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碳酸钙的工业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纳米活性碳酸钙的工业制备方法。技术背景纳米碳酸钙是指粒径小于100nm的碳酸钙粉体,碳酸钙表面在通常条件下是亲水的,经表面有机处理后变成亲油性,成为纳米活性碳酸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高分子树脂中,改善产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是一种新型功能性无机填料。目前,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有连续喷雾法、超重力碳化法、搅拌罐碳化法。连续喷雾法喷嘴易堵塞,在工业化生产中难于保证雾滴的一致性,对生产控制要求较高。超重力碳化法在由小试向工业化的转化的过程中,其原有的力场分布等因素制约了生产应用。目前主要仍是低温碳化法,采用冷冻机制冷降温,碳化温度保持在20度以下,使成品粒径在100纳米以下,但生成的产品质量不稳定,粒度分布均匀大,且能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纳米活性碳酸钙的工业制备方法,该方法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在一定浓度、温度条件下的氢氧化钙悬浮液中,加入晶体控制剂,再通入窑气进行碳化,来控制初期晶体的成核多少,以及随后晶体各晶面的生长速率,使其均匀生长,从而达到粒度分布均匀可控,晶体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活性碳酸钙的工业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在氢氧化钙悬浮液中加入晶体控制剂,在带搅拌的碳化塔内,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碳化;所说的晶体控制剂为硫酸盐与糖类的混合物;(2)碳化至pH值为7-8,再通气5-10分钟,碳化完毕,加入表面处理剂,进行表面活化处理,处理时间为1.5-3小时,过滤、烘干,制得纳米活性碳酸钙;所说的表面处理剂为脂肪酸和水溶性硼酸脂偶联剂的混合物,或树脂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活性碳酸钙的工业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在氢氧化钙悬浮液中加入晶体控制剂,在带搅拌的碳化塔内,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碳化;所说的晶体控制剂为硫酸盐与糖类的混合物;(2)碳化至pH值为7-8,再通气5-10分钟,碳化完毕,加入表面处理剂,进行表面活化处理,处理时间为1.5-3小时,过滤、烘干,制得纳米活性碳酸钙;所说的表面处理剂为脂肪酸和水溶性硼酸脂偶联剂的混合物,或树脂酸;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碳化用氢氧化钙悬浮液是经过除渣净化、重量浓度在4-13%。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入的二氧化碳气体是经过水洗净化的石灰煅烧生成窑气,其中CO2含量在20--30%。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氢氧化钙悬浮液中加入晶形控制剂,其晶体控制剂是糖类与硫酸盐组成的混合物,加入量为生成碳酸钙的0.5--8%;糖为多糖或单糖:蔗糖、乳糖、葡萄糖,硫酸盐为: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铵等;糖与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伟,董云,曹学琴,胡娜,赵相梅,罗成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化工建材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