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纵梁厢式半挂车及其厢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3255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纵梁厢式半挂车及其厢体结构,该无纵梁厢式半挂车的厢体结构包括前板、后门、顶板及侧板,所述侧板为具有凹入部分和凸起部分的波纹状瓦楞板,所述侧板上设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焊接于所述侧板的至少一个凹入部分,且所述加强件与所述凹入部分之间形成空腔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侧板上设置加强件,使加强件与侧板之间形成空腔。因此,能够增加侧板抗垂直方向失稳和侧向变形能力,以实现无纵梁瓦楞板厢式半挂车在重载情况下,厢体的侧板不会发生变形或损坏,从而满足整车的正常使用。且此结构对于侧板重量影响不大,可达到减轻车辆自重的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纵梁厢式半挂车及其厢体结构
本技术与厢式半挂车有关,特别涉及无纵梁瓦楞板厢式半挂车及其厢体结 构。
技术介绍
普通的厢式半挂车基本结构为平板半挂车上加设厢体结构,厢内载荷通过车架承 载,厢体只是辅助承载,因此对厢体强度要求不高。然而该类厢式半挂车存在自重较重,运 输效率低的缺陷。为实现车辆轻量化,提高运输效率,可采用无纵梁厢体承载技术的厢式半挂车,该 结构可有效提高厢体容积,降低厢体自重。无纵梁瓦楞板厢式半挂车,厢内载荷通过厢体横梁和厢体侧板联合承载,在与牵 引车挂接状态下,半挂车的牵引销处和后轴悬挂位置处对应的侧板受力较大,在半挂车满 载脱挂情况下,支腿处侧板受力较大。由于常规的半挂车侧板为瓦楞板,若板厚度较薄,则 本体刚度较差,在上述的侧板受力较大区域,重载时会发生失稳变形或损坏,影响车辆的正 常使用。因此通常采用增加侧板厚度来提高结构强度。然而这种方式将增加半挂车厢体重 量,达不到减轻车辆自重的要求。因此需要对无纵梁厢式半挂车的厢体结构进行改进,使其强度提高,且可达到减 轻车辆自重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纵梁厢式半挂车及其厢体结构,使其强度提 高,且可达到减轻车辆自重的要求。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纵梁厢式半挂车的厢体结构,所述厢体结构包括前板、后 门、顶板及侧板,所述侧板为具有凹入部分和凸起部分的波纹状瓦楞板,所述侧板上设有加 强件,所述加强件焊接于所述侧板的至少一个凹入部分,且所述加强件与所述凹入部分之 间形成空腔部分。其中,所述加强件具有底面和两侧面,所述两侧面从所述底面的两侧向内弯折,且 弯折后的形状与所述侧板的波纹状结构吻合,所述底面与所述凸起部分的表面平齐,所述 侧板与加强件通过沿着所述底面与凸起部分之间的缝隙焊接在一起。其中,所述加强件为平板,其焊接于所述侧板的两相邻凸起部分之间。其中所述加强件的高度等于所述侧板的高度,且贯通的设置在所述凹入部分。其中,所述加强件包括多个加强板,其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凹入部分。其中,所述加强件设于所述侧板的内侧。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无纵梁厢式半挂车,其包括车架机构和上述的厢体结构, 所述车架机构包括架体、牵引销、支腿、车轮、悬挂前簧支架、悬挂中簧支架、悬挂后簧支架, 所述牵引销、支腿及车轮均位于所述架体的下部,且所述车轮的前部、多个车轮之间及后部分别设有所述悬挂前簧支架、悬挂中簧支架及悬挂后簧支架,所述侧板安装在所述厢式半 挂车两侧,所述侧板的下端与所述架体的边梁相连。其中,所述加强件设置在所述侧板上,对应于所述牵引销、支腿、悬挂前簧支架、悬 挂中簧支架及悬挂后簧支架的位置处。本技术通过在侧板上设置加强件,使加强件与侧板之间形成空腔。因此,能 够增加侧板抗垂直方向失稳和侧向变形能力,以实现无纵梁瓦楞板厢式半挂车在重载情况 下,厢体的侧板不会发生变形或损坏,从而满足整车的正常使用。且此结构对于侧板重量 影响不大,可达到减轻车辆自重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无纵梁厢式半挂车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无纵梁厢式半挂车示意图,其示意性的标出了设置加强件的 区域。图3为本技术的无纵梁厢式半挂车的设置有加强件的侧板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图3中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加强件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 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无纵梁厢式半挂车I包括厢体结构10和车架机构20。 厢体结构10包括前板11、后门12、顶板13及侧板14。车架机构20包括架体21、牵引销 22、支腿23、车轮24、悬挂前簧支架25、悬挂中簧支架26、悬挂后簧支架27。牵引销22、支 腿23及车轮24均位于架体21的下部,且车轮24的前部、多个车轮24之间及后部分别设 有悬挂前簧支架25、悬挂中簧支架26、悬挂后簧支架27。侧板14安装在厢式半挂车两侧,其下端与架体21的边梁相连,前端与前板11的 立柱相连,后端与后门12的立柱相连,上端与顶板13的边梁相连,从而与前板11、后门12、 架体21和顶板13组成厢体结构。如图3所示,侧板14为凹凸起伏的波纹状瓦楞板,侧板14上设有加强件15,加强 件15焊接于侧板14的凹入部分,与侧板14的凹入部分之间形成空腔部分S。由此,加强 件15能够提高侧板14的刚度,且加强件15与侧板14的截面为空腔形式,因此,与整体上 增大侧板厚度来提高侧板刚度的方式相比,此结构对于侧板重量影响不大,可达到减轻车 辆自重的要求。如图3、4所示,加强件15具有底面151和两侧面152,两侧面152从底面151的两 侧向内弯折,且弯折后的形状与侧板14的波纹结构吻合,将加强件15结合于侧板14的凹 入部分时,底面151与侧板14的凸起部分的表面平齐,并沿着底面151与凸起部分之间的 缝隙进行焊接。如图5所示,加强件15’可为平板,其焊接于侧板14的两相邻凸起部分之间,与图 3所示结构类似,与侧板14的凹入部分之间形成空腔部分S,同样能够提高侧板14的刚度。优选的,加强件15的高度等于侧板14的高度,以便与箱体上其他结构焊接。或者 加强件15包括多个加强板,其间隔的设置在凹入部分,从而减轻自重。优选的,加强件15设置在侧板14上,对应于牵引销22、支腿23、悬挂前簧支架25、 悬挂中簧支架26及悬挂后簧支架27的位置处,即如图2所示的A、B、C处。由于上述位置 承受载荷较大,因此,在此位置对应的侧板14上增设加强件15能确保整个厢式半挂车的牢 固性,且降低结构成本。优选的,加强件15设于侧板14的内侦Ij,即朝向厢体内部的一侧,未暴露于厢体外 部,从而使得外形美观,且不易受到外界冲击。由此,本技术通过在侧板上设置加强件,使加强件与侧板之间形成空腔。因 此,能够增加侧板抗垂直方向失稳和侧向变形能力,以实现无纵梁瓦楞板厢式半挂车在重 载情况下,厢体的侧板不会发生变形或损坏,从而满足整车的正常使用。且此结构对于侧 板重量影响不大,可达到减轻车辆自重的要求。虽然已参照上述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 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技术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 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 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 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权利要求1.一种无纵梁厢式半挂车的厢体结构,所述厢体结构包括前板、后门、顶板及侧板,所述侧板为具有凹入部分和凸起部分的波纹状瓦楞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设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焊接于所述侧板的至少一个凹入部分,且所述加强件与所述凹入部分之间形成空腔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厢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具有底面和两侧面,所述两侧面从所述底面的两侧向内弯折,且弯折后的形状与所述侧板的波纹状结构吻合,所述底面与所述凸起部分的表面平齐,所述侧板与加强件通过沿着所述底面与凸起部分之间的缝隙焊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厢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为平板,其焊接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纵梁厢式半挂车的厢体结构,所述厢体结构包括前板、后门、顶板及侧板,所述侧板为具有凹入部分和凸起部分的波纹状瓦楞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设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焊接于所述侧板的至少一个凹入部分,且所述加强件与所述凹入部分之间形成空腔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世锋宋延文朱崇阳杜峻岭
申请(专利权)人: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