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厢式半挂车新型门梯两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29913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6 0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公开了一种厢式半挂车新型门梯两用装置,包括车厢、车厢门和设在车厢地板底部的工具箱,所述工具箱前侧位于车厢门的正下方设有门梯两用装置,所述门梯两用装置包括与工具箱活动连接的若干箱门、设在箱门两侧的支撑杆和设在工具箱两侧的滑槽,所述箱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各个箱门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之间构成一个截面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在滑槽内,另一端与下箱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与上箱门、中箱门和下箱门均活动连接,结构安全可靠,占用空间小,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厢式半挂车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罐式集装箱平板上或厢式半挂车新型门梯两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厢式半挂车行业市场的发展,品种也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对产品的功能、空间的利用、外观、舒适度以及操作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工具箱是厢式半挂车必备的配件之一,它可以用来放置各种工具和其他物品,用来存储经常使用的仪器设备等等,一般车厢与地面的高度都比较高,普遍在1.2米左右甚至更高,地面和车厢底板之间至少需要三级的踏梯才能适合操作人员上下车。传统爬梯有以下几种:1、移动式:需要用时搬到车门的下方,不需要了收起来放到车上,此种结构每次使用都要搬运,且活动不能有效固定,操作性和安全性比较差,爬梯放置占用空间。2、内藏式(利用箱底空间安装,用时抽拉放置):此种结构藏梯空间紧凑,踏板窄,使用舒适度比较差,内藏占用空间。3、翻转式:利用车体结构做2级翻转踏板,使用时翻开,此种结构最多做2级踏板,步高大不舒适,且翻转时占用较大后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厢式半挂车新型门梯两用装置,结构安全可靠,占用空间小,操作方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厢式半挂车新型门梯两用装置,包括车厢、车厢门和设在车厢地板底部的工具箱,所述工具箱前侧位于车厢门的正下方设有门梯两用装置,所述门梯两用装置包括与工具箱活动连接的箱门、设在箱门两侧的支撑杆和设在工具箱两侧的滑槽,所述箱门包括上箱门、中箱门和下箱门,所述箱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用于连接各个箱门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各个箱门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之间构成一个截面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在滑槽内,另一端与下箱门活动连接,滑槽末端设有用于将支撑杆限位的定位槽,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与上箱门、中箱门和下箱门均活动连接,所述工具箱上设有两个与上箱门两端转接的箱门固定座。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杆连接在上箱门、中箱门和下箱门的外侧,第二连杆连接在上箱门、中箱门和下箱门的内侧,所述上箱门、中箱门和下箱门的两端内侧分别设有与第二连杆连接的连杆固定座,所述上箱门与中箱门两端内侧分别设有用于卡接第二连杆的卡槽,所述连杆固定座设在卡槽两侧。作为优选:所述工具箱上还设有与上箱门内侧中部转接的加强固定座,本结构上箱门中部通过加强固定座与工具箱转接,进一步加强了门梯两用装置的结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箱门上设有与工具箱固定的若干锁扣,操作方便。作为优选:所述各个箱门的长度和厚度均相同,所述第一连杆转接在从箱门内侧至外侧宽度的三分之二处,结构比较稳定。作为优选:所述每个箱门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及支撑杆之间均通过销轴转接,所述支撑杆与下箱门也通过销轴转接,结构合理、稳定,操作方便。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槽设置成弯钩状结构。作为优选:所述锁扣分别设在上箱门、中箱门的两端。本技术具有有益效果为:本结构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连接的三层踏板,三层踏板通过撑杆锁定,结构安全可靠;在工具箱的基础上增加了四根连杆和两根支撑杆,占用空间小,既是工具箱门又是爬梯,结构和空间利用的比较合理;踏板(即工具箱门)设计和撑开的角度合理,满足人体上下车的舒适度,操作方便,整体结构比较协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门梯两用装置关闭时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门梯两用装置到水平位置的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门梯两用装置打开时的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卡槽的结构立体图。附图标记:1、车厢;2、车厢门;3、门梯两用装置;4、箱门;5、支撑杆;6、滑槽;7、上箱门;8、中箱门;9、下箱门;10、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箱门固定座;13、连杆固定座;14、卡槽;15、加强固定座;16、销轴;17、定位槽;18、锁扣;19、工具箱。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厢式半挂车新型门梯两用装置,包括车厢、车厢门和设在车厢地板底部的工具箱,所述工具箱2前侧位于车厢门2的正下方设有门梯两用装置3,所述门梯两用装置3包括与工具箱2活动连接的箱门4、设在箱门4两侧的支撑杆5和设在工具箱2两侧的滑槽6,所述箱门4包括上箱门7、中箱门8和下箱门9,所述箱门4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用于连接各个箱门4的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各个箱门4与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1之间构成一个截面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支撑杆5一端连接在滑槽6内,另一端与下箱门9活动连接,滑槽6末端设有用于将支撑杆5限位的定位槽17,所述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与上箱门7、中箱门8和下箱门9,均活动连接,所述工具箱2上设有两个与上箱门7两端转接的箱门固定座;所述第一连杆10连接在上箱门7、中箱门8和下箱门9的外侧,第二连杆11连接在上箱门7、中箱门8和下箱门9的内侧,所述上箱门7、中箱门8和下箱门9的两端内侧分别设有与第二连杆11连接的连杆固定座13,所述上箱门7与中箱门8两端内侧分别设有用于卡接第二连杆11的卡槽14,所述连杆固定座13设在卡槽14两侧;所述工具箱2上还设有与上箱门7内侧中部转接的加强固定座15;所述箱门4上设有与工具箱2固定的若干锁扣18;所述各个箱门4的长度和厚度均相同,所述第一连杆10转接在从箱门4内侧至外侧宽度的三分之二处;所述每个箱门4与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及支撑杆5之间均通过销轴16转接,所述支撑杆5与下箱门9也通过销轴16转接;所述定位槽17设置成弯钩状结构;所述锁扣18分别设在上箱门7、中箱门8的两端。实际操作时,箱门4(即踏板)与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1之间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结构,确保各个箱门始终保持平行,且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1的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也始终相等;上箱门7由箱门固定座12轴心固定,上方由锁扣18与工具箱19固定,上箱门7、中箱门8通过锁扣18固定,此时整个装置锁紧固定,本装置打开步骤如图2、3、4所示,需先依次打开中箱门锁扣、上箱门锁扣,再翻转上箱门至水平位置,最后拉出支撑杆至死点位置使机构稳定,此时人员可以通过本装置上下车,从而实现功能;结合车内动力源,本装置可采用液压或者气动支撑杆,结合电磁阀按钮控制,实现自动开启和关闭;本技术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连接的三层踏板,三层踏板通过撑杆锁定,结构安全可靠;在工具箱的基础上增加了四根连杆和两根支撑杆,占用空间小,既是工具箱门又是爬梯,结构和空间利用的比较合理;踏板(即工具箱门)设计和撑开的角度合理,满足人体上下车的舒适度,操作方便,整体结构比较协调。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而非对本技术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厢式半挂车新型门梯两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厢式半挂车新型门梯两用装置,包括车厢(1)、车厢门(2)和设在车厢(1)地板底部的工具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箱(2)前侧位于车厢门(2)的正下方设有门梯两用装置(3),所述门梯两用装置(3)包括与工具箱(2)活动连接的箱门(4)、设在箱门(4)两侧的支撑杆(5)和设在工具箱(2)两侧的滑槽(6),所述箱门(4)包括上箱门(7)、中箱门(8)和下箱门(9),所述箱门(4)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用于连接各个箱门(4)的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各个箱门(4)与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1)之间构成一个截面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支撑杆(5)一端连接在滑槽(6)内,另一端与下箱门(9)活动连接,滑槽(6)末端设有用于将支撑杆(5)限位的定位槽(17),所述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与上箱门(7)、中箱门(8)和下箱门(9)均活动连接,所述工具箱(2)上设有两个与上箱门(7)两端转接的箱门固定座(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厢式半挂车新型门梯两用装置,包括车厢(1)、车厢门(2)和设在车厢(1)地板底部的工具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箱(2)前侧位于车厢门(2)的正下方设有门梯两用装置(3),所述门梯两用装置(3)包括与工具箱(2)活动连接的箱门(4)、设在箱门(4)两侧的支撑杆(5)和设在工具箱(2)两侧的滑槽(6),所述箱门(4)包括上箱门(7)、中箱门(8)和下箱门(9),所述箱门(4)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用于连接各个箱门(4)的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各个箱门(4)与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1)之间构成一个截面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支撑杆(5)一端连接在滑槽(6)内,另一端与下箱门(9)活动连接,滑槽(6)末端设有用于将支撑杆(5)限位的定位槽(17),所述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与上箱门(7)、中箱门(8)和下箱门(9)均活动连接,所述工具箱(2)上设有两个与上箱门(7)两端转接的箱门固定座(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厢式半挂车新型门梯两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10)连接在上箱门(7)、中箱门(8)和下箱门(9)的外侧,第二连杆(11)连接在上箱门(7)、中箱门(8)和下箱门(9)的内侧,所述上箱门(7)、中箱门(8)和下箱门(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林国邱志强连丽明汪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