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苜蓿根腐病菌的引物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939991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1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苜蓿根腐病菌的引物及方法,所述引物包括一组外引物F3/B3和一组内引物FIP/BIP,所述引物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提取待测样品DNA;以DNA为模板,采用所述的引物进行LAMP等温扩增;在LAMP扩增产物中加入荧光染料进行显色,观察LAMP扩增产物的颜色,对产物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苜蓿根腐病菌。所述的引物及其快速LAMP检测方法可在生产实践中对苜蓿根腐病菌进行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同时可用于田间病害的早期诊断和病菌的监测和鉴定,并且操作简便易行,为苜蓿根腐病的防治提供可靠的技术和理论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病害检测、鉴定及防治
,具体涉及苜蓿根腐病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引物及其快速检测方法,可用于苜蓿根腐病菌快速、灵敏和特异的分子检测,同时可用于苜蓿根腐病的早期诊断和病菌的监测和鉴定。
技术介绍
苜蓿(Medicagosativa)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和我国最主要的优良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苜蓿产量高,蛋白质含量高,适口性好,而且根系发达,具有生物固氮能力,有利于其他植物的生长和水土保持,在发展畜牧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苜蓿栽培面积已占我国多年生牧草的30%以上,占全部牧草的25%,随着苜蓿新品种的不断引进,栽培技术、水肥水平的不断提高,苜蓿根腐病的发生也日趋严重,苜蓿根腐病是苜蓿生产上一种毁灭性的真菌土传病害,常导致苜蓿产量大幅下降、品质降低,田间发病率一般达5%~7%,重病地达15%~21%,更严重的发病率达92%,严重影响苜蓿的广泛应用,给苜蓿生产构成一定威胁,成为限制苜蓿产业开发和生态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内外学者对于苜蓿根腐病的病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为止,引起该病的病原菌大致有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7/201611077019.html" title="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苜蓿根腐病菌的引物及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苜蓿根腐病菌的引物及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介导恒温扩增法检测苜蓿根腐病菌的引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外引物F3/B3和一组内引物FIP/BIP,所述引物序列如下: F3: 5’‑ CACCAAA CCCTCTTGGCG‑3’,B3: 5’‑ GGCGACATACCAATGACGG‑3’,FIP: 5’‑ TTACCG AGCTCAGCGGCTTC‑CGCATCACGTGGTTCACA‑3’,BIP: 5’‑ TGGGTCCTTG ACAAGCTCAAGG‑GGGAGTCTCGAACTTCCAGA‑ 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介导恒温扩增法检测苜蓿根腐病菌的引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外引物F3/B3和一组内引物FIP/BIP,所述引物序列如下:F3:5’-CACCAAACCCTCTTGGCG-3’,B3:5’-GGCGACATACCAATGACGG-3’,FIP:5’-TTACCGAGCTCAGCGGCTTC-CGCATCACGTGGTTCACA-3’,BIP:5’-TGGGTCCTTGACAAGCTCAAGG-GGGAGTCTCGAACTTCCAGA-3’。2.一种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苜蓿根腐病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提取待测样品基因组DNA;(2)LAMP反应体系的建立:以步骤(1)提取的DNA为模板,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引物F3/B3和内引物FIP/BIP进行LAMP扩增,LAMP检测反应体系为25μL,包括5μM外引物F3和B3各1.0μL,40μM内引物FIP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成忠阮宏椿姚锦爱吴玮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