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补油阀、缓冲补油系统以及深井钻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906435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冲补油阀、缓冲补油系统以及深井钻机,其中缓冲补油阀包括阀体,阀体内并联连接有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第一油路上设有第一梭阀,第一油路的两端和第二油路的两端均分别连接于待补油件的两侧,第一梭阀能够筛选出待补油件两侧较大的负载压力信号,并作为负载反馈信号进行反馈,以对待补油件的负载压力较大的一侧进行卸荷;第二油路上设有反向串联连接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以使得连接于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之间的补油机构能够为待补油件的负压侧进行补油。通过设置第一梭阀、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可对负载压力较大一侧的卸荷,并在待补油件的一侧突然出现吸空现象时对负压侧进行补油,避免待补油件遭到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缓冲补油阀、缓冲补油系统以及深井钻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深井钻机中,动力头作为关键部件,通常由液压马达驱动。工作原理主要为通过液压泵供油驱动液压马达工作,经减速机减速后,通过中心轴将动力传递至钻杆。但在地质情况发生变化、动力头急停或突然换向时,动力头马达会突然受到较大的压力冲击。具体地,在地质情况发生变化、动力头急停时,由于负载惯性大,易导致液压马达的腔内产生吸空现象,对马达造成损害;在井孔较深时,钻杆弹性变形严重,动力头停止,钻杆带动动力头反转,也会造成马达吸空,容易损坏马达。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采取的一种方案,如图1所示,具体为:包括油箱a1、主控制阀a2、缓冲补油阀a3、马达a4、补油管路a5、溢流阀a6、补油泵a7、主泵a8和发动机a9,主控制阀a2内设置有第一溢流阀a21、第一单向阀a22、换向阀a23、第一过载保护阀a24和第二过载保护阀a25,缓冲补油阀a3内采用一对缓冲溢流阀a33和a34以相反方向分别连接在动力头马达a4的两侧。当负载发生变化时,动力头马达受到压力冲击,马达一侧油路过载,相应的缓冲溢流阀打开,形成通路,使液压马达的进油和回油自行循环,从而使过载油路得到缓冲。当动力头急停或突然换向时,由于负载惯性大,马达一侧油路过载,通过上述缓冲溢流阀起到缓冲作用;当动力头突然停止时,由于负载惯性大、补油管路长,马达一侧产生负压,通过补油泵a7、溢流阀a6、缓冲补油阀a3中的单向阀a31和a32给负压侧补油;当井孔较深时,动力头停止,钻杆带动动力头反转时,马达4吸空,也可通过上述元件给负压侧补油。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1、第一缓冲溢流阀a33和第二缓冲溢流阀a34设置压力高于动力头马达第一过载保护阀a24和第二过载保护阀a25,因此缓冲补油阀的打开条件为冲击压力高于第一缓冲溢流阀a33和第二缓冲溢流阀a34自身设定压力,动力头急停或换向时,只能对高压冲击起到缓冲作用,长期使用对马达造成很大损害;2、当马达吸空时,通过定量补油泵和溢流阀进行补油,由于顶驱钻机特殊结构,补油管路较长,补油压力损失较大,且存在补油延迟情况;3、在动力头马达不需补油时,补油溢流阀处于溢流状态,造成补油系统功率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缓冲补油阀、缓冲补油系统以及深井钻机,以减少待补油件的损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缓冲补油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并联连接有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第一油路上设有第一梭阀,所述第一油路的两端和所述第二油路的两端均分别连接于待补油件的两侧,所述第一梭阀能够筛选出所述待补油件两侧较大的负载压力信号,并作为负载反馈信号进行反馈,以对所述待补油件的负载压力较大的一侧进行卸荷;所述第二油路上设有反向串联连接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以使得连接于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之间的补油机构能够为所述待补油件的负压侧进行补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缓冲补油系统,包括上述的缓冲补油阀、补油机构和卸荷机构,所述缓冲补油阀中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之间设有连接点,所述补油机构与所述连接点连接,用于为所述待补油件补油,所述卸荷机构与所述第一梭阀的出口连接,用于对所述待补油件的负载压力较大的一侧卸荷。进一步地,所述补油机构和所述卸荷机构为同一蓄能器,所述蓄能器与所述第一梭阀的出口连接,以形成卸荷油路,所述蓄能器还与所述连接点连接,以形成补油油路。进一步地,还包括开关阀,所述开关阀位于所述蓄能器与所述连接点之间,用于控制所述补油油路的通断。进一步地,还包括主控制阀和第二梭阀,所述主控制阀用于控制为所述待补油件供油的供油油路的换向,所述第二梭阀用于筛选所述主控制阀内换向阀两侧的控制腔中较大的先导控制信号,并作为反馈信号反馈至所述开关阀,以使所述开关阀打开或关闭。进一步地,还包括先导阀,所述先导阀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所述主控制阀内换向阀两侧的控制腔连通,用于控制所述换向阀的阀芯运动。进一步地,所述蓄能器、所述开关阀和所述缓冲补油阀均安装在所述待补油件的安装架上。进一步地,还包括针阀,所述针阀连接于所述蓄能器与所述开关阀之间,且位于所述蓄能器和所述第一梭阀之间,用于控制所述蓄能器的开口大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深井钻机,包括上述的缓冲补油阀或者上述的缓冲补油系统。进一步地,所述待补油件为马达,所述马达安装于动力头上,所述动力头安装于动力头安装滑架上。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缓冲补油阀通过设置第一梭阀,可以筛选出待补油件两侧较大的负载压力信号,将该负载压力信号作为负载反馈信号反馈给相应部件,即可实现对负载压力较大一侧的卸荷,以避免待补油件一侧压力过大,对待补油件造成高压冲击,损害待补油件,这种通过筛选和反馈进行卸荷的方式较为直接,不需像现有技术中的缓冲补油阀那样达到某些限定条件才能卸荷,能够对待补油件高压侧进行实时反应,及时卸荷,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待补油件;本专利技术的缓冲补油阀还设有反向串联连接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能够在待补油件的一侧突然出现吸空现象时对负压侧进行补油,避免待补油件遭到损坏。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补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缓冲补油阀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缓冲补油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a1-油箱,a2-主控制阀,a21-第一溢流阀,a22-第一单向阀,a23-换向阀,a24-第一过载保护阀,a25-第二过载保护阀,a3-缓冲补油阀,a31-第二单向阀,a32-第三单向阀,a33-第一缓冲溢流阀,a34-第二缓冲溢流阀,a4-马达,a5-补油管路,a6-第二溢流阀,a7-补油泵,a8-主泵,a9-发动机;1-油箱,2-主控制阀,21-第一溢流阀,22-第三单向阀,23-换向阀,24-第一过载保护阀,25-第二过载保护阀,3-缓冲补油阀,31-第一梭阀,32-第一单向阀,33-第二单向阀,4-马达,5-开关阀,6-针阀,7-蓄能器,8-先导阀,9-第二梭阀,10-主泵,11-发动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缓冲补油阀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缓冲补油阀3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并联连接有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缓冲补油阀、缓冲补油系统以及深井钻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缓冲补油阀(3),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并联连接有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第一油路上设有第一梭阀(31),所述第一油路的两端和所述第二油路的两端均分别连接于待补油件的两侧,所述第一梭阀(31)能够筛选出所述待补油件两侧较大的负载压力信号,并作为负载反馈信号进行反馈,以对所述待补油件的负载压力较大的一侧进行卸荷;所述第二油路上设有反向串联连接的第一单向阀(32)和第二单向阀(33),以使得连接于所述第一单向阀(32)和所述第二单向阀(33)之间的补油机构能够为所述待补油件的负压侧进行补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补油阀(3),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并联连接有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第一油路上设有第一梭阀(31),所述第一油路的两端和所述第二油路的两端均分别连接于待补油件的两侧,所述第一梭阀(31)能够筛选出所述待补油件两侧较大的负载压力信号,并作为负载反馈信号进行反馈,以对所述待补油件的负载压力较大的一侧进行卸荷;所述第二油路上设有反向串联连接的第一单向阀(32)和第二单向阀(33),以使得连接于所述第一单向阀(32)和所述第二单向阀(33)之间的补油机构能够为所述待补油件的负压侧进行补油。2.一种缓冲补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补油阀(3)、补油机构和卸荷机构,所述缓冲补油阀中的第一单向阀(32)和第二单向阀(33)之间设有连接点(H),所述补油机构与所述连接点(H)连接,用于为所述待补油件补油,所述卸荷机构与所述第一梭阀(31)的出口连接,用于对所述待补油件的负载压力较大的一侧卸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补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油机构和所述卸荷机构为同一蓄能器(7),所述蓄能器(7)与所述第一梭阀(31)的出口连接,以形成卸荷油路,所述蓄能器(7)还与所述连接点(H)连接,以形成补油油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补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阀(5),所述开关阀(5)位于所述蓄能器(7)与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松峰张青国朱秀梅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