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机架及使用该机架的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13233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6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缩机机架及使用该机架的压缩机,压缩机机架包括:圆盘部,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圆盘部上设置有贯穿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的通孔;第一延伸部,周向形成于所述圆盘部的上表面;第二延伸部,自所述圆盘部的周向外缘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及第三延伸部,周向形成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与所述圆盘部的下表面朝向相同的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内周面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延伸部的内周面的直径。上述压缩机机架能够满足小尺寸电机带大尺寸泵体的情形,由于下部空间的体积较大,对于制冷量较大的空调系统,不需要额外增加壳体的高度也能够在压缩机的下部空间中容纳足够多的润滑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压缩机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缩机机架及使用该机架的压缩机
技术介绍
封闭式压缩机通常包括:用于在封闭外壳的内部空间中产生驱动力的电机,以及连接到电机用于压缩制冷剂的泵体,其中,电机和泵体分别容置于压缩机壳体内的两端。封闭式压缩机根据制冷剂压缩机构可分为往复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转子式压缩机等,上述压缩机均是利用电机的旋转力进行工作。如图1所示,其为现有的压缩机机架20′与上壳盖10′、下壳盖30′组装后的剖视图。其中,压缩机机架20′与上壳盖10′共同构成压缩机的上部空间,电机(未示出)容置于该上部空间中;压缩机机架20′与下壳盖30′共同构成压缩机的下部空间,泵体(未示出)容置于该下部空间中;曲轴(未示出)穿过压缩机机架20′上的通孔,其上端连接至电机,其下端连接至泵体,将电机的转子的旋转力传递至泵体用于压缩制冷剂。压缩机机架20′的外缘部分与上壳盖10′、下壳盖30′共同构成压缩机的壳体。整体观察,上述传统的封闭式压缩机壳体的外径从上至下大致是等直径的,该壳体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电机外径和泵体外径大小相对应,受壳体等直径影响,若单独调整电机外径则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压缩机机架及使用该机架的压缩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部,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圆盘部上设置有贯穿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的通孔;第一延伸部,周向形成于所述圆盘部的上表面;第二延伸部,自所述圆盘部的周向外缘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及第三延伸部,周向形成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与所述圆盘部的下表面朝向相同的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内周面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延伸部的内周面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部,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圆盘部上设置有贯穿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的通孔;第一延伸部,周向形成于所述圆盘部的上表面;第二延伸部,自所述圆盘部的周向外缘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及第三延伸部,周向形成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与所述圆盘部的下表面朝向相同的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内周面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延伸部的内周面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通过沿所述圆盘部的外缘向上延伸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延伸部通过沿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外缘向下延伸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内周面的直径与所述第三延伸部的内周面的直径的比例为1: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圆盘部的通孔内缘的衬套。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缩机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机架为一体成型件。7.一种压缩机,包括:至少包括上壳盖和下壳盖的壳体,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芳刘杨张常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