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前置前驱客车的双横臂扭杆独立悬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22512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2 0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前置前驱客车的双横臂扭杆独立悬架总成,包括多功能副车架、扭杆、转向梯形机构以及两个分设于多功能副车架左右两侧的转向系统,各转向系统包括转向节、上撑杆、下撑杆、与多功能副车架连接的上横臂和与扭杆连接的下横臂,上撑杆连接于上横臂和多功能副车架之间,下撑杆连接于下横臂和多功能副车架之间,转向节通过主销球头与上横臂和下横臂相连,多功能副车架上设有用于限制上横臂跳动行程的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该双横臂扭杆独立悬架总成的悬架跳动可控制、可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前置前驱客车的双横臂扭杆独立悬架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制造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汽车乘坐舒适性和经济性提出更高要求。前置前驱汽车相比后驱汽车具有以下优势:节省了传动轴和后齿轮箱等部件;发动机前置增大了行李箱和乘坐空间;前驱车的造价更低和乘坐舒适性好。目前,传统客货车的悬架系统主要以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板簧非独立悬架系统为主。双横臂扭杆弹簧式独立悬架在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是钢板弹簧悬可替代的。现有前驱式双横臂扭杆独立悬架客货车存在以下缺点:第一、由于发动机和横臂布置对轮距提出很大要求,普通车架刚度无法满足限位块结构,所以悬架跳动行程难以控制。第二、转向杆系众多,伴随悬架的跳动容易与发动机干涉。第三、由于车轮转向空间要求,使得横臂和撑杆布置困难。由此可见,传统前驱式双横臂扭杆独立悬挂在市场运用缺点众多,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汽车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将双横臂扭杆独立悬架成熟的运用在前驱客车上显得越发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悬架跳动可控制、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的用于前置前驱客车的双横臂扭杆独立悬架总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前置前驱客车的双横臂扭杆独立悬架总成,包括多功能副车架、扭杆、转向梯形机构以及两个分设于多功能副车架左右两侧的转向系统,各转向系统包括转向节、上撑杆、下撑杆、与多功能副车架连接的上横臂和与扭杆连接的下横臂,所述上撑杆连接于上横臂和多功能副车架之间,所述下撑杆连接于下横臂和多功能副车架之间,所述转向节通过主销球头与上横臂和下横臂相连,所述多功能副车架上设有用于限制上横臂跳动行程的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上述的双横臂扭杆独立悬架总成,优选的,所述下撑杆包括支撑杆和夹套,所述夹套连接于多功能副车架上,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通过螺栓与夹套相连,另一端与下横臂连接。上述的双横臂扭杆独立悬架总成,优选的,所述多功能副车架上安装有两个第一衬套,所述扭杆装设于两个第一衬套中,所述多功能副车架上于两个第一衬套的后方安装有一个第二衬套,所述第二衬套套设于扭杆上且第二衬套的轴线与扭杆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衬套上套设安装有第三衬套,所述下撑杆的夹套套接于第三衬套上。上述的双横臂扭杆独立悬架总成,优选的,所述第二衬套穿设安装在多功能副车架上的通孔中,所述第二衬套的一端设有与多功能副车架相抵的台阶,另一端装设有与多功能副车架相抵阻止第二衬套轴向移动的外卡簧。上述的双横臂扭杆独立悬架总成,优选的,所述夹套为具有开口的环形套,所述夹套套设于第三衬套上并通过螺栓紧固后夹紧第三衬套。上述的双横臂扭杆独立悬架总成,优选的,所述转向梯形机构整体位于多功能副车架上的前轴的后方。上述的双横臂扭杆独立悬架总成,优选的,所述转向梯形机构包括左摇臂、右摇臂、中间横拉杆和两根外拉杆,所述左摇臂和右摇臂通过摇臂销连接于多功能副车架上,所述中间横拉杆的两端分别与左摇臂和右摇臂相连,一根外拉杆连接于左摇臂和左侧转向系统的转向节之间,另一根外拉杆连接于右摇臂和右侧转向系统的转向节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用于前置前驱客车的双横臂扭杆独立悬架总成,在多功能副车架上设有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起到限制上横臂跳动行程来控制悬架跳动的作用,既能实现准确限位,又能防止缓冲橡胶被击穿,可大大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确保汽车在恶劣路况下的行驶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双横臂扭杆独立悬架总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双横臂扭杆独立悬架总成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扭杆与副车架装配的爆炸图。图4为下撑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多功能副车架;2、扭杆;3、转向节;4、上撑杆;5、下撑杆;51、支撑杆;52、夹套;6、上横臂;7、下横臂;8、上限位块;9、下限位块;10、第一衬套;11、第二衬套;12、第三衬套;13、左摇臂;14、右摇臂;15、中间横拉杆;16、外拉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用于前置前驱客车的双横臂扭杆独立悬架总成,包括多功能副车架1、扭杆2、转向梯形机构以及两个分设于多功能副车架1左右两侧的转向系统,各转向系统包括转向节3、上撑杆4、下撑杆5、上横臂6和下横臂7,上横臂6通过衬套和螺栓与多功能副车架1连接,下横臂7通过花键副与扭杆2连接,上撑杆4一端通过螺栓和衬套与多功能副车架1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上横臂6连接,下撑杆5连接于下横臂7和多功能副车架1之间,转向节3通过主销球头与上横臂6和下横臂7相连,各转向系统的转向节3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制动轮边系统,多功能副车架1上设有用于限制上横臂6跳动行程的上限位块8和下限位块9。设置上限位块8和下限位块9限制上横臂6跳动行程来控制悬架跳动,既能实现准确限位,又能防止缓冲橡胶被击穿,可大大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确保汽车在恶劣路况下的行驶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下撑杆5包括支撑杆51和夹套52,夹套52连接于多功能副车架1上,支撑杆51的一端通过螺栓与夹套52相连,另一端通过螺栓与下横臂7连接。由于受车轮转向空间影响,传统整体式撑杆结构过于纸板,且整体式撑杆的夹头部分与撑杆部分尺寸相差较大,铸造和锻造加工困难且成本较高,且结构受力性能差。该组合式下撑杆5的结构简单、制作更加方便,利于降低成本,且结构受力性能好。本实施例中,多功能副车架1上安装有两个第一衬套10,扭杆2装设于两个第一衬套10中,两个第一衬套10对扭杆2实现准确定位。多功能副车架1上于两个第一衬套10的后方安装有一个第二衬套11,第二衬套11套设于扭杆2上且第二衬套11的轴线与扭杆2的轴线重合,第二衬套11上套设有第三衬套12,下撑杆5的夹套52套接于第三衬套12上。上述第二衬套11穿设安装在多功能副车架1上的通孔中,第二衬套11的一端设有与多功能副车架1相抵的台阶,另一端装设有与多功能副车架1相抵阻止第二衬套11轴向移动的外卡簧。上述夹套52为具有开口的环形套,开口的宽度为4mm,夹套52套设于第三衬套12上并通过螺栓紧固后夹紧第三衬套12,能够准确传递悬架跳动运动轨迹。在装配时,将扭杆2穿过多功能副车架1上用于安装第二衬套11通孔安装到两个第一衬套10中,然后将第二衬套11自扭杆2的尾部套入再沿扭杆2装入多功能副车架1上的通孔中,第二衬套11装入通孔的同时,将第三衬套12套在第二衬套11上,最后采用外卡簧固定第二衬套11。安装后,第三衬套12、第二衬套11和扭杆2三者的轴线相重合,最终保证下撑杆5和下横臂7转动轴线同轴,使得汽车制动时制动力准确传递至车架,并保证下横臂7在转动过程中不被卡死,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性。由于扭杆2的限位调节尺寸较大,扭杆2后端的直径尺寸与台阶尺寸相差较大,上述下撑杆5的安装结构及方式不会影响下撑杆5的安装,不仅能满足扭杆2准确定位,且下撑杆5安装简单方便。本实施例中,转向梯形机构整体位于多功能副车架1上的前轴的后方。转向梯形机构具体包括左摇臂13、右摇臂14、中间横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前置前驱客车的双横臂扭杆独立悬架总成,包括多功能副车架(1)、扭杆(2)、转向梯形机构以及两个分设于多功能副车架(1)左右两侧的转向系统,各转向系统包括转向节(3)、上撑杆(4)、下撑杆(5)、与多功能副车架(1)连接的上横臂(6)和与扭杆(2)连接的下横臂(7),所述上撑杆(4)连接于上横臂(6)和多功能副车架(1)之间,所述下撑杆(5)连接于下横臂(7)和多功能副车架(1)之间,所述转向节(3)通过主销球头与上横臂(6)和下横臂(7)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副车架(1)上设有用于限制上横臂(6)跳动行程的上限位块(8)和下限位块(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前置前驱客车的双横臂扭杆独立悬架总成,包括多功能副车架(1)、扭杆(2)、转向梯形机构以及两个分设于多功能副车架(1)左右两侧的转向系统,各转向系统包括转向节(3)、上撑杆(4)、下撑杆(5)、与多功能副车架(1)连接的上横臂(6)和与扭杆(2)连接的下横臂(7),所述上撑杆(4)连接于上横臂(6)和多功能副车架(1)之间,所述下撑杆(5)连接于下横臂(7)和多功能副车架(1)之间,所述转向节(3)通过主销球头与上横臂(6)和下横臂(7)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副车架(1)上设有用于限制上横臂(6)跳动行程的上限位块(8)和下限位块(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横臂扭杆独立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撑杆(5)包括支撑杆(51)和夹套(52),所述夹套(52)连接于多功能副车架(1)上,所述支撑杆(51)的一端通过螺栓与夹套(52)相连,另一端与下横臂(7)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横臂扭杆独立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副车架(1)上安装有两个第一衬套(10),所述扭杆(2)装设于两个第一衬套(10)中,所述多功能副车架(1)上于两个第一衬套(10)的后方安装有一个第二衬套(11),所述第二衬套(11)套设于扭杆(2)上且第二衬套(11)的轴线与扭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光金肖飞平左佳付建朝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易通汽车配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