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启东专利>正文

自动式机动车驻车三角警示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06948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1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式机动车驻车三角警示灯装置,包括警示灯组件、行程开关和手动开关,车载电源通过线路给警示灯组件进行供电,供电线路的正线上串接有行程开关和手动开关,其中行程开关与驻车手刹装置联动,当驻车手刹装置处于驻车制动状态时,行程开关接通,当驻车手刹装置处于解除驻车制动状态时,行程开关断开。与常规的双闪警示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作用明确,可区分车辆处于行驶状态或驻车状态,车辆驻车时,本警示灯装置自动点亮,及时向外界显示本车已处于驻车状态,使后车驾驶员能及时正确判断前车已处在停驶状态,采取适当的行车措施,避免了追尾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驻车三角警示灯装置,具体是一种防追尾的自动式机动车驻车三角警示灯装置,属于汽车安全警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机动车使用的警示灯装置,主要是安装在车辆前部及后部的双闪警示灯,警示灯装置能提醒相向而来或尾随而来的车辆驾驶人员注意避让,防止对撞或追尾。但目前使用的双闪警示灯在雨雾天行驶或故障停车时都会打开,后方尾随行驶而来的车辆驾驶人员往往不能及时辨别前车是处在行驶还是驻车的状态,依然容易造成追尾事故。因此,目前使用的双闪警示灯在车辆行驶或驻车的状态下均使用同样的双闪作为警示,其没能将车辆的动态和静态区分开来,以致车辆驾驶员不能及时正确区分并采取相应的避让措施,最终容易造成行车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式机动车驻车三角警示灯装置,以解决双闪警示灯在雨雾天气或故障停车打开时无法让人明确辨别车辆是处于行驶还是驻车状态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式机动车驻车三角警示灯装置,包括警示灯组件、行程开关和手动开关,车载电源通过线路给警示灯组件进行供电,供电线路的正线上串接有行程开关和手动开关,其中行程开关与驻车手刹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动式机动车驻车三角警示灯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式机动车驻车三角警示灯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警示灯组件(1)、行程开关(3)和手动开关(2),车载电源通过线路给警示灯组件(1)进行供电,供电线路的正线上串接有行程开关(3)和手动开关(2),其中行程开关(3)与驻车手刹装置联动,当驻车手刹装置处于驻车制动状态时,行程开关(3)接通,当驻车手刹装置处于解除驻车制动状态时,行程开关(3)断开;所述警示灯组件(1)包括支架(1.4)、电路板(1.3)、发光载体(1.1)、防水防尘罩(1.2)和后盖板(1.5),其中支架(1.4)为一个由条形板组成的三角框架,支架(1.4)的前侧敷设有一层和支架(1.4)形状一致的电路板(1.3),电路板(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式机动车驻车三角警示灯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警示灯组件(1)、行程开关(3)和手动开关(2),车载电源通过线路给警示灯组件(1)进行供电,供电线路的正线上串接有行程开关(3)和手动开关(2),其中行程开关(3)与驻车手刹装置联动,当驻车手刹装置处于驻车制动状态时,行程开关(3)接通,当驻车手刹装置处于解除驻车制动状态时,行程开关(3)断开;所述警示灯组件(1)包括支架(1.4)、电路板(1.3)、发光载体(1.1)、防水防尘罩(1.2)和后盖板(1.5),其中支架(1.4)为一个由条形板组成的三角框架,支架(1.4)的前侧敷设有一层和支架(1.4)形状一致的电路板(1.3),电路板(1.3)上连接有排列成三角形的发光载体(1.1),在支架(1.4)的前侧还设有一个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的防水防尘罩(1.2),防水防尘罩(1.2)采用截面为“匚”形的三角框架结构,将电路板(1.3)和发光载体(1.1)罩在其内,在支架(1.4)的后侧设有后盖板(1.5),后盖板(1.5)也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启东
申请(专利权)人:罗启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