置气缸的内置气缸后端盖之间,其前端开口处于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中间端盖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枪气缸,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包括第一缸筒、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二气缸包括第二缸筒、第二活塞和第二活塞杆;在所述第一缸筒与所述第二缸筒之间还设置有第一中间端盖,所述第一缸筒的另一端具有前端盖,所述第二缸筒的另一端具有后端盖;所述第二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一中间端盖并与所述第一活塞杆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缸筒内还滑动地设置有内置气缸,所述第二活塞滑动地配置在所述内置气缸内;在所述前端盖上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一气缸换气的第一换气口,所述第一中间端盖上设置用于所述第一气缸换气的第二换气口和用于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的气缸进行呼吸的第一呼吸口,所述后端盖上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二气缸换气的第三换气口;所述第二活塞杆内还具有第一通气管路,所述第一通气管路的后端开口处于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内置气缸的内置气缸后端盖之间,其前端开口处于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中间端盖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枪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气缸后端盖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活塞杆所形成的环形区域的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焊枪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气缸在所述第二缸筒内具有第一预设行程,所述第二活塞在所述内置气缸内具有第二预设行程,所述第一活塞在所述第一缸筒内具有第三预设行程,且所述第三预设行程为所述第一预设行程与所述第二预设行程之和。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焊枪气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换气口进气、第二换气口排气、第三换气口排气时,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都朝向所述后端盖侧移动,直至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中间端盖紧贴在一起,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内置气缸后端盖紧贴在一起,所述内置气缸后端盖与所述后端盖紧贴在一起;在所述第一换气口进气、所述第二换气口排气、所述第三换气口进气时,所述内置气缸带动所述第二活塞和所述第一活塞一体朝向所述前端盖侧移动,直至所述内置气缸的内置气缸前端盖与所述第一中间端盖紧贴在一起;在所述第一换气口排气、所述第二换气口进气、所述第三换气口进气时,从所述第二换气口进入的气体经所述第一通气管路进入所述内置气缸内;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都朝向所述前端盖侧移动,直至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内置气缸前端盖紧贴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枪气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二气缸之间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包括第三缸筒、第三活塞和第三活塞杆;所述第三缸筒的前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中间端盖上,其后端与所述第二缸筒之间设置有第二中间端盖,所述第二中间端盖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三气缸连接的气缸进行呼吸的第二呼吸口;所述第二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二中间端盖,并与所述第三活塞杆相连接,所述第一通气管路的所述前端开口位于所述第三活塞与所述第二中间端盖之间;所述第三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一中间端盖,并与所述第一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三活塞杆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气管路连通的第二通气管路,所述第二通气管路还设置有第二通气管路开口,所述第二通气管路开口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彤凌青范根新黄震王文利
申请(专利权)人:SMC中国有限公司SMC北京制造有限公司SM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