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09326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3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飞行器,它解决了现有的飞行器受起降场地限制及水平飞行速度慢的问题,包括机身,机身上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轴线与机身轴线相互平行或重合,第一电机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螺旋桨,第一螺旋桨位于机身的前端或机身的后端;机身具有一对称面,机身的轴线和飞行器的重心均位于机身的对称面上,机身上连接有两机翼,两机翼对称设置在机身的对称面的两侧;机翼或机身上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电机,每个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均连接有第二螺旋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轴线与机身的轴线相互垂直;每个机翼上均设置有一机轮,两机轮分别对称设置在机身对称面的两侧,且均位于机翼的下侧。

Aerocraf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hicl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of slow landing by the aircraft, and the level of limited space flight speed comprises a body, a first motor is arranged on the body, the output shaft and the axis of the first motor are parallel or coincident with each other, the first motor output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propeller, the first propeller at the front of the body or body of the rear fuselage; has a plane of symmetry, symmetry axis of gravity and the fuselage of an aircraft fuselage was located on the fuselage with two wings, the two wings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at both sides of the fuselage of the plane of symmetry; wing or fuselage is connected with at least one of the second motors, each motor output shaft second are connected with second propellers, second axis motor output shaft axis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fuselage; each wing is arranged on a wheel, The two wheels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ymmetrical plane of the machine body and are positioned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w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飞行器。
技术介绍
在航空领域常见的飞行器一般包括固定翼飞行器和多旋翼飞行器。固定翼飞行器依靠引擎推动,引擎驱动产生平行于机身轴线的水平推力,使固定翼飞行器可以在空中高速飞行。但是由于引擎不能产生垂直于机身轴线的升力,所以固定翼飞行器只能通过固定翼与空气间的相对运动来获得升力,以克服固定翼飞行器的重力,升力的大小和固定翼飞行器与空气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对运动速度越大,固定翼飞行器所获得的升力也越大。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固定翼飞行器存在着两个缺点:第一,起飞时需要较长的跑道才能使固定翼飞行器获得足够的水平速度,以使固定翼飞行器获得足够的升力起飞;第二,固定翼飞行器在起飞后需要保持足够的飞行速度才能获得足够的升力以克服自身的重力。多旋翼飞行器依靠引擎使螺旋桨绕自身轴线自转,多旋翼飞行器通过螺旋桨自转时与空气产生相对运动获得升力。由于多旋翼飞行器产生的升力直接由引擎驱动螺旋桨自转而产生,因此多旋翼飞行器起飞无需具有水平飞行速度,即不再依赖跑道,克服了固定翼飞行器依赖较长跑道的缺点。同时,多旋翼飞行器也克服了固定翼飞行器起飞后需要保持足够的飞行速度的缺点,多旋翼飞行器可以垂直升降、空中悬停、向前后左右飞行,具有飞行姿态多样化的优点。但是由于多旋翼飞行器中的螺旋桨自转时提供的主要是升力,多旋翼飞行器获得的平行于机身轴线的水平推力较小,所以水平飞行速度较慢。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飞行器要么需要依赖长跑道,且起飞后需要保持足够的飞行速度;要么水平飞行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结合固定翼飞行器与多旋翼飞行器的结构的复合飞行器,它解决了现有飞行器受起降场地限制及水平飞行速度缓慢的缺陷。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飞行器,包括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轴线与所述机身的轴线相互平行或重合,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螺旋桨,所述第一螺旋桨位于所述机身的前端或所述机身的后端;所述机身具有一对称面,所述机身的轴线和飞行器的重心均位于所述机身的对称面上,所述机身上连接有两机翼,两所述机翼对称设置在所述机身的对称面的两侧;所述机翼或所述机身上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电机,每个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均连接有第二螺旋桨,其中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轴线与所述机身的轴线相互垂直;每个所述机翼上均设置有一机轮,两所述机轮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机身对称面的两侧,且均位于所述机翼的下侧。进一步,所述第二电机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机身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轴线位于所述机身对称面上,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轴线通过飞行器的重心。进一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支架与所述机身或所述机翼连接,所述支架包括横杆和纵杆,所述横杆与所述机身或所述机翼连接,所述横杆上还连接有纵杆,所述纵杆末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进一步,所述第二电机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机身对称面的第一侧,另两个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机身对称面的第二侧,且设置在所述机身对称面第一侧的两个所述第二电机与设置在所述机身对称面第二侧的两个所述第二电机沿所述机身对称面对称设置,其中位于所述机身对称面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第二电机分别位于所述机翼的两侧。进一步,所述横杆与所述机翼连接,所述横杆轴线与所述机身轴线相互平行,且所述横杆轴线与所述纵杆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二螺旋桨位于所述横杆的上侧;位于所述机身对称面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横杆相连接,或者位于所述机身对称面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横杆为一体式结构。进一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轴线与所述机身对称面夹角为0°~10°。进一步,还包括尾翼,所述尾翼位于所述机身后端,且所述尾翼的两端分别连接位于所述机身对称面两侧所述横杆的末端。进一步,所述尾翼包括第一翼板,所述第一翼板的两侧分别通过第二翼板连接所述横杆末端,两所述第二翼板对称设置在所述机身对称面两侧,并且所述第一翼板位于所述横杆的上侧。进一步,还包括两降落支架,两所述降落支架分别位于所述机身对称面的两侧,所述降落支架连接所述横杆,且所述降落支架位于所述尾翼和所述尾翼相邻的所述第二螺旋桨之间。进一步,所述机身下侧设置有光电吊舱,所述光电吊舱内设置有摄像头。根据优选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了如下优点:(1)本技术的飞行器结合了固定翼飞行器和多旋翼飞行器的结构,包括对飞行器产生水平拉力或水平推力的第一螺旋桨,以及对飞行器产生纵向升力和纵向推力的第二螺旋桨,第二螺旋桨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2)本技术的飞行器具有悬停能力,对跑道无依赖,以及零速度起飞着陆等优点,且具有较高的水平飞行速度,以及具有更大的航程等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飞行器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飞行器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参阅附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飞行器,其中所述飞行器可为有人驾驶飞行器或无人驾驶飞行器。特别地,所述飞行器是一个结合了固定翼飞行器和多旋翼飞行器结构,且分别具备固定翼飞行器和多旋翼飞行器优点的飞行器,比如,所述飞行器能够以多旋翼飞行器的方式纵向起飞,具有对跑道无依赖,具备悬停能力以及零速度起飞着陆等优点,并能以固定翼飞行器的方式水平飞行,具有较高的水平飞行速度,并具有更大的航程。所述飞行器为组装式结构,包括机身1,机身1上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轴线与机身1的轴线相互平行或重合,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螺旋桨4,第一螺旋桨4位于机身1的前端或机身的后端,其中,在第一电机的作用下,位于机身1前端的第一螺旋桨4对飞行器产生向前的水平拉力,而位于机身1后端的第一螺旋桨4对飞行器产生向前的水平推力。机身1具有一对称面,机身1的轴线和飞行器的重心均位于机身1的对称面上,机身1上设置有两机翼2,两机翼2对称设置在机身1对称面的两侧。机翼2或机身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电机,每个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螺旋桨5,其中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轴线与机身1的轴线相互垂直,第二电机的数量和安装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只要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螺旋桨5转动时,第二螺旋桨5能够对飞行器产生纵向升力,另外每一个第二电机可独立于其它第二电机进行转速调整,从而实现飞行器的俯仰、滚转和偏航等。还有,每个机翼2上均设置有一机轮8,两机轮8分别对称设置在机身1对称面的两侧,且均位于机翼2的下侧。在本实施例中,机身1上设置有插槽,机翼2通过嵌入插槽与机身1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两机翼2为一体结构,且机翼2的末端延伸有翼尖小翼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嵌入机身1尾部内,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轴线与机身1轴线重合,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出机身1尾部外与第一螺旋桨4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电机嵌入机身1头部内,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轴线与机身1轴线重合,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出机身1头部外与第一螺旋桨4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飞行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行器,包括机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轴线与所述机身(1)的轴线相互平行或重合,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螺旋桨(4),所述第一螺旋桨(4)位于所述机身(1)的前端或所述机身的后端;所述机身(1)具有一对称面,所述机身(1)的轴线和飞行器的重心均位于所述机身(1)的对称面上,所述机身(1)上连接有两机翼(2),两所述机翼(2)对称设置在所述机身(1)的对称面的两侧;所述机翼(2)或所述机身(1)上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电机,每个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均连接有第二螺旋桨(5),其中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轴线与所述机身(1)的轴线相互垂直;每个所述机翼(2)上均设置有一机轮(8),两所述机轮(8)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机身(1)对称面的两侧,且均位于所述机翼(2)的下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行器,包括机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轴线与所述机身(1)的轴线相互平行或重合,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螺旋桨(4),所述第一螺旋桨(4)位于所述机身(1)的前端或所述机身的后端;所述机身(1)具有一对称面,所述机身(1)的轴线和飞行器的重心均位于所述机身(1)的对称面上,所述机身(1)上连接有两机翼(2),两所述机翼(2)对称设置在所述机身(1)的对称面的两侧;所述机翼(2)或所述机身(1)上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电机,每个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均连接有第二螺旋桨(5),其中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轴线与所述机身(1)的轴线相互垂直;每个所述机翼(2)上均设置有一机轮(8),两所述机轮(8)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机身(1)对称面的两侧,且均位于所述机翼(2)的下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机身(1)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轴线位于所述机身(1)的对称面上,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轴线通过飞行器的重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支架与所述机身(1)或所述机翼(2)连接,所述支架包括横杆(6)和纵杆(7),所述横杆(6)与所述机身(1)或所述机翼(2)连接,所述横杆(6)上还连接有纵杆(7),所述纵杆(7)末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机身(1)对称面的第一侧,另两个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机身(1)对称面的第二侧,且设置在所述机身(1)对称面第一侧的两个所述第二电机与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卓斌张杰李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圣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