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
技术介绍
汽车前纵梁结构,是汽车碰撞过程中重要的吸能元件,其吸能特性及变形模式直接决定着碰撞过程中车辆的力和加速度响应及乘员生存空间的完整性,对乘员保护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汽车碰撞过程是高度非线性及复杂的过程,如何在碰撞过程中,保证前纵梁稳定理想的轴向压溃变形模式,减少纵梁前期碰撞过程中的弯曲变形模式,提高前纵梁的变形吸能效率,是前纵梁设计的难点。合理地设计纵梁结构,可以使其在碰撞中吸收足够的能量,降低碰撞波形,减小对乘员舱的冲击,保护乘员安全。如在中国申请的技术专利【ZL201020234587X】公开了“一种阶梯式前纵梁”,该专利的前纵梁与前保险杠相连接,汽车的包括前纵梁本体、与前纵梁焊接形成密闭腔结构的前纵梁外板,前纵梁本体沿长度具有呈阶梯状渐变式截面,且前端截面的面积小于后面截面的面积。当汽车放生正面碰撞时,该结构的前纵梁能提高前纵梁吸收膨胀能量的性能,从而提高整车正面碰撞能力。但是该结构的前纵梁在实际碰撞试验中往往发现前纵梁的中部由于长度方向的强度不够而产生前纵梁前端还未充分压溃就发生弯折、起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包括均为条形的内板(1)和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1)和外板(2)相固连,所述内板(1)前端设有诱导槽一(3),所述内板(1)中部设有诱导槽二(4),所述外板(2)前端设有诱导槽三(5),所述诱导槽一(3)和所述诱导槽三(5)位置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包括均为条形的内板(1)和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1)和外板(2)相固连,所述内板(1)前端设有诱导槽一(3),所述内板(1)中部设有诱导槽二(4),所述外板(2)前端设有诱导槽三(5),所述诱导槽一(3)和所述诱导槽三(5)位置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槽一(3)、诱导槽二(4)和诱导槽三(5)均为冲压制成的槽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的前舱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槽一(3)为设置在内板(1)前端上部的半诱导槽,所述诱导槽三(5)为设置在外板(2)前端上部和下部的半诱导槽。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月,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