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满足高增压比发动机自适应控制的排气再循环恒压装置和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77602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7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满足高增压比发动机自适应控制的排气再循环恒压装置和控制方法,包括在发动机排气歧管与进气歧管之间的废气循环通路上依次设置电动增压泵、冷却器、蓄能器,以及控制器;蓄能器的进气口设置有进气单向阀,出气口设置排气阀,蓄能器内设有蓄能器压力传感器;发动机与排气歧管间设有排气压力传感器;蓄能器压力传感器、排气压力传感器、电动增压泵、蓄能器排气阀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节气门开度传感器连接。在废气循环管路中设置增压、蓄能装置,维持废气的压力恒定,使得发动机运用EGR降低NOx的技术顺利实施。同时,通过自适应控制蓄能器排气阀的开度和时间,调节EGR率,满足发动机降低NOx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废气再循环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满足高增压比发动机自适应控制的排气再循环恒压装置和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发动机中采用排气再循环(EGR)是通过降低燃烧速度,降低最高燃烧温度和高温的持续时间,从而破坏了NOx生成所需的高温富氧的条件,降低发动机的NOx排放。EGR技术是降低NOx排放污染物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EGR技术在中小型车用发动机上应用较为广泛。同时,研究发现,在不采取其他措施情况下,NOx和排气颗粒物(PM)之间存在权衡(trade-off)的曲线关系。发动机小负荷下EGR率的增加对PM的排放影响较小;而中高负荷下EGR率的增加却使得PM增幅较大,需要限制EGR率。所以,通过综合分析,小负荷时可用较大EGR率,而对中高负荷,则需要调节EGR率,对EGR率进行限制。目前,EGR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为,在发动机排气歧管与进气歧管之间设置废气循环通路,将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的一部分再送回气缸。中高负荷下,排气压力与温度都较大,容易通过循环回路在EGR阀的控制下进入气缸;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满足高增压比发动机自适应控制的排气再循环恒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发动机排气歧管与进气歧管之间的废气循环通路上依次设置电动增压泵(16)、冷却器(3)、蓄能器(7),以及控制器;所述蓄能器(7)用于储存废气并恒定压力,蓄能器(7)的进气口设置有进气单向阀(5),出气口设置排气阀(8),蓄能器(7)内设有蓄能器压力传感器(6);发动机与排气歧管之间的管道内设有排气压力传感器(11);所述蓄能器压力传感器(6)、排气压力传感器(11)、电动增压泵(16)、蓄能器排气阀(8)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进气通路中的节气门开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蓄能器压力传感器(6)、排气压力传感器(11)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满足高增压比发动机自适应控制的排气再循环恒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发动机排气歧管与进气歧管之间的废气循环通路上依次设置电动增压泵(16)、冷却器(3)、蓄能器(7),以及控制器;所述蓄能器(7)用于储存废气并恒定压力,蓄能器(7)的进气口设置有进气单向阀(5),出气口设置排气阀(8),蓄能器(7)内设有蓄能器压力传感器(6);发动机与排气歧管之间的管道内设有排气压力传感器(11);所述蓄能器压力传感器(6)、排气压力传感器(11)、电动增压泵(16)、蓄能器排气阀(8)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进气通路中的节气门开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蓄能器压力传感器(6)、排气压力传感器(11)以及节气门开度传感器输出信号继而控制电动增压泵(16)的启停、蓄能器(7)的进气单向阀(5),出气口设置排气阀(8)的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循环通路的管道直径为35~4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7)的容积为mEG/(m1+mEG)=[ηEGR]
气体状态方程:PEGv=(mEGRT/M)=nRT
其中:m1——为每循环实际新鲜充量;
mEG——为每循环废气质量;
[ηEGR]—为发动机中最大EGR率;
V—蓄能器容积;
M—理想气体摩尔质量;
n—物质的量;
R—气体常量;
PEG—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赵怀北瞿磊刘帅赵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