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带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03244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4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带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本体,织带,护板,车柱钣金和紧固件;导向本体包括支撑部和用于悬挂织带的悬挂部;悬挂部上设有用于避位织带的凹陷部,织带从凹陷部与护板形成的间隙通过,并穿过过孔后与曲面结构的端面接触后折返,织带与车辆的护板减少了接触,从而减少了织带运动阻力,增强织带的拉出与回收性,减少了织带运动时因与护板摩擦产生的噪音,提高了汽车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带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安全带的作用就是在车辆发生碰撞或使用紧急制动,预紧装置就会瞬间收束,绷紧佩带时松弛的安全带,将司乘人员牢牢地拴在座椅上,防止发生二次碰撞。一旦安全带的收束力度超过一定限度,限力装置就会适当放松安全带,保持胸部受力稳定。因此,汽车安全带起着约束位移和缓冲作用,吸收撞击能量,化解惯性力,避免或减轻驾乘人员受伤的程度。汽车事故调查表明,在发生正面撞车时,如果系了安全带,可使死亡率减少57%,侧面撞车时可减少44%,翻车时可减少80%。通常,三点式安全带的上固定点处设置有由车柱可旋转地支撑的引导安全带向司乘人员肩膀方向的织带的导向装置,除了提供必要的强度支持外,安全带导向装置还需安装在适当的位置引导织带的走向、最大限度地减小表面粗糙度以减小与织带摩擦。公开的文献如申请号为CN200810005884提出了在导向装置上增加金属板,并将织带插通孔的车辆前方侧部分邻接的外突部上设置薄壁部,在与织带插通孔的车辆后方侧部分邻接的外突部上设置薄壁部,以减小织带与导向装置的摩擦,又如文献申请号为CN201220402183和CN201120474973,通过在导向装置上设置滚动部,将织带与导向装置的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减小了织带与导向装置的摩擦力。以上都是为减小安全带织带与安全带导向装置的摩擦而设计,但不同车辆的安全带装置布局不同,若安全带导向装置设置在车身护板较近的地方时,从安全带装置的卷收器中延伸出来的安全带织带在经过安全带导向装置折弯处,尤其在司乘人员使用安全带装置时,安全带织带容易与车辆的护板接触形成摩擦,不仅增加织带运动阻力,影响安全带织带的拉出与回收性,而且安全带织带运动时因与护板摩擦产生的噪音严重影响安全带装置甚至汽车的舒适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带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本体,织带,所述导向本体包括支撑部和用于悬挂织带的悬挂部,所述悬挂部位于支撑部的下方,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悬挂部之间设有用于织带穿过的过孔,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悬挂部的一端相连,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悬挂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悬挂部上设有用于避位织带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所处的平面与所述悬挂部所处的平面,不在同一平面。进一步地,所述过孔的厚度大于织带的厚度。进一步地,所述悬挂部靠近过孔处还设有端面,所述端面与织带接触,织带在所述端面上运动。进一步地,所述端面为曲面结构。进一步地,还包括车柱钣金,所述车柱钣金固定在车辆上。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车柱钣金与导向本体之间的护板,所述护板将车柱钣金覆盖其内。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将导向本体安装在车柱钣金上的紧固件。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本体的上部还设有与所述紧固件适配的安装孔。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本体可饶所述安装孔的轴线自由摆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织带从凹陷部上通过,并穿过导向本体后折返,织带与车辆的护板减少了接触,从而减少了织带运动阻力,增强织带的拉出与回收性,减少了织带运动时因与护板摩擦产生的噪音,提高了汽车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安全带导向装置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导向本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导向本体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附图说明实施本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该例中的安全带导向装置,由以下部件构成:导向本体1通过紧固件5安装在车辆的车柱钣金4上,导向本体1与车柱钣金4之间安装有护板3,该护板3固定在车柱钣金4上,并把车柱钣金4覆盖在其内部,织带2从安全带卷收器(图中未示出)的一侧,即护板3与导向本体1之间形成的间隙,延伸上来后,经导向本体1穿过后折返,当司乘人员拉出织带2时,织带2从导向本体1的卷收器的一侧向司乘人员侧滑动,当司乘人员释放织带2时,织带2则反向滑动,导向本体1的上部还设有与所述紧固件5适配的安装孔12,导向本体1可饶所述安装孔12的轴线自由摆动。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导向本体1,包括支撑部11和用于悬挂织带2的悬挂部13;悬挂部13位于支撑部11的下方,所述支撑部11的一端与悬挂部13的一端相连,所述支撑部11的另一端与所述悬挂部13的另一端连接,悬挂部13与支撑部11相互连接并共同围成供织带2穿过的过孔14;支撑部11大体呈三角形,支撑部11上设置有安装孔12,紧固件5通过该安装孔,可以将导向本体1旋转地固定在车柱钣金4上,悬挂部13与支撑部11连接为一体,在悬挂部13上设有凹陷部15,凹陷部15所处的平面与所述悬挂部13所处的平面,不在同一平面。织带2从安全带卷收器(图中未示出)延伸出来后,经导向本体1的悬挂部13与护板3之间的间隙后,穿过过孔14后折返,该凹陷部15使悬挂部13与护板3之间的间隙更大,为织带2提供了更大的避位空间,过孔14的厚度大于织带2的厚度,从而可以使织带2在顺利过孔14。如图3所示,织带2在经过过孔14后,悬挂在悬挂部13靠近过孔14的端面16上,尤其在发生碰撞等紧急情况下,织带2承受来自司乘人员的拉力很大一部分转移到悬挂部13的端面16上,该端面16通常设计为曲面结构,以分散织带2施加在该端面16的压力,导向本体1可用金属材料制造,该端面16与悬挂部13连接为一体,织带2从悬挂部13的凹陷部15与护板3形成的间隙通过,并穿过过孔14后与曲面结构的端面16接触后折返,端面16覆盖悬挂部13朝向过孔14的表面,此时,端面16直接与织带2接触,在使用过程中,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带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本体(1),织带(2),所述导向本体(1)包括支撑部(11)和用于悬挂织带(2)的悬挂部(13),所述悬挂部(13)位于支撑部(11)的下方,所述支撑部(11)与所述悬挂部(13)之间设有用于织带(2)穿过的过孔(14),所述支撑部(11)的一端与悬挂部(13)的一端相连,所述支撑部(11)的另一端与所述悬挂部(1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悬挂部(13)上设有用于避位织带(2)的凹陷部(15),所述凹陷部(15)所处的平面与所述悬挂部(13)所处的平面,不在同一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带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向本体(1),织带(2),
所述导向本体(1)包括支撑部(11)和用于悬挂织带(2)的悬挂部(13),所述悬挂部(13)位于支撑部(11)的下方,所述支撑部(11)与所述悬挂部(13)之间设有用于织带(2)穿过的过孔(14),所述支撑部(11)的一端与悬挂部(13)的一端相连,所述支撑部(11)的另一端与所述悬挂部(13)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悬挂部(13)上设有用于避位织带(2)的凹陷部(15),所述凹陷部(15)所处的平面与所述悬挂部(13)所处的平面,不在同一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14)的厚度大于织带(2)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部(13)靠近过孔(14)处还设有端面(16),所述端面(16)与织带(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