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酸考尼伐坦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41658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2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盐酸考尼伐坦的制备方法,以苯胺(化合物1)为原料,经酰胺化、烷基化、傅克酰基化、硝基还原、酰胺化、α‑氯代、环化、成盐反应得到盐酸考尼伐坦;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廉价易得的苯胺为起始原料,酰胺化过程避免了使用酰氯等有毒物质。全新的合成路线使得整个合成过程不仅污染小,易处理,且各步的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收率和纯度高,对环境友好,生产成本大大降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化工
,具体涉及一种盐酸考尼伐坦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盐酸考尼伐坦,化学名为N-[4-(2-甲基-4,5-二氢-3H-咪唑并[4,5-d][1]苯并氮杂卓-6-甲酰基)苯基]-2-苯基苯甲酰胺盐酸盐,由AstellasPharma公司生产,是精氨酸加压素(AVP)V1a和V2受体的一种非肽类双重抑制剂。主要用于血容量正常的低钠血症、心力衰竭治疗。该药品的注射剂于2005年12月29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其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目前关于盐酸考尼伐坦的制备已报道的几种合成方法,如下:路线一:日本Yamanouchi制药厂开发的合成路线(专利JP1995505056)公开了如下合成路线:此路线中,第二步用酰氯试剂进行酰胺化反应,虽然收率较高,但是酰氯价格昂贵、毒性大且对设备具有腐蚀性,生产和运输存在较大的安全性问题,易产生较大的酸性废气。第三步在苯并氮杂卓α-位上引入溴时,溴化剂采用溴化酮,价格昂贵,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路线二:中国专利CN105153168A公开了如下合成路线:此路线中,酰胺化反应采用酰氯试剂,价格昂贵、毒性大且对设备具有腐蚀性,生产和运输存在较大的安全性问题,易产生较大的酸性废气。在苯并氮杂卓α-位上引入溴时,溴化剂采用的溴化剂为溴化铜、溴化氢、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溴化二甲基溴代硫(DMBS)、溴化钠、溴化钾、溴化铵、氯化溴,普遍存在价格昂贵、毒性大、对设备具有腐蚀性,生产和运输存在较大的安全性问题,易污染环境。路线三:郑登宇,高文磊,赵俊等人在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5,46(9)《盐酸考尼伐坦的合成》文献中公开了如下合成路线:此路线中,氨茴酸甲酯经磺酰化、与4-氯丁腈发生N-烷基化、分子内缩合关环、酸性条件下脱氰基和溴代得到1-对甲苯磺酰基-4-溴-2,3,4,5-四氢-5-氧代-1H-苯并氮,再与盐酸乙脒缩合并关环形成咪唑环、脱磺酰基得到2-甲基-1,4,5,6-四氢咪唑[4,5-d][1]苯并氮,最后通过酰胺化制得考尼伐坦。此路线存在以下缺点:(1)起始原料价格昂贵;(2)N-烷基化反应采用的碘化钾试剂昂贵,反应时间长达46小时,收率为87.6%,有待进一步提高;(3)酰胺化反应采用酰氯试剂,价格昂贵、毒性大且对设备具有腐蚀性,生产和运输存在较大的安全性问题,易产生较大的酸性废气。综述上述路线,在制备盐酸考尼伐坦的过程中存在如下缺陷:起始原料及试剂价格昂贵;酰胺化反应采用酰氯试剂,价格昂贵、毒性大且对设备具有腐蚀性,生产和运输存在较大的安全性问题;反应时间长,反应条件苛刻,操作繁琐,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盐酸考尼伐坦的制备方法,其各步反应条件温和,合成方法操作简单,收率和纯度高,生产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盐酸考尼伐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以苯胺(化合物1)为原料,与对硝基苯甲酸(化合物2)在缩合剂和碱的条件下发生酰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3;2)化合物3与4-氯丁酸甲酯(化合物4)在相转移催化剂和碱性条件下发生烷基化反应,再酸化得到化合物5;3)化合物5在酸的作用下经傅克酰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6;4)化合物6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还原得到化合物7;5)化合物7与2-苯基苯甲酸(化合物8)在缩合剂的作用下发生酰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9;6)化合物9在α—氯代反应体系的作用下发生α—氯代反应得到化合物10;7)化合物10与盐酸乙脒发生环化、成盐反应得到盐酸考尼伐坦(化合物11);其合成路线如下:作为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缩合剂为亚磷酸三甲酯-碘体系,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腈、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几种;亚磷酸三甲酯、碘、化合物1、化合物2和碱的摩尔比为1-1.5:1-1.5:1-1.5:1:1-1.2:1-3,所述的碱为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相转移催化剂为四丁基溴化铵或聚乙二醇-400,所述碱为入混合碱(NaOH+Na2CO3)或(KOH+K2CO3),反应温度为40-50℃;所述四丁基溴化铵与化合物4的用量比为1g:1mol,所述聚乙二醇-400与化合物4的用量比为20ml:1mol。作为优选的,步骤2)中,化合物3、化合物4、NaOH、Na2CO3的摩尔比为3:3-3.5:2.5:1或化合物3、化合物4、KOH、K2CO3的摩尔比为3:3-3.5:2.5:1。作为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酸为多聚磷酸,反应溶剂为1,1,2,2-四氯乙烷;化合物5与多聚磷酸的摩尔比为0.8:0.8-1.2。作为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还原剂为钯炭/甲酸铵、钯炭/甲酸、或钯炭/甲酸铵/甲酸,所述钯炭为10%钯炭,所述10%钯炭的重量为化合物6重量的4%-6%,反应溶剂自甲酸甲酯、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异丙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丁酯中的一种。作为优选的,在步骤4)中还加入无水硫酸钠。作为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缩合剂为亚磷酸三甲酯-碘体系,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腈、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几种;亚磷酸三甲酯、碘、化合物1、化合物2和碱的摩尔比为1-1.5:1-1.5:1:1-1.2:1-3,所述的碱为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中的一种或几种,室温反应1-3小时。作为优选的,步骤6)中,所述α-氯代反应体系为DCDMH-对甲苯磺酸-乙腈体系。作为优选的,步骤6)中,化合物9、DCDMH、对甲苯磺酸的摩尔比为1:0.44-0.66:0.4-0.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提供了一种新的合成路线,采用廉价易得的苯胺为起始原料,酰胺化过程避免了使用酰氯等有毒物质。整个合成路线使得整个合成过程不仅污染小,易处理,且各步的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收率和纯度高,对环境友好,生产成本大大降低,适合工业化生产。2)酰胺化反应过程采用亚磷酸三甲酯-碘体系作为缩合剂,试剂廉价、易得,不同于许多常见缩合剂,P(OMe)3和I2对水比较稳定,储存较容易;纯化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酰胺化反应采用酰氯试剂,价格昂贵、毒性大且对设备具有腐蚀性,生产和运输安全性差的问题,收率高达99%;3)N-烷基化反应在相转移催化剂和混合碱条件下发生,收率高(90%以上),操作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碘化钾试剂昂贵,反应时间长,操作繁琐的问题。4)硝基还原反应中,以钯炭/甲酸铵、钯炭/甲酸、或钯炭/甲酸铵/甲酸为还原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钯炭/氢气还原反应条件苛刻,操作复杂,不利于工业化生产的缺陷,收率90%以上。5)在苯并氮杂卓α-位上引入氯时,采用DCDMH-对甲苯磺酸-乙腈α-氯代反应体系,与传统的卤代试剂如液溴、溴化铜、溴化氢、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溴化二甲基溴代硫(DMBS)等相比,具有价格便宜、高效、低毒、对设备无腐蚀、不污染环境、副产物可以回收再利用等优点,符合绿色化学发展的趋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具体的实施方式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盐酸考尼伐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以苯胺(化合物1)为原料,与对硝基苯甲酸(化合物2)在缩合剂和碱的条件下发生酰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3;2)化合物3与4‑氯丁酸甲酯(化合物4)在相转移催化剂和碱性条件下发生烷基化反应,再酸化得到化合物5;3)化合物5在酸的作用下经傅克酰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6;4)化合物6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还原得到化合物7;5)化合物7与2‑苯基苯甲酸(化合物8)在缩合剂的作用下发生酰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9;6)化合物9在α—氯代反应体系的作用下发生α‑氯代反应得到化合物10;7)化合物10与盐酸乙脒发生环化、成盐反应得到盐酸考尼伐坦(化合物11);其合成路线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酸考尼伐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以苯胺(化合物1)为原料,与对硝基苯甲酸(化合物2)在缩合剂和碱的条件下发生酰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3;2)化合物3与4-氯丁酸甲酯(化合物4)在相转移催化剂和碱性条件下发生烷基化反应,再酸化得到化合物5;3)化合物5在酸的作用下经傅克酰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6;4)化合物6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还原得到化合物7;5)化合物7与2-苯基苯甲酸(化合物8)在缩合剂的作用下发生酰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9;6)化合物9在α—氯代反应体系的作用下发生α-氯代反应得到化合物10;7)化合物10与盐酸乙脒发生环化、成盐反应得到盐酸考尼伐坦(化合物11);其合成路线如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缩合剂为亚磷酸三甲酯-碘体系,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腈、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几种;亚磷酸三甲酯、碘、化合物1、化合物2和碱的摩尔比为1-1.5:1-1.5:1:1-1.2:1-3,所述的碱为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中的一种或几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相转移催化剂为四丁基溴化铵或聚乙二醇-400,所述碱为入混合碱(NaOH+Na2CO3)或(KOH+K2CO3),反应温度为40-50℃;所述四丁基溴化铵与化合物4的用量比为1g:1mol,所述聚乙二醇-400与化合物4的用量比为20ml:1mol。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德峰孙运贝孔凡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