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吸油烟机的气体增压结构及吸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42071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7 0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气体增压结构及吸油烟机,其中,气体增压结构包括:第一风机结构(10),具有风机进口(11)和风机出口(12);缩口件,设置在风机出口(12)处,缩口件具有缩口内腔(20),缩口内腔(20)的过流面积沿气体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气流通道(30),设置在第一风机结构(10)的外侧,气流通道(30)的通道进口(31)与气体增压结构的外部连通,气流通道(30)的通道出口与缩口内腔(20)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气体增压结构的风量损失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吸油烟机的气体增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气体增压结构及吸油烟机
技术介绍
目前,吸油烟机在使用状态下的吸烟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吸油烟机的风压,风压越大,吸烟效果越好。普通家用的吸油烟机在使用时,油烟需要通过吸油烟机本体、出风座、出风管和公共通道将油烟排出,而上述装置均会对吸油烟机内的流动空气产生一定的阻力,由于这些阻力的存在,使得流动空气在油烟出口处存在一定的背压,该背压的存在会大大影响吸油烟机的吸烟效果。也就是说,吸油烟机内的风机系统的风压对吸油烟机的吸烟效果起积极作用,背压的存在则对吸油烟机的吸烟效果起消极作用。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吸油烟机的风压,设计了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串联双风机结构。具体地,上述串联双风机结构包括设于风机外罩内的主级风机和次级风机。主级风机的出风口与次级风机的进风口通过导风连接管相连,从而实现流体连通。主级风机的壳体和次级风机的壳体在竖向投影上有部分重叠,且次级风机的进风口的下沿位于重叠区域的上方。上述串联双风机结构虽然能够起到提高吸油烟机的风压的作用,但是主级风机出风口和次级风机的进风口之间通过导风管或密封腔体过渡,而主级风机出风口流体集中并且速度快,当流体运动到次级风机时受到阻挡,会严重影响整体的风量,风量的损失较大,进而影响吸油烟机的吸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气体增压结构及吸油烟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气体增压结构的风量损失较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气体增压结构,包括:第一风机结构,具有风机进口和风机出口;缩口件,设置在风机出口处,缩口件具有缩口内腔,缩口内腔的过流面积沿气体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气流通道,设置在第一风机结构的外侧,气流通道的通道进口与气体增压结构的外部连通,气流通道的通道出口与缩口内腔连通。进一步地,气流通道的横截面和通道进口均呈环形,气流通道和通道进口环绕在第一风机结构的外侧。进一步地,气体增压结构还包括扩口件,扩口件设置在缩口件的下游,扩口件具有扩口内腔,扩口内腔的过流面积沿气体流动方向逐渐增大。进一步地,气体增压结构还包括外壳,外壳具有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第一风机结构的风机出口设置在外壳内,外壳包括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主体段、第一缩口段以及第一扩口段,主体段的内壁与第一风机结构之间形成气流通道,第一进风口设置在主体段上,出风口设置在第一扩口段上,第一缩口段形成缩口件,第一扩口段形成扩口件。进一步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主体段远离第一缩口段的端面上,第一风机结构穿过第一进风口并且部分第一风机结构进入至外壳内,第一进风口与第一风机结构之间形成通道进口。进一步地,第一风机结构与外壳同轴设置。进一步地,气体增压结构还包括进风管,进风管的第一端具有第二进风口,进风管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一风机结构的风机进口上。进一步地,风机进口的中心线与风机出口的中心线共线或平行。进一步地,第一缩口段和第一扩口段的连接处的内径为D5,其中,100mm≤D5≤300mm。进一步地,150mm≤D5≤250mm。进一步地,第一缩口段沿外壳的轴向方向的长度为D8,其中,0<D8≤(1/2)*D5。进一步地,风机出口在外壳的轴向方向上与第一缩口段和第一扩口段的连接处之间的距离为D7,其中,0<D7≤2*D8。进一步地,第一扩口段的扩角为A,其中,5°≤A≤1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吸油烟机,包括:机壳,机壳内设置有第二风机结构;出风管,设置在第二风机结构的上方;气体增压结构,设置在出风管上,气体增压结构为上述的气体增压结构。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风机出口处设置缩口件,在第一风机结构的外侧设置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的通道进口与气体增压结构的外部连通。气流通道的通道出口与缩口内腔连通。在气体增压结构工作时,气体(携带油烟)在高风压和高风速带动下,由第一风机结构的风机进口进入第一风机结构,并由风机出口排出。当上述气体经过第一风机结构时,由于第一风机结构中的风机风叶等结构的阻挡,上述气体会有一定的风量损失。上述进入第一风机结构的气体在第一风机结构的作用下流速增大,此后,该部分气体由风机出口排出至缩口件的缩口内腔内,此时,由于缩口内腔的过流面积减小,气体的流速会进一步增大。上述进入第一风机结构的气体经过两次加速后形成高速气流,气体增压结构的外部的气体在上述高速气流的引射带动下,通过气流通道流动至缩口件处,并通过缩口件排出。上述结构采用了文丘里结构,即使在吸油烟机中存在背压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风量不受损失,从而保证了吸烟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吸油烟机的气体增压结构的实施例的局部剖开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气体增压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的气体增压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的气体增压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吸油烟机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吸油烟机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第一风机结构;11、风机进口;12、风机出口;20、缩口内腔;30、气流通道;31、通道进口;40、外壳;41、出风口;42、主体段;43、第一缩口段;44、第一扩口段;50、进风管;51、第二进风口;52、第二扩口段;53、第二缩口段;60、机壳;70、第二风机结构;80、出风管;90、公共烟道;100、出风座。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吸油烟机的气体增压结构及吸油烟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气体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风机结构(10),具有风机进口(11)和风机出口(12);缩口件,设置在所述风机出口(12)处,所述缩口件具有缩口内腔(20),所述缩口内腔(20)的过流面积沿气体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气流通道(30),设置在所述第一风机结构(10)的外侧,所述气流通道(30)的通道进口(31)与所述气体增压结构的外部连通,所述气流通道(30)的通道出口与所述缩口内腔(20)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气体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风机结构(10),具有风机进口(11)和风机出口(12);缩口件,设置在所述风机出口(12)处,所述缩口件具有缩口内腔(20),所述缩口内腔(20)的过流面积沿气体流动方向逐渐减小;气流通道(30),设置在所述第一风机结构(10)的外侧,所述气流通道(30)的通道进口(31)与所述气体增压结构的外部连通,所述气流通道(30)的通道出口与所述缩口内腔(20)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30)的横截面和所述通道进口(31)均呈环形,所述气流通道(30)和所述通道进口(31)环绕在所述第一风机结构(10)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增压结构还包括扩口件,所述扩口件设置在所述缩口件的下游,所述扩口件具有扩口内腔,所述扩口内腔的过流面积沿气体流动方向逐渐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增压结构还包括外壳(40),所述外壳(40)具有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41),所述第一风机结构(10)的所述风机出口(12)设置在所述外壳(40)内,所述外壳(40)包括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主体段(42)、第一缩口段(43)以及第一扩口段(44),所述主体段(42)的内壁与所述第一风机结构(10)之间形成所述气流通道(30),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所述主体段(42)上,所述出风口(41)设置在所述第一扩口段(44)上,所述第一缩口段(43)形成所述缩口件,所述第一扩口段(44)形成所述扩口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所述主体段(42)远离所述第一缩口段(43)的端面上,所述第一风机结构(10)穿过所述第一进风口并且部分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朝辉戴安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