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1336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7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涉及终端充电技术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设备对充电器的兼容性,同时提高用户的便携性。在该方法中,当检测到充电器接入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调用所述第一快速充电协议对所述充电器进行识别;当所述充电器符合所述第一快速充电协议的充电器要求时,通过所述充电器接入第一快速充电协议所配置的充电电流进行充电;当所述充电器不符合所述第一快速充电协议的充电器要求时,调用所述第二快速充电协议对所述充电器进行识别;当所述充电器符合所述第二快速充电协议的充电器要求时,通过所述充电器接入第二快速充电协议所配置的充电电流进行充电。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适用于设备充电的过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终端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快速充电技术五花八门,常见的有高通的Quick Charge2.0(快速充电2.0)、MTK(Media Tek,台湾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PE(Pump Express)快充等,充电方式不尽相同,有的是采用高电流,有的采用高电压技术,实际目的都是增大充电电流以减少充电时间。目前几家主流快充技术是不兼容的,像高通、MTK这些厂商都需要对应配置的充电器和充电识别手段,也就是说,高通的快充必须要用高通认证过的QC(Quick Charge)快充充电器,MTK的PE充电也必须要PE的充电器,不能互相兼容,而且支持高通快充的设备也不能使用MTK的PE充电器,支持PE快充的设备也不能使用QC快充充电器,使得用户在对设备进行充电过程中,必须要携带制定的充电才行,便携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设备对充电器的兼容性,同时提高用户的便携性。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管理模块,所述充电管理模块至少支持第一快速充电协议和第二快速充电协议,所述方法包括:当检测到充电器接入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调用所述第一快速充电协议对所述充电器进行识别;当所述充电器符合所述第一快速充电协议的充电器要求时,通过所述充电器接入第一快速充电协议所配置的充电电流进行充电;当所述充电器不符合所述第一快速充电协议的充电器要求时,调用所述第二快速充电协议对所述充电器进行识别;当所述充电器符合所述第二快速充电协议的充电器要求时,通过所述充电器接入第二快速充电协议所配置的充电电流进行充电。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管理模块,所述充电管理模块至少支持第一快速充电协议和第二快速充电协议;所述充电管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充电器接入后,调用所述第一快速充电协议对所述充电器进行识别;当所述充电器符合所述第一快速充电协议的充电器要求时,通过所述充电器接入第一快速充电协议所配置的充电电流进行充电;当所述充电器不符合所述第一快速充电协议的充电器要求时,调用所述第二快速充电协议对所述充电器进行识别;当所述充电器符合所述第二快速充电协议的充电器要求时,通过所述充电器接入第二快速充电协议所配置的充电电流进行充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通过在设备中内设一个可支持多种快速充电协议的充电管理模块,使得在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充电管理模块可根据自身支持的多个快速充电协议对充电器进行识别,当确定自身可支持当前充电器时,即可启用该充电器对设备进行快速充电。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必须要准备特定的充电器进行充电来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设备对充电器的兼容性,为用户需携带充电器类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提高了用户的便携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装置的组成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应用于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管理模块,部署在电池和充电接口之间,所述充电管理模块至少支持第一快速充电协议和第二快速充电协议,例如,充电管理模块可使用德州仪器TI(Texas Instruments)的充电IC(集成电路)BQ25890,该器件可兼容主流的至少两家的快速充电协议,包括高通的Quick Charge2.0,MTK(台湾联发科)的Pump Express充电。基于上述装置结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如图1所示,由前述充电管理模块执行,包括:101、当检测到充电器接入后,调用所述第一快速充电协议对所述充电器进行识别。当所述充电器符合所述第一快速充电协议的充电器要求时,则执行步骤102;否则执行步骤103。102、通过所述充电器接入第一快速充电协议所配置的充电电流进行充电。103、当所述充电器不符合所述第一快速充电协议的充电器要求时,调用所述第二快速充电协议对所述充电器进行识别。104、当所述充电器符合所述第二快速充电协议的充电器要求时,通过所述充电器接入第二快速充电协议所配置的充电电流进行充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通过在设备中内设一个可支持多种快速充电协议的充电管理模块,使得在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充电管理模块可根据自身支持的多个快速充电协议对充电器进行识别,当确定自身可支持当前充电器时,即可启用该充电器对设备进行快速充电。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必须要准备特定的充电器进行充电来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设备对充电器的兼容性,为用户需携带充电器类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提高了用户的便携性。另外,由于用户不是时刻都需要使用快速充电方式对设备进行充电,此时就可以应该允许用户使用常规充电器进行充电,因此,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充电管理模块还可以支持普通充电协议,则在步骤103在所述调用所述第二快速充电协议对所述充电器进行识别之后,如图2所示,该方法还包括:105、当所述充电器不符合所述第二快速充电协议的充电器要求时,调用所述普通充电协议对所述充电器进行识别。当所述充电器符合所述普通充电协议的充电器要求时,执行步骤106;否则执行步骤107。其中普通充电协议是指常规的5V充电协议。106、通过所述充电器接入所述普通充电协议所配置的充电电流进行充电。107、当所述充电器不用符合所述普通充电协议的充电器要求时,通过所述充电器接入额定充电电流进行充电。其中,额定充电电流是指低电流,一般为500ma。具体来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快充协议可以配置为Quick Charge2.0,所述第二充电协议可以配置为Pump Express协议。此时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中充电管理模块调用快速充电协议对所述充电器进行识别时,采用的是快速充电协议自身对于充电器的识别方案,并不需要额外提供新的识别过程,例如若快充协议为Quick Charge2.0,则充电管理模块需检测充电器数据正接口与数据负接口的电位变化情况是否满足协议要求;若快充协议为Pump Express协议,则充电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管理模块,所述充电管理模块至少支持第一快速充电协议和第二快速充电协议,所述方法包括:当检测到充电器接入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调用所述第一快速充电协议对所述充电器进行识别;当所述充电器符合所述第一快速充电协议的充电器要求时,通过所述充电器接入第一快速充电协议所配置的充电电流进行充电;当所述充电器不符合所述第一快速充电协议的充电器要求时,调用所述第二快速充电协议对所述充电器进行识别;当所述充电器符合所述第二快速充电协议的充电器要求时,通过所述充电器接入第二快速充电协议所配置的充电电流进行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管理模块,所述充电管理模块至少支持第一快速充电协议和第二快速充电协议,所述方法包括:当检测到充电器接入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调用所述第一快速充电协议对所述充电器进行识别;当所述充电器符合所述第一快速充电协议的充电器要求时,通过所述充电器接入第一快速充电协议所配置的充电电流进行充电;当所述充电器不符合所述第一快速充电协议的充电器要求时,调用所述第二快速充电协议对所述充电器进行识别;当所述充电器符合所述第二快速充电协议的充电器要求时,通过所述充电器接入第二快速充电协议所配置的充电电流进行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还支持普通充电协议,在所述调用所述第二快速充电协议对所述充电器进行识别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充电器不符合所述第二快速充电协议的充电器要求时,调用所述普通充电协议对所述充电器进行识别;当所述充电器符合所述普通充电协议的充电器要求时,通过所述充电器接入所述普通充电协议所配置的充电电流进行充电;当所述充电器不用符合所述普通充电协议的充电器要求时,通过所述充电器接入额定充电电流进行充电。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快充协议为Quick Charge2.0,所述第二充电协议为Pump Express协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管理模块调用所述第一快速充电协议对所述充电器进行识别包括:所述充电管理模块从第一寄存器地址读取所述第一快速充电协议;所述充电管理模块运行所述第一快速充电协议对所述充电器进行识别;以及,所述充电管理模块调用所述第二快速充电协议对所述充电器进行识别包括: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大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