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主链含有非共轭单元的聚芴类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5084086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类主链含有非共轭单元的聚芴类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聚合物是在聚芴的主链引入一类非共轭的结构单元,来实现诱导产生β‑相。众所周知,聚芴类聚合物作为最有潜力的蓝光聚合物之一,由于具有较高荧光量子效率、相对好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以及在芴的碳‑9位易于功能化等诸多优点而被大量的研究,β‑相对薄膜形貌、载流子传输和器件性能都有深远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光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类主链含有非共轭单元的聚芴类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聚芴类材料是一类有发展前途的材料,但是聚芴类材料亦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作为发光材料,均聚芴电致发光(EL)效率偏低和光谱稳定性较差。这主要是由于在发光器件中大部分均聚芴都表现为无定型相,能带隙较宽和发光效率较低。提高蓝光聚芴的EL发光性能的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诱导聚芴的β相,聚芴β相的共轭长度可延展约达30个重复单元,平面性和规整性好,有利于发光效率和光谱稳定性的提高。目前诱导聚芴β相的方法有对聚芴进行适当的结构修饰、在溶液加工过程中溶剂的选择和控制溶剂挥发的速度。Chen课题组分别用缺电子基团噁二唑和三唑对聚芴主链进行封端,成功诱导了更多含量的β-相。本专利技术所涉及到的聚芴类聚合物,在聚合物主链引入一些非共轭的单元,通过化学的方法,来诱导产生聚芴类聚合物的β相,可以提高载流子的注入与传输,提高器件效率。其发光器件不仅高效稳定,而且为更蓝的饱和蓝光,可以满足全彩显示的要求。所以在有机电子显示领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类主链含有非共轭单元的聚芴类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类主链含有非共轭单元的聚芴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式中,R为碳原子数为1‑20的直链或者支链烷基或者烷氧基或H原子或芳基或三苯胺;聚合度n为1‑300;x为摩尔分数,x>0且x<0.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类主链含有非共轭单元的聚芴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式中,R为碳原子数为1-20的直链或者支链烷基或者烷氧基或H原子或芳基或三苯胺;聚合度n为1-300;x为摩尔分数,x>0且x<0.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类主链含有非共轭单元的聚烷基芴类聚合物,特征在于,所述Ar的结构为如下结构的任意一种:R为碳原子数为1-20的直链或者支链烷基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磊赵森彭俊彪杨伟曹镛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