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骑型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8833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8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该跨骑型车辆(1)具备在后部座椅(41b)的左右外侧设置的尾侧罩(50),尾侧罩(50)具备向后部座椅(41b)的左右外侧伸出的罩上表面部(101)和能够供放在罩上表面部(101)上的手进行挂指的罩下表面部(102),罩下表面部(102)具备挂指用的凹部(10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跨骑型车辆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一种机动二轮车,在比座椅的下端缘更向内侧进入的位置形成有侧部把手。【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8192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根据上述现有技术,通过在比外装构件的下端缘更向内侧进入的位置形成有把手,从而可抑制把手对外观性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乘坐人员等把持的把手不仅期望外观性,还期望立刻找到抓握部位,并且使把手处于容易抓握的位置。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中,把手被外装构件隐藏,因此使用者需要寻找抓握部位。并且,在易抓握性方面也存在改善的余地。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提出,其目的是在跨骑型车辆中,抑制设置把手对外观产生的影响,并提高把手的使用便利性。【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作为上述课题的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的特征在于,具备:供乘坐人员就座的座椅(41);以及在所述座椅(41)的左右外侧设置的侧罩(50),所述侧罩(50)具备向所述座椅(41)的左右外侧伸出的罩上表面部(101)和供放在所述罩上表面部(101)上的手进行挂指的罩下表面部(102),所述罩下表面部(102)具备挂指用的凹部(10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在上述第一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跨骑型车辆具备对所述座椅(41)进行支承的座椅框架(22a),所述座椅框架(22a)具备配置在所述侧罩(50)的内侧而与所述罩上表面部(101)及罩下表面部(102)抵接的罩内抵接部(75)。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案在上述第二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罩(50)的内侧设有朝向所述罩内抵接部(75)突出的多个肋(104、105)。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案在上述第一至第三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罩(50)的下方具备后挡泥板(80),在所述后挡泥板(80)上形成有下段把手部(97)。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案在上述第四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跨骑型车辆具备对所述座椅(41)进行支承的座椅框架(22a),所述座椅框架(22a)在所述下段把手部(97)的上方配置座椅框架主体(22a),在所述后挡泥板(80)中的所述下段把手部(97)的上表面侧设有与所述座椅框架主体(22a)抵接的挡泥板上肋(94)。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案在上述第一至第五方案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跨骑型车辆具备对所述座椅(41)进行支承的座椅框架(22a),所述座椅框架(22a)在所述侧罩(50)内配置座椅框架主体(22a)。【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上述第一方案,就座于座椅的乘坐人员将手放在侧罩中的向座椅的左右外侧伸出的罩上表面部上,并且使其手指挂于罩下表面部而进入凹部,由此能够将侧罩利用作为把手。尤其是在将本结构适用于供后部同乘者就座的后部座椅的左右外侧的情况下,能够将侧罩利用作为后部同乘者把持的后座把手。在将侧罩利用作为把手时,罩上表面部向座椅的左右外侧伸出,由此乘坐人员容易识别罩上表面部以及其下方的罩下表面部及凹部的位置,不需要寻找把持位置的劳力和时间。另外,通过使用了侧罩的把手向座椅的左右外侧的伸出,由此易抓握性也良好,另外,在适用于后尾座椅的左右外侧的情况下,即使侧罩伸出也不会与驾驶员及后部同乘者的身体发生干涉。这样,能够将侧罩利用作为把手,能够构成抑制对外观产生的影响且使用便利性良好的把手。根据上述第二方案,通过使罩上表面部及罩下表面部从侧罩的内侧与座椅框架的罩内抵接部抵接,由此能够通过座椅框架承受使用侧罩作为把手时的载荷,能够确保侧罩(把手)的刚性。根据上述第三方案,能够通过多个肋对罩上表面部及罩下表面部进行加强,并能够使向罩上表面部及罩下表面部输入的载荷分散而向座椅框架传递。根据上述第四方案,在比侧罩低的位置设置下段把手部,由此例如在使主停车架立起的作业等、从车辆下车的使用者支承车身后部那样的作业时,也能够利用处于易使用位置的下段把手部,从而能够提高便利性。根据上述第五方案,能够通过挡泥板上肋对下段把手部进行加强,并能够将向下段把手部输入的载荷分散地传递给座椅框架。根据上述第六方案,能够将来自利用了侧罩的把手的载荷向座椅框架主体直接传递。另外,将座椅框架主体配置在座椅的左右外侧,从而能够扩宽座椅下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图2是上述机动二轮车的俯视图。图3是上述机动二轮车的车架的左侧视图。图4是上述车架的俯视图。图5是上述机动二轮车的后部座椅周边的右侧视图。图6是上述后部座椅周边的俯视图。图7是上述后部座椅周边的后视图。图8是图5的VIII-VIII剖视图。图9是图5的IX-IX剖视图。图10是前部后挡泥板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说明中的前后左右等方向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就与以下说明的车辆中的方向相同。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图中适当部位示出表示车辆前方的箭头FR、表示车辆左方的箭头LH、表示车辆上方的箭头UP、表示车身左右中心的线CL。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适用于作为跨骑型车辆的机动二轮车1。机动二轮车1的前轮2由左右一对的前叉3的下端部支承。左右前叉3经由转向轴杆4及顶桥5而支承于车架10的前端部的头管11。在左右前叉3的上部及顶桥5上安装有杆式的转向车把6。机动二轮车1的后轮7由摆臂8的后端部支承。摆臂8的前端部由车架10的枢轴部13a支承。后轮7例如经由链式的传动机构而与机动二轮车1的原动机即发动机30链接。在摆臂8的前部连结有后缓冲件9的下端部。一并参照图3、图4,车架10具备头管11、在头管11的后方沿着车身左右中心而向后下方延伸的单一的主框架12、与主框架12的后下端部结合的枢轴框架13。主框架12从头管11侧起依次一体形成横向框架部12a、弯曲部12b及纵向框架部12c。在弯曲部12b的后方固定有将后缓冲件9的上端部连结的缓冲件托架14。枢轴框架13具备对摆臂8的前端部进行支承的枢轴部13a。摆臂8的前端部经由沿着左右方向的枢轴13b(摆动轴)而支承于枢轴部13a。在枢轴框架13的后部固定有对排气消声器37进行支承的消声器支承托架13c。另外,车架10具备在主框架12的下方从头管11的下部向后下方延伸的下行框架15、在主框架12及下行框架15的前部之间架设的前节点板16、在下行框架15的上部的前下侧固定的前下节点板17。在下行框架15的下端部结合有前发动机挂钩18。在前发动机挂钩18上支承有发动机30的曲轴箱31的前端部。另外,车架10具备座椅框架20,该座椅框架20的前端部与主框架12及枢轴框架13结合。座椅框架20具备从主框架12的横向框架部12a的后部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前座椅轨道21和从枢轴框架13的枢轴部13a的后部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支承框架22。左右支承框架22对左右的前座椅轨道21的后端部进行支承。左右支承框架22超过左右的前座椅轨道21的后端位置而向后上方延伸。左右支承框架22的上后部构成与左右的前座椅轨道21的后方相连的左右一对的后座椅轨道22a。在后座椅轨道22a的上部固定有后上节点板23。左右的前座椅轨道21的前后中间部之间经由中央横向板24而连结。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跨骑型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具备:供乘坐人员就座的座椅(41);以及在所述座椅(41)的左右外侧设置的侧罩(50),所述侧罩(50)具备向所述座椅(41)的左右外侧伸出的罩上表面部(101)和供放在所述罩上表面部(101)上的手进行挂指的罩下表面部(102),所述罩下表面部(102)具备挂指用的凹部(1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具备:供乘坐人员就座的座椅(41);以及在所述座椅(41)的左右外侧设置的侧罩(50),所述侧罩(50)具备向所述座椅(41)的左右外侧伸出的罩上表面部(101)和供放在所述罩上表面部(101)上的手进行挂指的罩下表面部(102),所述罩下表面部(102)具备挂指用的凹部(1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跨骑型车辆具备对所述座椅(41)进行支承的座椅框架(22a),所述座椅框架(22a)具备配置在所述侧罩(50)的内侧而与所述罩上表面部(101)及罩下表面部(102)抵接的罩内抵接部(7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罩(50)的内侧设有朝向所述罩内抵接部(75)突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璐韩玮邱国峰方莉雯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