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深层液态发酵生产桦褐孔菌菌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00581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深层液态发酵生产桦褐孔菌菌粉的方法,该方法是将桦褐孔菌菌种采用半连续发酵工艺快速获取富含大量的菌丝体的发酵液,然后将发酵液通过微滤膜处理分离得到桦褐孔菌的菌丝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了传统桦褐孔菌间歇性的分批发酵工艺,并且菌丝体的分离采用高效的陶瓷膜微滤替代离心机分离方式。半连续发酵工艺克服了传统分批发酵工艺的工艺环节多,中间间隙时间长,设备效率低等缺点;而采用高效的陶瓷膜过滤发酵液,能够减少进入滤液的菌丝体,既能提高菌丝体的收率,降低滤液的COD,降低污水处理量,又不破坏细胞本身,保证胞内有效成分的全部回收。与传统的工艺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利用深层液态发酵技术生产真菌菌丝体的方法,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快速深层液态发酵生产桦褐孔菌菌粉的方法
技术介绍
微生物发酵可分为分批、补料分批、半连续、连续等多种模式。分批发酵的人力、物力消耗较大,每批发酵都需要进行装料、灭菌、接种、放料、清洗等操作,工序繁琐,发酵周期较长,生产效率较低;补料分批发酵虽可通过补料补充养分或前体的不足,但是由于有害代谢产物的不断积累,产物合成最终难免受到阻遏;连续发酵较分批发酵和补料分批发酵生产强度大大提高,但容易遭受杂菌的污染,菌种易退化,设备投资较大,且发酵产物浓度较低;半连续发酵过程中,通过放掉部分发酵液再补入新鲜培养基,不仅可以补充养分和前体,而且代谢有害物被稀释,从而有利于产物的继续合成。半连续发酵工艺的应用可以起到缓解产物抑制和避免代谢副产物积累的作用,改善了微生物的培养环境,有助于保持菌体活力的稳定,并且对于某些次级代谢产物,其最高的生产速率仅在某些瞬态条件下才能达到。采用半连续发酵工艺不仅可以使这种瞬态条件反复出现,而且还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因此半连续发酵工艺在次级代谢产物的生产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桦褐孔菌是一种生长在白桦树活立木上的野生珍贵药用真菌,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北部、北欧、中国黑龙江、吉林长白山、日本北海道等北纬45°~50°地区。桦褐孔菌作为一种民间草药,在俄罗斯等国家已有相当长的使用历史了,对其研究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民间广泛用于防治消化道疾病和肿瘤(胃癌、肠癌及肝癌等)、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由于桦褐孔菌生长环境特殊,所以被人类冠以“奇幻的蘑菇”和“森林中的黑钻石”等美称。1955年,莫斯科医学院宣布桦褐孔菌为抗癌物质,政府批准桦褐孔菌可用于医药品开发。1961年以来,俄罗斯、波兰等国的学者发现桦褐孔菌在白血病的诊断、治疗牛皮癣、治疗小牛消化不良等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并对溶核蛋白产生影响。此后,美国、韩国、日本的研究人员开始重视对桦褐孔菌研究,日本已在世界各国提出了专利申请保护,美国也把它列为“特殊天然物”作为宇宙人的未来饮品,韩国正在进液体培养和菌丝体培养研究。传统桦褐孔菌液态发酵工艺多为间隙性的分批发酵工艺,而分批发酵工艺的人力、物力消耗较大,每批发酵都需要进行装料、灭菌、接种、放料、清洗等操作,工序繁琐,非发酵周期较长,生产效率较低;而后续的分离工艺传统多用离心机进行分离,该方式因受制于离心机分离因子影响,分离过程中菌丝体遭到剪切力破坏,部分有效成分流失到滤液中导致产品质量和收率下降,分离所得滤液较浑浊,里面含有较多的碎菌丝,导致外排滤液COD偏高,该滤液若达到污水排放标准,需要经过复杂的污水处理,污水处理系统工作量太大,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桦褐孔菌菌粉生产的不足,从而设计了一种快速深层液态发酵生产桦褐孔菌菌粉的绿色新工艺,该工艺采用半连续发酵工艺既能减少了工艺环节,缩短了非发酵时间,提高了设备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又采用高效的陶瓷膜过滤,提高菌丝体的收率,减少进入滤液的菌丝体,降低滤液的COD,降低污水处理量;又不破坏细胞本身,保证胞内有效成分的全部回收。该专利技术不但能快速得到高品质的桦褐孔菌的菌丝体,又提高了分离过程中菌丝体的收率,增加了经济效益;又降低了废水中COD,减轻了污水处理系统压力,增加了社会效益。本专利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快速深层液态发酵生产桦褐孔菌菌粉的方法,该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1)桦褐孔菌半连续发酵液制备:将桦褐孔菌种子液;将桦褐孔菌种子液接种到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进行深层液态发酵得到桦褐孔菌发酵培养液,接种量为体积含量10~20%,通风比为1:0.1-1.0vvm,罐压0.02~0.05Mpa,在20~30℃下发酵培养2-7天后,放出培养器容积的10-50%的发酵液,补入等同体积的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继续发酵1-3天;如此不断放料、补料,每次补料继续发酵1-3天,反复多次,操作周期可以根据次数调整为4-19天,得到桦褐孔菌发酵液;将桦褐孔菌种子液接种到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之前可以将将桦褐孔菌菌株以常规方法活化后制备得到桦褐孔菌种子液;优选发酵条件为通风比为1:0.5vvm,罐压0.04Mpa,在27℃下发酵培养5天;2)桦褐孔菌发酵液陶瓷膜过滤:将步骤1)中所得的桦褐孔菌发酵液通过微滤膜得到发酵液的微滤透析液和菌丝体,收集得到菌丝体;3)低温真空烘干:将步骤2)中所得的菌丝体在真空度为-0.065~-0.095Mpa,70~85℃条件下进行干燥。所述的桦褐孔菌种子液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桦褐孔菌种子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3%、蚕蛹粉0.1-1%、黄豆饼粉0.5-2%、磷酸二氢钾0.1-0.5%、七水硫酸镁0.1-0.5%、豆油0.01-0.05%;调节pH值5.0-7.0;培养条件为:通风比为1:0.1-1.0vvm,罐压0.02~0.05Mpa,培养温度20~30℃,培养周期2-6天。优选所述的桦褐孔菌种子液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桦褐孔菌种子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蚕蛹粉0.3-0.4%、黄豆饼粉1.8-2%、磷酸二氢钾0.2-0.3%、七水硫酸镁0.15-0.2%、豆油0.02-0.03%;调节pH值6.0-6.5;培养条件为:通风比为1:0.4vvm,罐压0.02~0.03Mpa,培养温度26~28℃,培养周期4-5天。所述的桦褐孔菌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3%、蚕蛹粉0.1-1%、黄豆饼粉0.5-2%、磷酸二氢钾0.1-0.5%、七水硫酸镁0.1-0.5%、豆油0.01-0.05%;调节pH值5.0-7.0。;该方法所述的微滤膜为陶瓷膜或有机膜,其孔径在0.05~0.5μm,操作温度为50~60℃,工作压力:进压为2~4bar,出压为0~5bar。优选该方法所述的微滤膜为陶瓷膜或有机膜,其孔径在50nm,操作温度为50~60℃,工作压力:进压为3bar,出压为1bar。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任何桦褐孔菌菌种(Inonotusobliquus),如保藏于中国林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菌种编码cfcc60260)等均可以使用。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桦褐孔菌菌株不限于某个具体生产厂家,市售均可使用。本专利技术为快速深层液态发酵生产桦褐孔菌菌粉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点:1、发酵周期短:传统的分批发酵工艺,每批发酵都需要进行装料、灭菌、接种、放料、清洗等操作,工序繁琐,非发酵周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深层液态发酵生产桦褐孔菌菌粉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桦褐孔菌半连续发酵液制备:将桦褐孔菌种子液接种到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进行深层液态发酵得到桦褐孔菌发酵培养液,接种量为体积含量10~20%,通风比为1:0.1‑1.0vvm,罐压0.02~0.05Mpa,在20~30℃下发酵培养2‑7天后,放出培养器容积的10‑50%的发酵液,补入等同体积的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继续发酵1‑3天;如此不断放料、补料,每次补料继续发酵1‑3天,反复多次,得到桦褐孔菌发酵液;2)桦褐孔菌发酵液陶瓷膜过滤:将步骤1)中所得的桦褐孔菌发酵液通过微滤膜得到发酵液的微滤透析液和菌丝体,收集菌丝体;3)低温真空烘干:将步骤2)中所得的菌丝体在真空度为‑0.065~‑0.095Mpa,70~85℃条件下进行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深层液态发酵生产桦褐孔菌菌粉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桦褐孔菌半连续发酵液制备:将桦褐孔菌种子液接种到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进行深层液态发酵得到桦褐孔菌发酵培养液,接种量为体积含量10~20%,通风比为1:0.1-1.0vvm,罐压0.02~0.05Mpa,在20~30℃下发酵培养2-7天后,放出培养器容积的10-50%的发酵液,补入等同体积的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继续发酵1-3天;如此不断放料、补料,每次补料继续发酵1-3天,反复多次,得到桦褐孔菌发酵液;
2)桦褐孔菌发酵液陶瓷膜过滤:将步骤1)中所得的桦褐孔菌发酵液通过微滤膜得到发酵液的微滤透析液和菌丝体,收集菌丝体;
3)低温真空烘干:将步骤2)中所得的菌丝体在真空度为-0.065~-0.095Mpa,70~85℃条件下进行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深层液态发酵生产桦褐孔菌菌粉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所述的发酵条件为通风比1:0.5vvm,罐压0.04Mpa,在27℃下发酵培养5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深层液态发酵生产桦褐孔菌菌粉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桦褐孔菌种子液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桦褐孔菌种子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3%、蚕蛹粉0.1-1%、黄豆饼粉0.5-2%、磷酸二氢钾0.1-0.5%、七水硫酸镁0.1-0.5%、豆油0.01-0.05%;调节pH值5.0-7.0;培养条件为: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风徐国华徐玲杨亚威张芙蓉孙妮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神华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