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车制动助力系统。该系统包括ECU电子控制单元和液压调节单元以及电子踏板三部分,液压调节单元包括油壶、第一主缸、第二主缸、电机、隔离阀、踏板感觉模拟器、若干单向阀,和用于获得制动意图的踏板位移传感器、用于将轮缸中的制动液返回到油壶中的减压阀、用于测量轮缸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用于平衡四个轮缸压力的平衡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传统制动系统的真空助力器去除,采用电机加丝杠传动方式对车辆制动提供助力,结构简单,响应迅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整个制动系统的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制动系统,特别是一种行车制动助力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汽车的行驶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别于传统汽车上的全机械式动力系统结构,清洁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的结构形式和功能形式,为适应这些全新的结构功能设计,传统的制动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当今需求了。传统燃油车上,制动系统需要驾驶员施加一定制动力,再经过真空助力器放大,从而实现车辆制动。真空助力器的真空度由发动机提供,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一定的真空度,从而为行车制动提供一定的助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发动机的功率输出,提高车辆油耗,而且其真空度难以保证一致,影响制动力度以用户体验。在新能源车上,由于没有常规的发动机,因此,无法通过发动机为真空助力器提供真空。目前新能源车需要增加一个真空泵,使用真空泵对真空助力器进行抽真空。因此,需要真空泵一直保持工作,从而为真空助力器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真空。而真空泵长时间的工作会消耗很大一部分电能,使车辆的续航里程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制动响应快、在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上均可以使用的行车制动助力系统。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行车制动助力系统,包括ECU电子控制单元和液压调节单元以及电子踏板三部分,液压调节单元包括油壶、第一主缸、第二主缸、电机、隔离阀、踏板感觉模拟器、若干单向阀,和用于获得制动意图的踏板位移传感器、用于将轮缸中的制动液返回到油壶中的减压阀、用于测量轮缸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用于平衡四个轮缸压力的平衡腔;油壶分别连接第一主缸和第二主缸,第一主缸通过单向阀与平衡腔连通,第一主缸通过隔离阀连接踏板感觉模拟器,第一主缸还通过活塞连杆与电子踏板连接;第二主缸由缸体、活塞和活塞推杆组成,第二主缸通过活塞分为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和第二腔分别通过单向阀与平衡腔连接,且分别通过单向阀与油壶连通,电机通过丝杠与第二主缸的活塞推杆连接。本技术采用电子制动踏板,替代了传统液压制动踏板,使用电信号传递驾驶员制动意图,具有很高的动态响应。另外,本技术将传统制动系统的真空助力器去除,采用电机加丝杠传动方式对车辆制动提供助力,结构简单,响应迅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整个制动系统的重量。在正常行驶时,电机不工作,不消耗车辆电能;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ECU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踏板位移传感器信息,控制电机工作带动丝杠转动,为制动提供助力。作为优选,第一主缸、第二主缸、压力传感器、平衡腔、踏板感觉模拟器、隔离阀、减压阀和若干单向阀集成到液压调节单元本体中,电机与液压调节单元本体通过螺栓固定。其优点在于,使得整个系统的集成性更高,结构更简洁,也便于组装。作为优选,油壶通过螺栓、密封圈与液压调节单元本体进行密封连接。其优点在于,避免了油壶在连接处的漏液情况发生,使得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作为优选,第一主缸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的两个活塞、两个复位弹簧,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别通过单向阀与平衡腔连接。其优点在于,从而存在两条制动油路,缩短了油压建立所需时间,提高了制动响应速度。作为优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通过单向阀连接。其优点在于,能够良好地控制制动液的流向,快速建立液压。作为优选,踏板位移传感器集成到第一主缸中,用于测量第一主缸的位移量;或者踏板位移传感器集成到电子踏板中,用于测量制动踏板位移量。其优点在于,集成性高,降低整个系统的体积。作为优选,平衡腔分为两个腔室,两个腔室分别连接四个车轮,且两个腔室内分别设有弹簧。其优点在于,通过平衡腔的两个腔室,可以均衡四轮的油压,使得四轮和同时建立较均衡的油压,使得制动过程更加平稳,防止由于四轮油压不同而引起的行车方向偏移,提高制动的安全性。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1、由于本技术使用电机带丝杠方式对制动进行助力,省去了真空助力器,使得整体结构更紧凑,大幅降低了总成重量,并且可以在新能源车上使用,前景非常广阔。2、由于本技术的制动主缸与轮缸和耦合与解耦,使用模拟器来模拟踏板感觉,用户体验好,ECU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简单。3、由于本技术第二主缸中的工作腔可以在第一腔与第二腔中进行切换,使得在制动时,电机不需要频繁切换转动方向,大幅提高电机寿命,并且在连续制动时,电机响应更迅速,制动效果更佳。4、由于本技术相对于传统制动可以大幅简化结构,降低重量,提高制动响应时间,缩短制动距离。且该技术在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上均可以使用,应用前景非常宽阔。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ECU电子控制单元2、电子踏板3、油壶4、第一主缸41、第一腔室42、第二腔室5、第二主缸51、第一腔52、第二腔6、电机7、隔离阀8、踏板感觉模拟器91、第一单向阀92、第二单向阀93、第三单向阀94、第四单向阀95、第五单向阀96、第六单向阀10、踏板位移传感器11、减压阀12、压力传感器13、平衡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参考图1所示,本实施例由ECU电子控制单元1和液压调节单元以及电子踏板2三部分组成,ECU电子控制单元1用于处理本系统获得的电信号,并对制动过程进行调控,电子踏板2用于传递驾驶员的制动意图,具有动态响应高的优点。液压调节单元包括油壶3、第一主缸4、第二主缸5、电机6、隔离阀7、踏板感觉模拟器8、踏板位移传感器10、减压阀11、压力传感器12、平衡腔13,和若干单向阀。踏板位移传感器10用于与电子踏板2配合获得制动意图,减压阀11打开时可将轮缸中的制动液返回到油壶3中,压力传感器12用于测量轮缸压力,从而获得车辆制动情况,平衡腔13分为两个腔室,用于平衡四个轮缸压力,这两个腔室分别连接四个车轮,且两个腔室内分别设有弹簧。第一主缸4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腔室41、第二腔室42的两个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车制动助力系统,其特征是:包括ECU电子控制单元和液压调节单元以及电子踏板三部分,所述的液压调节单元包括油壶、第一主缸、第二主缸、电机、隔离阀、踏板感觉模拟器、若干单向阀,和用于获得制动意图的踏板位移传感器、用于将轮缸中的制动液返回到油壶中的减压阀、用于测量轮缸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用于平衡四个轮缸压力的平衡腔;所述油壶分别连接第一主缸和第二主缸,所述第一主缸通过单向阀与平衡腔连通,所述第一主缸通过隔离阀连接踏板感觉模拟器,所述第一主缸还通过活塞连杆与电子踏板连接;所述第二主缸由缸体、活塞和活塞推杆组成,第二主缸通过活塞分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分别通过单向阀与平衡腔连接,且分别通过单向阀与油壶连通,所述电机通过丝杠与第二主缸的活塞推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车制动助力系统,其特征是:包括ECU电子控制单元和液压调节单元以及电子
踏板三部分,所述的液压调节单元包括油壶、第一主缸、第二主缸、电机、隔离阀、踏板感觉
模拟器、若干单向阀,和用于获得制动意图的踏板位移传感器、用于将轮缸中的制动液返回
到油壶中的减压阀、用于测量轮缸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用于平衡四个轮缸压力的平衡腔;
所述油壶分别连接第一主缸和第二主缸,所述第一主缸通过单向阀与平衡腔连通,所
述第一主缸通过隔离阀连接踏板感觉模拟器,所述第一主缸还通过活塞连杆与电子踏板连
接;所述第二主缸由缸体、活塞和活塞推杆组成,第二主缸通过活塞分为第一腔和第二腔,
所述第一腔和第二腔分别通过单向阀与平衡腔连接,且分别通过单向阀与油壶连通,所述
电机通过丝杠与第二主缸的活塞推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车制动助力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主缸、第二主
缸、压力传感器、平衡腔、踏板感觉模拟器、隔离阀、减压阀和若干单向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劲,吴文浩,吴志强,张致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