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前驱发动机后扭力杆悬置部件安装孔综合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60982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2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置前驱发动机后扭力杆悬置部件安装孔综合检具,包括底板、用于对后扭力杆悬置部件大头端安装孔定位的定位件Ⅰ、用于对后扭力杆悬置部件小头端定位的定位件Ⅱ和用于对孔插入检测的活动检销,定位件Ⅱ竖向设置,定位件Ⅱ上设置有用于与活动检销配合插入进行检测判断的检测孔;可快速、方便、直接的对后扭力杆悬置部件两端中心线成90°夹角的两安装孔的孔距及精度进行检测,检测效率高,成本低,从而使得零部件入厂验收效率提高,零部件装机质量受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检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置前驱发动机后扭力杆悬置部件安装孔综合检具
技术介绍
后扭力杆悬置部件是发动机安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般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两端的安装孔,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设置在两端的安装孔的中心线需要设置成90°夹角,而且为与对应部件的连接位完成良好连接适位,两端的安装孔之间的孔距精度一半要求较高,两孔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形成空间布置,每一安装孔处还设置有凸台结构,而且每一端安装孔处的凸台均要求以另一端安装孔的中心线为准左右对称就,使用通用量具检测不准确,用三坐标检测周期较长,成本高,零部件入厂验收效率低,零部件装机质量不受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前置前驱发动机后扭力杆悬置部件安装孔综合检具,可快速、方便、直接的对后扭力杆悬置部件两端中心线成90°夹角的两安装孔的孔距及精度进行检测,检测效率高,成本低,从而使得零部件入厂验收效率提高,零部件装机质量受控。本技术的前置前驱发动机后扭力杆悬置部件安装孔综合检具,包括底板、用于对后扭力杆悬置部件大头端安装孔定位的定位件1、用于对后扭力杆悬置部件小头端定位的定位件II和用于对孔插入检测的活动检销,定位件II竖向设置,定位件II上设置有用于与活动检销配合插入进行检测判断的检测孔。进一步,定位件I包括竖向立板和与竖向立板固定连接并用于插入悬置部件大头端安装孔形成定位的固定销,固定销横置设置,固定销中心与检测孔中心距离与悬置部件两端安装孔的孔距相等。进一步,固定销中心与定位件II在竖向方向上的距离等于悬置部件小头端处凸台高度的一半。进一步,检测孔中心与固定销上设置的凸缘的外抵止面在横向水平方向上的距离等于悬置部件大头端处凸台高度的一半。进一步,竖向立板通过一底座连接固定于底板。进一步,底板底部还设置有支脚。进一步,底板上还设置有手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前置前驱发动机后扭力杆悬置部件安装孔综合检具,通过定位件I和定位件II分别对悬置部件两端定位,定位件I和定位件II对两部件两端安装孔的定位方向垂直,通过活动检销依次插入悬置部件小头端安装孔和检测孔,当活动检销插入能穿过小头端安装孔后插入检测孔,则产品零件合格,否则判断不合格;本技术检测效率高,成本低,从而使得零部件入厂验收效率提高,零部件装机质量受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前置前驱发动机后扭力杆悬置部件产品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俯视并部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检具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向视图;图5为图3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如置如驱发动机后扭力杆悬置部件广品结构不意图,图2为图1俯视并部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检具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向视图,图5为图3俯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前置前驱发动机后扭力杆悬置部件安装孔综合检具,包括底板1、用于对后扭力杆悬置部件大头端安装孔2定位的定位件I 4、用于对后扭力杆悬置部件小头端定位的定位件II 5和用于对孔插入检测的活动检销14,定位件II 5竖向设置,定位件II 5上设置有用于与活动检销14配合插入进行检测判断的检测孔6 ;另外,底板I上面设置有挂线12和挂线销13,其中,挂线用于与活动检销14连接,挂线销与挂线连接并定位在底板I上;另外,后扭力杆悬置部件的大头端和小头端是两端的尺寸大小相比较来说。本实施例中,定位件I 4包括竖向立板和与竖向立板7固定连接并用于插入悬置部件大头端安装孔2形成定位的固定销8,固定销8横置设置,固定销8中心与检测孔6中心距离与悬置部件两端安装孔的孔距相等;在使用时,先通过固定销8对产品部件的大头端安装孔2进行定位,然后将小头端放置在定位件II 5上,本实施例中,定位件II 5为支撑钉,支撑钉固定设置在底板I上,支撑钉上竖向开孔作为检测孔6,当活动检销14穿过小头端安装孔3后,可插入检测孔6内,则判定产品孔距合格,否则为不合格;通过固定销8中心与检测孔6中心位置间的距离确定产品零件两端安装孔中心距离,控制精度高,检测精度尚O本实施例中,固定销8中心与定位件II 5在竖向方向上的距离等于悬置部件小头端处凸台高度的一半;检测孔6中心与固定销8上设置的凸缘的外抵止面在横向水平方向上的距离等于悬置部件大头端处凸台高度的一半;如图1和图2所示,在产品部件两端安装孔处分别设置有凸台(图中为凸台I 15和凸台II 16),其中凸台I位于小头端,凸台II位于大头端,在检测过程中,若产品零件(指前置前驱发动机后扭力杆悬置部件)C面与落在支撑钉的D面(即支撑钉的上端面),如果凸台I两边对称性高,产品零件大头端安装孔2中心线与检测孔6的中心在垂直面(即竖向面)上趋于平行,产品零件B面与固定销8A面(即固定销8上设置的凸缘的外抵止面)贴平后,如果凸台II两边对称性高,产品零件大头端安装孔2中心线与检测孔6的中心在横向水平面上趋于平行;另外,固定销8不仅可作为检测销,也可作为产品零件的旋转定心轴。本实施例中,竖向立板7通过一底座9连接固定于底板I ;底座9通过螺钉与底板I连接,竖向立板7可与底座一体成型,也可可拆卸连接,形成支座结构。本实施例中,底板I底部还设置有支脚10 ;支脚为底板I底部四个顶点各设置一个。本实施例中,底板I上还设置有手柄11。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主权项】1.一种前置前驱发动机后扭力杆悬置部件安装孔综合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用于对后扭力杆悬置部件大头端安装孔定位的定位件1、用于对后扭力杆悬置部件小头端定位的定位件II和用于对孔插入检测的活动检销,所述定位件II竖向设置,定位件II上设置有用于与活动检销配合插入进行检测判断的检测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置前驱发动机后扭力杆悬置部件安装孔综合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I包括竖向立板和与竖向立板固定连接并用于插入悬置部件大头端安装孔形成定位的固定销,所述固定销横置设置,固定销中心与所述检测孔中心距离与悬置部件两端安装孔的孔距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置前驱发动机后扭力杆悬置部件安装孔综合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中心与定位件II在竖向方向上的距离等于悬置部件小头端处凸台高度的—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置前驱发动机后扭力杆悬置部件安装孔综合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孔中心与所述固定销上设置的凸缘的外抵止面在横向水平方向上的距离等于悬置部件大头端处凸台高度的一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置前驱发动机后扭力杆悬置部件安装孔综合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立板通过一底座连接固定于所述底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置前驱发动机后扭力杆悬置部件安装孔综合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底部还设置有支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置前驱发动机后扭力杆悬置部件安装孔综合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手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前置前驱发动机后扭力杆悬置部件安装孔综合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置前驱发动机后扭力杆悬置部件安装孔综合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用于对后扭力杆悬置部件大头端安装孔定位的定位件Ⅰ、用于对后扭力杆悬置部件小头端定位的定位件Ⅱ和用于对孔插入检测的活动检销,所述定位件Ⅱ竖向设置,定位件Ⅱ上设置有用于与活动检销配合插入进行检测判断的检测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海段伟李建青王艳朋李建斌吴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