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壳体防尘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8657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6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箱壳体防尘盖,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为开口筒体,另一端为内凹面(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变速箱壳体防尘盖,结构简单,本体的一端为开口筒体,另一端为内凹面,利用弯口与壳体凹槽之间的间隙配合,防止防尘盖脱落,进一步防止泥沙等异物进入变速箱壳体内,同时,在与变速箱壳体配合后防尘盖内凹面可以保证变速箱壳体内部活动产生的空气无法将防尘盖挤压脱落,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速箱壳体防尘盖
技术介绍
对于变速箱壳体的两端装有防尘盖,防尘盖的作用是保护壳体内的主要活动部件换挡轴、选档轴,阻止外部的异物,泥沙进入壳体内导致换挡轴和选当轴工作失效;目前使用的变速箱壳体防尘盖的优点是制造工艺简单,易装配;缺点是因配合面较小,以及公差的问题导致防尘盖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脱落的现象,导致无法起到防尘的作用,更为严重的是变速箱损坏,从而导致客户的抱怨和产品在市场的口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止泥沙等异物进入变速箱壳体的防尘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这种变速箱壳体防尘盖,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一端为开口筒体,另一端为内凹面。所述筒体为弯口。所述弯口与壳体凹槽间隙配合。所述本体的内壁为等径内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变速箱壳体防尘盖,结构简单,本体的一端为开口筒体,另一端为内凹面,利用弯口与壳体凹槽之间的间隙配合,防止防尘盖脱落,进一步防止泥沙等异物进入变速箱壳体内,同时,在与变速箱壳体配合后防尘盖内凹面可以保证变速箱壳体内部活动产生的空气无法将防尘盖挤压脱落,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脱落。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与壳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弯口,2、内凹面,3、壳体凹槽,4、换挡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这种变速箱壳体防尘盖,包括本体,本体的一端为开口筒体,另一端为内凹面2。筒体为弯口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变速箱壳体防尘盖,结构简单,将防尘盖与壳体进行装配,弯口1与壳体凹槽3之间间隙配合,换挡轴4在壳体内进行轴向运动时所产生的空气将防尘盖的内凹面2顶起,此时弯口1与壳体凹槽2之间的配合阻止了空气将防尘盖挤压脱落。如图1至图2所示,弯口1与壳体凹槽3间隙配合。本体的内壁为等径内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弯口1与壳体凹槽3之间的间隙有利于空气的排出,防尘盖的内凹面2可以在空气作用在防尘盖上时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脱落。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变速箱壳体防尘盖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箱壳体防尘盖,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一端为开口筒体,另一端为内凹面(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壳体防尘盖,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一端为开口筒体,另一端为内凹面(2)。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壳体防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为弯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亮崔克天狄小祥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