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可吸收钉的软组织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04844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8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可吸收钉的软组织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含有可吸收钉的软组织固定装置包括驱动装置、钉管、驱动杆;所述钉管外螺接有导管,所述导管内设置有多只可吸收钉。所述可吸收钉的钉梁上形成有螺纹结构,并且所述螺纹结构上设置有导程弹簧,多只可吸收钉按照头尾串联的顺序装入具有螺旋槽的导管内;使用时通过扣动扳机,即可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驱动杆转动,进而在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时,可将所述可吸收钉逐个地发射出所述导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含有可吸收钉的软组织固定装置特别适用于腹腔镜疝修补手术,且具有防粘连、操作方便可靠的特点;而且所述导管为可拆卸的更换件,该固定器使用后仅需更换导管即可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可吸收钉的软组织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切口疝(incisionalhernia)是指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自腹部切口突出的疝,是剖腹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其中,以下腹部中线切口发生率较高,多发生于腹部纵行切口区,见于切口裂开、感染、二期愈合的切口,少数发生于没有切口裂开病史而出现在手术后较长时间后。其发病率约可达2-11%,而伤口发生感染后切口疝发生率可高达40%左右。腹壁切口疝以手术治疗为主,目前切口疝的修补方法为使用或不使用人工补片的开放式修补术和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单纯组织缝合修补术后切口疝复发率仍可高达20-50%。根据腹壁切口疝国内分类原则,临床以中-大、甚至巨大切口疝较为常见,而此类切口疝多采用人工补片进行无张力疝修补,可有效地将切口疝复发率降低至10%左右。腹腔镜与开放式修补术的比较,具有以下特点:(1)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遵循腹壁疝外科原则,符合加强后壁修补的生物工程力学原理,术后复发率可达<5%。(2)手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可吸收钉的软组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以及拉力弹簧、扳机、驱动齿轮、大斜齿轮、小斜齿轮、钉管和驱动杆;所述拉力弹簧的第一端卡在所述手柄内壁的固定柱上,所述拉力弹簧的第二端卡在所述扳机的上端上,所述扳机的上端一侧通过一转动轴与所述手柄的内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扳机的上端另一侧装配有与所述驱动齿轮相配合的斜齿,所述扳机自所述手柄内向外延伸并使得所述扳机的下端位于所述手柄外;所述大斜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同心设置,并且所述大斜齿轮通过所述驱动齿轮驱动;所述大斜齿轮的外齿与所述小斜齿轮的外齿配合;所述驱动杆由所述小斜齿轮的转动轴驱动,并且所述驱动杆外套设所述钉管,所述钉管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可吸收钉的软组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以及拉力弹簧、扳机、
驱动齿轮、大斜齿轮、小斜齿轮、钉管和驱动杆;所述拉力弹簧的第一端卡在所述手柄内壁
的固定柱上,所述拉力弹簧的第二端卡在所述扳机的上端上,所述扳机的上端一侧通过一转
动轴与所述手柄的内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扳机的上端另一侧装配有与所述驱动齿轮相配合
的斜齿,所述扳机自所述手柄内向外延伸并使得所述扳机的下端位于所述手柄外;所述大斜
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同心设置,并且所述大斜齿轮通过所述驱动齿轮驱动;所述大斜齿轮的
外齿与所述小斜齿轮的外齿配合;所述驱动杆由所述小斜齿轮的转动轴驱动,并且所述驱动
杆外套设所述钉管,所述钉管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手柄内,所述钉管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手
柄外,所述钉管的第二端可拆卸地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内设置有可吸收钉;所述可吸收钉
的钉梁上形成有螺纹结构,并且所述螺纹结构上设置有导程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可吸收钉的软组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上沉
积有含有特氟龙的润滑涂层,且所述润滑涂层的厚度为3-5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可吸收钉的软组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相容
涂层表面硬度为Hv500~Hv1000,表面摩擦系数为0.1~0.0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可吸收钉的软组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涂层
还含有稳定聚合物,所述聚合物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酰胺、聚丙烯腈、聚醚酰胺、
聚乙二胺、聚碳酸酯、聚乙烯酮、聚乙烯醚、聚乙烯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聚丙烯、
聚四氟乙烯、聚烯烃弹性体、聚异丁烯、氟硅氧烷、羧甲基壳聚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聚戊酸酯、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怡孙杰乔红玖陈凡丁玲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助畅运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