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文良专利>正文

滑板车收折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93840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滑板车收折固定装置,其主要是于滑板车体上跨设有一固定架所构成,于固定架跨设定位位于滑板车后轮外侧时,扣合部可作为踏架;于滑板车手把呈收折状态时,该固定架得以朝手把方向转动,并以扣合部与手把呈卡制扣合状,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固定架可兼具有踏架及收折固定的双重功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滑板车收折固定装置,更具体而言之,其是于滑板车体上跨设有一固定架所构成,于固定架跨设定位位于滑板车后轮外侧时,扣合部可作为踏架;于滑板车手把呈收折状态时,该固定架得以朝手把方向转动,并以扣合部与手把呈卡制扣合状,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架可兼具有踏架及收折固定的双重功用。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此为一般滑板车的手把10弯折后,以束带11束紧固定的收折型态;该种以束带11束紧的收折方式,虽然使用上颇具有实用性,然而,毕竟该束带11是独立于滑板车构件之外,于滑板车使用状态时,该束带11势必成为一多余的累赘物,因此,该束带使用上仍不甚便利,实有改善的必要。另一方面,由于滑板车其供操作者采踏的踏板12,面积通常不大,所以常知滑板车于行驶操作上,仅得以单脚踩踏于踏板12上,另一脚则悬浮于后轮的煞车盖板13上;为使操作者悬浮的脚有所踩踏而不致疲劳,于是滑板车产业界发展出如图2所示的型态,亦即,于滑板车的后轮上方处设置一踏架14,俾更于操作者的双脚,均得以有所踩踏;该供操作者另脚踩踏的踏架14,虽然解决了操作者另脚悬浮疲劳的问题,但是该突起的踏架14,却造成滑板车收折后,整体的体积长度增加及过于突出的困扰(多出踏架的长度及体积),因此,该踏架使用上仍不尽理想,实有改善的必要。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乃经详细思索,并累积多年从事滑板车相关商品的贩制与研究开发的经验,终得以开发出一种滑板车收折固定装置,使得以改善上述的缺失。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滑板车收折固定装置,其是于滑板车体上跨设有一固定架所构成,于固定架跨设定位位于滑板车后轮外侧时,扣合部可作为踏架;于滑板车手把呈收折状态时,该固定架得以朝手把方向转动,并以扣合部与手把呈卡制扣合状,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架可兼具有踏架及收折固定的双重功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滑板车收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架,其上成形有一扣合部,扣合部两侧各延伸成形有一架杆,两架杆间是相隔一预定距离,固定架是借两架杆而跨设于滑板车后轮外侧,并借两架杆与滑板车车体相枢设结合,据此,于固定架跨设定位位于滑板车后轮外侧时,扣合部可作为踏架;于滑板车手把呈收折状态时,该固定架得以朝手把方向转动,并以扣合部与手把呈卡制扣合状。其中更可于扣合部上凹设有一卡凹,而于卡凹两侧各成形有一卡凸。其中更可于滑板车车体外壁凸设有一定位凸,俾使固定架的架杆一侧得与定位凸呈相靠合的定位状。其中更可于固定架的架杆上凸出成形有卡制翼,使固定架得藉卡制翼与车体相靠合卡制达定位。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构造,由于操作实施时,其是于滑板车体上跨设有一固定架所构成,于固定架设定位位于滑板车后轮外侧时,扣合部可作为踏架;于滑板车手把呈收折状态时,该固定架得以朝手把方向转动,并以扣合部与手把呈卡制扣合状,因此,本专利技术人固定架可兼具有踏架及收折固定的双重功用。图1是常用滑板车收折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常用具踏架的滑板车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3的构件结合状态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架扣合滑板车手把呈收折状态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状态立体分解示意图。图号部分10.手把11.束带12.踏板13.盖板14.踏架20.固定架 21.扣合部 211.卡凹212.卡凸 22.架杆221.枢设部23.卡制翼30.车体31.定位凸 32.刹车盖板33.手把关于本专利技术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的技术、手段及其它的功效,现举一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相信本专利技术上述的目的、特征及其它的优点,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首先请配合参阅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滑板车收折固定装置,其主要是于滑板车体上跨设有一固定架所构成,其中该固定架20,其上成形有一扣合部21,扣合部21上凹设有一卡凹211,而卡凹211两侧各成形有一只凸212;于扣合部21的两侧各延伸成形有一架杆22,两架杆22间是相隔一预定距离,并于两架杆22的端部各成形有一枢设部221,固定架20是藉两架杆22而跨设于滑板车的后轮外侧,并藉两架杆22的枢设部221与滑板车车体30(后轮架)相枢设结合,因此,固定架20是得于滑板车体30上遂行预定距离的转动(枢动);为使固定架20于滑板车车体30上枢动时,得以达到定位,因此,本专利技术特别于车体30(后轮架)外壁凸设有一定位凸31,于固定架20跨设位于滑板车后轮外侧,且固定架20的架杆22一侧与定位凸31相靠合定位时(如图4所示),该定位架即成为一可供操作者踩踏的踏架,亦即,原本操作者悬浮的脚得以踩踏于固定架20的扣合部21上;于滑板车手把33呈收折状态时,该固定架20是得以朝手把33方向转动,藉由扣合部21的卡凹211及卡凸212配合卡扣滑板车的手把33,呈卡制扣合状(如图5所示)。由此可知,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架20可兼具有踏架及收折固定的功用;值得注意的是,请参阅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架20呈挺立的踏架使用型态时,其并不影响滑板车后轮刹车盖板32的操作,亦即,行驶状态时操作者的脚可以踩踏于固定架20扣合部21上,而遂行煞车时,操作者原本踩踏于扣合部21的脚,得以迅速踩踏刹车盖板32遂行刹车无碍。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固定架20呈挺立的踏架使用型态时,该固定架20的定位,除可藉车体30的定位凸31与架杆22靠合型态遂行定位外,更可如图6所示,于固定架20的架杆22上凸出成形有卡制翼23,使固定架20得藉架杆22上的卡制翼23与车体30相靠合卡制达定位。权利要求1.一种滑板车收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架,其上成形有一扣合部,扣合部两侧各延伸成形有一架杆,两架杆间是相隔一预定距离,固定架是借两架杆而跨设于滑板车后轮外侧,并借两架杆与滑板车车体相枢设结合,据此,于固定架跨设定位位于滑板车后轮外侧时,扣合部可作为踏架;于滑板车手把呈收折状态时,该固定架得以朝手把方向转动,并以扣合部与手把呈卡制扣合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滑板车收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可于扣合部上凹设有一卡凹,而于卡凹两侧各成形有一卡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滑板车收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可于滑板车车体外壁凸设有一定位凸,以使固定架的架杆一侧得与定位凸呈相靠合的定位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滑板车收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可于固定架的架杆上凸出成形有卡制翼,使固定架得藉卡制翼与车体相靠合卡制达定位。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滑板车收折固定装置,其主要是于滑板车体上跨设有一固定架所构成,于固定架跨设定位位于滑板车后轮外侧时,扣合部可作为踏架;于滑板车手把呈收折状态时,该固定架得以朝手把方向转动,并以扣合部与手把呈卡制扣合状,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架可兼具有踏架及收折固定的双重功用。文档编号A63C17/00GK1332025SQ0010929公开日2002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22日专利技术者余文良 申请人:余文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板车收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架,其上成形有一扣合部,扣合部两侧各延伸成形有一架杆,两架杆间是相隔一预定距离,固定架是借两架杆而跨设于滑板车后轮外侧,并借两架杆与滑板车车体相枢设结合,据此,于固定架跨设定位位于滑板车后轮外侧时,扣合部可作为踏架;于滑板车手把呈收折状态时,该固定架得以朝手把方向转动,并以扣合部与手把呈卡制扣合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文良
申请(专利权)人:余文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