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硝基炔基)苯类化合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78139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9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式II所示的(硝基炔基)苯类化合物的方法:以式I所示的苯乙炔类化合物为原料,与硝化试剂加入有机溶剂中,密闭于20~50℃温度下反应,TLC跟踪至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后处理制得式II所示的(硝基炔基)苯类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硝化方法具有硝化位置专一性的优点,只在炔基上硝化,而没有苯环上硝化产物的生成,反应过程安全环保、底物适应性好,各种取代基都可以实现炔基硝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硝基炔基)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苯乙炔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作医药和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医药化工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在苯乙炔炔基片段上引入硝基,可使该类化合物具有潜在生理活性。而含有不同取代基的苯乙炔经过上述引入硝基的过程,扩充了此类化合物的种类,也可使此类化合物获得更广泛的应用。目前硝基化合物的工业合成方法中,主要使用硝酸和硫酸混酸硝化法,对于含有取代基的芳香族炔基化合物,其硝化产物通常为硝基引入到芳环上的多种异构体的混合物,难以得到标产物,此外,该法因浓硝酸具有氧化性,苯乙炔将被氧化,这就导致产物的收率和纯度都很低。同时,硝酸与硫酸在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容易造成生产危险,产生大量的废气废酸,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最为重要的是,混酸硝化法容易在芳环上硝化,很难在原料苯乙炔的炔基上发生硝化反应。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设计一条通用的,简单的(硝基炔基)苯类化合物合成路线显得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合成(硝基炔基)苯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简便,高效。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合成式II所示的(硝基炔基)苯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为:以式I所示的苯乙炔类化合物为原料,与硝化试剂加入有机溶剂中,密闭于20~50℃温度下反应,TLC跟踪至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后处理制得式II所示的(硝基炔基)苯类化合物;式I或式II中,R1、R2、R3、R4、R5各自独立为氢、C1~C3的烷基、C1~C5的烷氧基、卤素、硝基、氰基或C6-C12的芳香基;所述卤素为氟、氯、溴或碘;进一步,优选R1、R2、R3、R4、R5各自独立为氢、甲基、甲氧基、戊氧基、溴、碘、硝基、氰基或苯基;更进一步,优选式I所示的苯乙炔类化合物为2-苯基苯乙炔、2,6-二甲基苯乙炔、4-戊氧基苯乙炔、3,5-二甲氧苯乙炔、4-硝基苯乙炔、4-碘苯乙炔、2-溴-5-氰基苯乙炔或3,4,5-三甲氧基苯乙炔。所述硝化试剂为N-氯代丁二酰亚胺与亚硝酸银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物。所述N-氯代丁二酰亚胺、亚硝酸银、式I所示的苯乙炔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1~3:1,优选2:2:1,其中N-氯代丁二酰亚胺、亚硝酸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乙腈或四氢呋喃,优选乙腈。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用量一般以式I所示的苯乙炔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计为5~20mL/mmol,优选10mL/mmol。所述反应温度20~50℃,优选为20~30℃,更优选25℃。本专利技术反应以TLC跟踪监测原料反应情况判断反应完全结束,一般反应时间为5-24小时,优选6~10小时,更优选为8小时。所述反应液后处理方法为,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用二氯甲烷稀释后过滤,滤液用柱层析色谱分离,淋洗液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的混合溶剂,收集含有产物的洗脱液,洗脱液蒸除溶剂制得式II所示的(硝基炔基)苯类化合物。进一步,优选本专利技术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以式I所示的苯乙炔类化合物为原料,与硝化试剂加入有机溶剂中,密闭,25℃反应,TLC跟踪至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用二氯甲烷稀释后过滤,滤液用柱层析色谱分离,淋洗液为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10:1的混合溶剂,收集含有产物的洗脱液,洗脱液蒸除溶剂制得式II所示的(硝基炔基)苯类化合物;所述硝化试剂为N-氯代丁二酰亚胺与亚硝酸银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物;所述N-氯代丁二酰亚胺、亚硝酸银、式I所示的苯乙炔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所述有机溶剂为乙腈;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用量以式I所示的苯乙炔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计为5~20mL/mmol。本专利技术直接以苯乙炔类化合物为原料,在硝化试剂存在的情况下,苯乙炔炔基位置上发生单硝化反应,得到一系列的(硝基炔基)苯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安全环保;(2)底物适应性好,各种取代基都可以实现硝化;(3)硝化反应区域选择性好;(4)反应步骤简单,且是一种合成各种含取代基的(硝基炔基)苯类化合物的新路线;本专利技术的硝化方法具有硝化位置专一性的优点,只在炔基上硝化,而没有苯环上硝化产物的生成,反应过程安全环保、底物适应性好,各种取代基都可以实现甲基硝化;直接以苯乙炔类化合物为原料,反应步骤简单,是一种合成各种含取代基的(硝基炔基)苯类化合物化合物的新路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实施例1:(1)将2-苯基苯乙炔0.5mmol(89mg),N-氯代丁二酰亚胺1mmol(133mg),亚硝酸银1mmol(154mg)以及乙腈5ml依次加入25ml容积的密封压力容器中。将混合物在25℃反应8小时。TLC检测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用二氯甲烷稀释,过滤得到清液,用柱层析色谱法(淋洗液配比:石油醚对乙酸乙酯体积比10:1)分离,收集含有产物的洗脱液,洗脱液蒸除溶剂得到2-(硝基炔基)-1,1’联苯(78%收率)。黄色固体;1HNMR(CDCl3,500MHz):δ7.79(d,J=1.0Hz,1H),7.66(t,J=1.5Hz,1H),7.57(m,2H),7.47(m,5H),实施例2:将2,6-二甲基苯乙炔0.5mmol(65mg),N-氯代丁二酰亚胺0.5mmol(67mg),亚硝酸银0.5mmol(77mg)以及乙腈5ml依次加入25ml容积的密封压力容器中。将混合物在25℃反应8小时。TLC检测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用二氯甲烷稀释,过滤得到清液,用柱层析色谱法(淋洗液配比:石油醚对乙酸乙酯体积比10:1)分离,收集含有产物的洗脱液,洗脱液蒸除溶剂得到2,6-二甲基-(硝基炔基)苯(56%收率)。白色固体,1HNMR(CDCl3,500MHz):δ7.35(t,J=7.5Hz,1H),7.13(d,J=7.5Hz,2H),6.17(s,6H).实施例3:将3,5-二甲氧基苯乙炔0.5mmol(80mg),N-氯代丁二酰亚胺1mmol(133mg),亚硝酸银1mmol(154mg)以及乙腈4ml依次加入25ml容积的密封压力容器中。将混合物在40℃反应8小时。TLC检测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用二氯甲烷稀释,过滤得到清液,用柱层析色谱法(淋洗液配比:石油醚对乙酸乙酯体积比10:1)分离,收集含有产物的洗脱液,洗脱液蒸除溶剂得到1,3-二甲氧基-5-(硝基炔基苯)(66%收率)。白色固体;1HNMR(CDCl3,500MHz):δ6.76(d,J=2.5Hz,2H),6.66(d,J=2.0Hz,1H),3.81(s,6H)实施例4:将4-戊氧基苯乙炔0.5mmol(94mg),N-氯代丁二酰亚胺1.5mmol(195mg),亚硝酸银1.5mmol(231mg)以及乙腈3ml依次加入25ml容积的密封压力容器中。将混合物在25℃反应6小时。TLC检测反应结束后,反应液用二氯甲烷稀释,过滤得到清液,用柱层析色谱法(淋洗液配比:石油醚对乙酸乙酯体积比10:1)分离,收集含有产物的洗脱液,洗脱液蒸除溶剂得到1-(硝基炔基)-4-戊氧基苯(69%收率)。黄色固体,1HNMR(CDCl3,500MHz):δ8.22-8.19(m,1H),7.8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成式II所示的(硝基炔基)苯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以式I所示的苯乙炔类化合物为原料,与硝化试剂加入有机溶剂中,密闭于20~50℃温度下反应,TLC跟踪至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后处理制得式II所示的(硝基炔基)苯类化合物;式I或式II中,R1、R2、R3、R4、R5各自独立为氢、C1~C3的烷基、C1~C5的烷氧基、卤素、硝基、氰基或C6‑C12的芳香基;所述卤素为氟、氯、溴或碘;所述硝化试剂为N‑氯代丁二酰亚胺与亚硝酸银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式II所示的(硝基炔基)苯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以式I所示的苯乙炔类化合物为原料,与硝化试剂加入有机溶剂中,密闭于20~50℃温度下反应,TLC跟踪至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后处理制得式II所示的(硝基炔基)苯类化合物;式I或式II中,R1、R2、R3、R4、R5各自独立为氢、C1~C3的烷基、C1~C5的烷氧基、卤素、硝基、氰基或C6-C12的芳香基;所述卤素为氟、氯、溴或碘;所述硝化试剂为N-氯代丁二酰亚胺与亚硝酸银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1、R2、R3、R4、R5各自独立为氢、甲基、甲氧基、戊氧基、溴、碘、硝基、氰基或苯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氯代丁二酰亚胺、亚硝酸银与式I所示的苯乙炔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1~3:1,其中N-氯代丁二酰亚胺、亚硝酸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乙腈或四氢呋喃。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用量以式I所示的苯乙炔类化合物的物质的量计为5~20mL/mmol。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运奎张巍张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