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比表面积高热稳定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23093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比表面积高热稳定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使用价廉易得的偏铝酸钠为前驱体,两步法调节pH值,形成沉淀后用乙醇置换其中的水,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和400~600℃热处理,得到纳米纤维状的γ-Al↓[2]O↓[3]。该氧化铝的比表面积为400~450m↑[2]/g,并且具有非常高的热稳定性。即使在1200℃空气气氛下焙烧4小时,氧化铝的物相仍然为θ相,比表面积仍然高达60~120m↑[2]/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孔氧化铝的制备,具体说是一种高比表面积高热稳定性的纳米纤维状γ-Al2O3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氧化铝作为吸附剂、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而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子工业和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氧化铝有多个晶相,包括γ,δ,η,θ,和α相。各个晶相之间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可以相互转化。其中,α-Al2O3在热力学上最稳定,当热处理温度达到1050℃时,就会发生其他晶相到α相的转变。伴随着这种转变,氧化铝的表面积会急剧下降(<10m2/g)。因此,制备高热稳定性氧化铝的关键就是要抑制α相的生成。华东理工大学卢冠忠等专利技术了一种高热稳定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CN03116905.8),但他们是通过添加稀土元素来提高Al2O3的热稳定性。而当Al2O3用作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时,添加稀土元素往往会伴随着催化性能的改变。因此,我们希望制备具有高热稳定性的纯的氧化铝。复旦大学乔明华等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临界乙醇干燥制备出了高热稳定性的氧化铝纳米纤维(CN03141495.8)。该氧化铝纳米纤维在1200℃焙烧后仍然保持θ相。但由于他们采用了有机的铝醇盐作为前驱体,因而成本上较贵。事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比表面积高热稳定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偏铝酸钠为前驱体,两步法调节pH值,形成沉淀后用乙醇置换其中的水,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和400~600℃热处理,得到纳米纤维状的γ-Al↓[2]O↓[3];所述两步法调节pH值的过程式为,首先使用无机酸在不断搅拌下调节偏铝酸纳溶液的pH值为3~6,然后使用无机碱在不断搅拌下调节溶液的pH值到7~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比表面积高热稳定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偏铝酸钠为前驱体,两步法调节pH值,形成沉淀后用乙醇置换其中的水,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干燥和400~600℃热处理,得到纳米纤维状的γ-Al2O3;所述两步法调节pH值的过程式为,首先使用无机酸在不断搅拌下调节偏铝酸纳溶液的pH值为3~6,然后使用无机碱在不断搅拌下调节溶液的pH值到7~8。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偏铝酸钠溶液中Al2O3的含量为50~200g/L。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偏铝酸钠溶液中Al2O3的含量为160~180g/L。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无机酸为硫酸、盐酸或硝酸;所使用的无机碱为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铵、碳酸氢铵或氨水。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无机酸为硫酸;所使用的无机碱为氨水。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琴张涛银建中丛伟明王晓东汪荣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