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表面改性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模具用表面渗镀复合涂层工艺。
技术介绍
冷作模具钢由于其优良的硬度、韧性及耐磨性,常应用于冷挤压、厚板冷冲以及冷镦成型等方面,在汽车制造业具有广泛应用。冷作模具钢在工作时对加工材料的变形抗力比较大,模具工作部分承受较大的压力、弯曲力、冲击力及摩擦力,因此,冷作模具钢的正常报废原因一般是磨损,也有因断裂、崩力和变形超差的原因而提前失效。制造工业的发展对模具的使用寿命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技术人员通常采取渗氮、渗碳、碳氮共渗、表面涂层等技术来优化模具性能。目前国内很多学者已经研究了模具用的表面涂层,比如CN201320825220.9研究了一种渗镀复合表面涂层的铝压铸模具,提高了压铸模具的强度和使用寿命;200910264038.9中孔德军等人采用TD技术在Cr12MoV冷作模具钢表面制备了VC涂层,有效的提高了冷作模具钢的抗疲劳寿命;CN201310141025.9中蒋东华等人以混合硼砂和BCl2+NaCl+KCl的盐浴为载体,在盐浴中添加V2O5、Al和金属钇,并于1040-1060℃共渗6h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用表面渗镀复合涂层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如下过程:将经过离子渗氮工艺处理过的模具进行抛光、清洗处理后进行装夹,放入多弧离子镀膜设备内进行涂层工艺处理,所述涂层工艺处理包括如下过程:以矩形Cr靶作为底层和过渡层的Cr来源,通过矩形靶电弧电源的电流控制矩形Cr靶的溅射率;以矩形TiAl靶作为制备TiAl涂层的Ti、Al元素来源,Ti、Al元素的原子成分比例为Ti:Al=(25‑35):(65‑75);采用高纯氩气作为溅射气体,用来作沉积前的溅射清洗;采用高纯氮气作为反应气体,使其离化并与Cr、Al、Ti元素结合,在模具渗氮层表面沉积形成复合的CrN+Al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用表面渗镀复合涂层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如下过程:将经过离子渗氮工艺处理过的模具进行抛光、清洗处理后进行装夹,放入多弧离子镀膜设备内进行涂层工艺处理,所述涂层工艺处理包括如下过程:以矩形Cr靶作为底层和过渡层的Cr来源,通过矩形靶电弧电源的电流控制矩形Cr靶的溅射率;以矩形TiAl靶作为制备TiAl涂层的Ti、Al元素来源,Ti、Al元素的原子成分比例为Ti:Al=(25-35):(65-75);采用高纯氩气作为溅射气体,用来作沉积前的溅射清洗;采用高纯氮气作为反应气体,使其离化并与Cr、Al、Ti元素结合,在模具渗氮层表面沉积形成复合的CrN+Al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用表面渗镀复合涂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Ti、Al元素的原子成分比例为30:7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用表面渗镀复合涂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渗氮工艺处理包括如下过程:将预处理后清洗干净的模具放入离子渗氮炉中,使模具依次经历启动、抽真空、加热工序、渗氮处理、冷却和结束步骤;抽至真空条件为10Pa后启动加热,加热工序是采用脉冲电压离子放电产生辉光,加热至400-520℃,渗氮处理中通入N2和H2并调整比例在2:7–2:3之间,调整渗氮炉内气压为150Pa,开始进行渗氮处理,渗氮保温时间为12-30h,渗氮完成后自动降温至150℃以下出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用表面渗镀复合涂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工序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室温加热至150℃,炉内压力70Pa,电压400V,电流60A,脉冲时间30μs,脉冲中断时间100μs,H2流量为0.3L/min;第二阶段为:加热至300℃,炉内压力100Pa,电压430V,电流60A,脉冲时间40μs,脉冲中断时间100μs,N2流量为0.05L/min,H2流量为0.45L/min;第
\t三阶段为:加热至430℃,炉内压力150Pa,电压450V,电流60A,脉冲时间50μs,脉冲中断时间70μs,N2流量为0.10L/min,H2流量为0.70L/min。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用表面渗镀复合涂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氮处理中炉内温度保持在430℃,炉内压力150Pa,电压450-500V,电流60A,脉冲时间50μs,脉冲中断时间70μs,N2流量为0.20-0.40L/min,H2流量为0.70-0.90L/min。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用表面渗镀复合涂层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弧离子镀膜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信德,潘修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普威特涂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