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仲专利>正文

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7103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9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座椅,包括第一颌托、第二颌托、两端分别与第一颌托和第二颌托活动连接的颈托、一端与颈托连接的靠背、与靠背另一端连接的坐垫,第一颌托、第二颌托和颈托配合形成与人体颈部外周形状匹配的第一承托腔。使用者坐在座椅上,当需要对颈部进行支撑时,先将颈后部顶在颈托上,然后将颈托两侧的第一颈托和第二颈托向人体颈部靠拢,配合形成该承托腔,对人体颈部进行固定,保持生理曲线,矫正使用者的坐姿,对有颈椎痛的使用者还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使用完成后,则将第一颌托和第二颌托向两侧展开,颈托、第一颌托和第二颌托整体还可以作为枕头,且展开后不会对日常生活或办公使用造成阻碍,使座椅具有多功能,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用具,特别是一种座椅
技术介绍
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低头一族”患颈椎病的人数也大幅增加,颈椎痛成为当代社会的文明病。由于牵引椅能够有效防止颈椎痛,因此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通过在椅子上设置颈托结构承托住患者的颈部,并可牵引,使疼痛得到缓解。但目前的牵引椅结构和功能比较单一,且体积比较大,只能用于医疗机构的治疗,在日常生活和办公中无法作为普通的座椅使用,无法满足用户在工作和休息场所均需要治疗或保健的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能够预防、缓解颈肩痛,还可以作为生活和办公座椅使用,满足用户需求。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座椅,包括第一颌托、第二颌托、两端分别与第一颌托和第二颌托活动连接的颈托、一端与颈托连接的靠背、与靠背另一端连接的坐垫,第一颌托、第二颌托和颈托配合形成与人体颈部外周形状匹配的第一承托腔。第一颌托、第二颌托和颈托可配合形成与人体颈部外周形状匹配的第一承托腔,人体颈部位于第一承托腔内时,颈托顶住使用者的颈后部从而保持生理曲线,维持生物力学上的平衡稳定,并通过第一颌托和第二颌托托住下颌骨,对颏部也有支撑力,对人体颈部支撑效果更好。使用者坐在座椅上,当需要对颈部进行支撑时,先将颈后部顶在颈托上,然后将颈托两侧的第一颈托和第二颈托向人体颈部靠拢,配合形成该承托腔,对人体颈部进行固定,保持生理曲线,矫正使用者的坐姿,重塑生理弯曲,起到防治颈椎病的作用;使用完成后,则将第一颌托和第二颌托向两侧展开,颈托、第一颌托和第二颌托整体还可以
作为枕头,便于休息,且展开后不会对日常生活或办公使用造成阻碍,还可将整个颈托取下,使之更像一部电脑椅,从而使座椅具有多功能,满足用户在家和办公室随时治疗的需求。下面对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进一步的是,座椅还包括驱动颈托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靠背上的滑动杆、设于滑动杆上的螺杆、驱动螺杆转动的电机、与螺杆连接的滑块,滑块与颈托连接。颈托上下移动,人体颈部支撑在承托腔内时,人体颈部随着颈托上下移动,从而完成牵引和放松运动,有效治疗颈椎痛,使座椅的功能更多,满足用户使用需求。进一步的是,滑块设有插口,颈托设有与插口配合的插块。颈托和滑块通过插口和插块的配合进行可拆卸连接,当颈托不需要时,将颈托从滑块上取下即可,使用灵活,操作方便。进一步的是,座椅还包括附加托,附加托卡挂于第一颌托和第二颌托之间,附加托的两端分别设有卡挂于第一颌托的第一卡挂部、卡挂于第二颌托的第二卡挂部,颈托、第一颌托、第二颌托和附加托配合形成与人体颈部外周形状匹配的第二承托腔。对于颈部较粗的使用者,通过将附加托卡挂在第一颌托和第二颌托之间,使配合形成的第二承托腔的周长比第一承托腔的周长更大,适应颈部较粗的使用者的需求,使座椅的使用更灵活,适用于各种群体。进一步的是,附加托与颈托相对设置,附加托背向颈托的一侧凹设有卡环,第一颌托远离颈托的一端、第二颌托远离颈托的一端均抱紧于卡环内。使附加托卡挂在第一颌托和第二颌托之间更稳固,避免附加托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使座椅工作更稳定。进一步的是,靠背至少在对应人体腰部的位置设有按摩模块,按摩模块设有作圆周运动和直线运动的按摩球。座椅通过按摩模块对使用者的腰部进行按摩,有效地治疗腰椎病,使座椅的功能更多。进一步的是,按摩球设有红外光和可见光。红外光有促进微循环的理疗作用,可见光则起到理疗指示作用。进一步的是,座椅还包括铰链,第一颌托和第二颌托均通过铰链与颈托连
接。第一颌托和第二颌托均通过铰链实现与颈托的活动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进一步的是,第一颌托和第二颌托分别设有相互搭接的主尼龙搭扣和副尼龙搭扣。通过主尼龙搭扣和副尼龙搭扣的配合,将第一颌托和第二颌托固定在一起,对人体颈部的支撑更稳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者坐在座椅上,当需要对颈部进行支撑时,先将颈后部顶在颈托上,然后将颈托两侧的第一颈托和第二颈托向人体颈部靠拢,配合形成该承托腔,对人体颈部进行固定,保持生理曲线,矫正使用者的坐姿,对有颈椎病者启动驱动颈托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使颈托徐缓上升一定距离,当达到一定的力量时会自动停止,从而起到安全牵引功效。且使用者还可以开启按摩模块,使背部的按摩球运动,并发出红外线起到按摩理疗作用而缓解腰背部疼痛;使用完成后,可将第一颌托和第二颌托向两侧展开,颈托、第一颌托和第二颌托整体还可以作为枕头,便于休息,且展开后不会对日常生活或办公使用造成阻碍,使座椅具有多功能,满足用户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座椅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颈托、第一颌托、第二颌托和附加托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颌托,101.第一承托腔,110.主尼龙搭扣,20.第二颌托,210.副尼龙搭扣,30.颈托,310.插块,40.靠背,50.坐垫,60.铰链,70.附加托,710.第一卡挂部,720.第二卡挂部,730.卡环,80.驱动装置,810.滑动杆,820.螺杆,830.电机,840.滑块,841.插口,90.按摩模块,910.按摩球,100.安装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座椅,包括第一颌托10、第二颌托20、两端分别与第一颌托10和第二颌托20活动连接的颈托30、一端与颈托30连接的靠背40、与靠背40另一端连接的坐垫50,第一颌托10和第二颌托20对称布置于颈托30的两侧、并与颈托30配合形成与人体颈部外周形状匹配的第一承托腔101。第一颌托10、第二颌托20和颈托30可配合形成与人体颈部外周形状匹配的第一承托腔101,人体颈部位于第一承托腔101内时,颈托30顶住使用者的颈后部从而保持生理曲线,维持生物力学上的平衡稳定,并通过第一颌托10和第二颌托20托住下颌骨,对颏部也有支撑力,对人体颈部支撑效果更好。使用者坐在座椅上,当需要对颈部进行支撑时,先将颈后部顶在颈托30上,然后将颈托30两侧的第一颈托30和第二颈托30向人体颈部靠拢,配合形成该承托腔,对人体颈部进行固定,保持生理曲线,矫正使用者的坐姿,对有颈椎痛的使用者还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使用完成后,则将第一颌托10和第二颌托20向两侧展开,颈托30、第一颌托10和第二颌托20整体还可以作为枕头,便于休息,且展开后不会对日常生活或办公使用造成阻碍,还可将整个颈托30取下,使之更像一部电脑椅,从而使座椅具有多功能,满足用户在家和办公室随时治疗的需求。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座椅还包括铰链60,第一颌托10和第二颌托20均通过铰链60与颈托30连接。第一颌托10和第二颌托20均通过铰链60实现与颈托30的活动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第一颌托10和颈托30之间、第二颌托20和颈托30之间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活动连接。如图2所示,座椅还包括附加托70,附加托70卡挂于第一颌托10和第二颌托20之间,附加托70的两端分别设有卡挂于第一颌托10的第一卡挂部710、卡挂于第二颌托20的第二卡挂部720,颈托30、第一颌托10、第二颌托20和附加托70配合形成与人体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座椅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颌托、第二颌托、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颌托和所述第二颌托活动连接的颈托、一端与所述颈托连接的靠背、与所述靠背另一端连接的坐垫,所述第一颌托、所述第二颌托和所述颈托配合形成与人体颈部外周形状匹配的第一承托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颌托、第二颌托、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颌托和所述第二颌托活动连接的颈托、一端与所述颈托连接的靠背、与所述靠背另一端连接的坐垫,所述第一颌托、所述第二颌托和所述颈托配合形成与人体颈部外周形状匹配的第一承托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所述颈托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靠背上的滑动杆、设于所述滑动杆上的螺杆、驱动所述螺杆转动的电机、与所述螺杆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颈托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设有插口,所述颈托设有与所述插口配合的插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附加托,所述附加托卡挂于所述第一颌托和所述第二颌托之间,所述附加托的两端分别设有卡挂于所述第一颌托的第一卡挂部、卡挂于所述第二颌托的第二卡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仲
申请(专利权)人:陈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