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冷进气发动机缸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6550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8 1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冷进气发动机缸盖结构,包括制冷循环和气缸盖,在所述气缸盖内设置冷却流体通道,所述冷却流体通道设为所述制冷循环的工质吸热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深冷进气发动机缸盖结构可使应用其的发动机具有效率高、污染少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能及动力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冷进气发动机缸盖结构
技术介绍
无论是活塞式内燃机效率低、污染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发动机压缩冲程开始时缸内气体温度过高,而内燃机的气缸盖的传热是引起气体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发动机的缸盖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方案1:一种深冷进气发动机缸盖结构,包括制冷循环和气缸盖,在所述气缸盖内设置冷却流体通道,所述冷却流体通道设为所述制冷循环的工质吸热通道。方案2:一种深冷进气发动机缸盖结构,包括制冷循环和气缸盖,在所述气缸盖内设置冷却流体通道,所述冷却流体通道与所述制冷循环的吸热器的被冷却流体通道连通。方案3:在方案1或2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气缸盖内的排气道的壁设为夹层式,以减少热交换。方案4:在方案1或2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气缸盖内的排气道的壁上设隔热层。方案5:在方案1至方案4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气缸盖上的气门设为夹层式,以减少热交换。方案6:在方案1至方案4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在所述气缸盖上的气门上设隔热层。方案7:在方案1至方案6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冷却流体通道出口与和所述气缸盖相配合的气缸活塞机构的进气口连通。方案8:在方案1至7中任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使与所述气缸盖配合的气缸活塞机构的排气作为所述制冷循环的推动力。方案9:在方案1至7中任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使与所述气缸盖配合的气缸活塞机构对所述制冷循环输出动力。方案10:一种深冷进气发动机缸盖结构,包括气体液化物源和气缸盖,在所述气缸盖内设置冷却流体通道,所述气体液化物源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连通。方案11:一种深冷进气发动机缸盖结构,包括气体液化物源和气缸盖,在所述气缸盖内设置冷却流体通道,所述冷却流体通道与热交换器的被冷却流体通道连通,所述气体液化物源与所述热交换器的冷却流体通道连通。方案12:在方案10或11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气缸盖内的排气道的壁设为夹层式,以减少热交换。方案13:在方案10或11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所述气缸盖内的排气道的壁上设隔热层。方案14:在方案10至方案13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气缸盖上的气门设为夹层式,以减少热交换。方案15:在方案10至方案13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所述气缸盖上的气门上设隔热层。方案16:在方案10至方案15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所述冷却流体通道出口与和所述气缸盖相配合的气缸活塞机构的进气口连通。方案17:在方案10至16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和所述气缸盖相配合的气缸活塞机构的排气作为推动力生产气体液化物,所述气体液化物作为所述气体液化物源。方案18:在方案10至16中任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和所述气缸盖相配合的气缸活塞机构的动力作为推动力生产气体液化物,所述气体液化物作为所述气体液化物源。本专利技术中,本专利技术中,所谓的“气体液化物”是指被液化的标准状态下为气态的气体,这里的气体是指标准状态下其蒸气分气压大于或等于一个大气压
的物质,例如,液氮、液氧、液体二氧化碳或液化空气等。本专利技术人根据热力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对宇宙现象的观察认为:在没有外部因素影响的前提下,热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转换成其它任何形式的能量或物质。传统热力学第二定律中只阐述了在没有外部因素影响的前提下,热不能百分之百的转换成功,这一定律是正确的,但又是片面的。可以用通俗的语言将热定义为能量的最低形式,或者简称为这是宇宙的垃圾。经分析,本专利技术人还认为:任何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病毒和细菌)的生长过程都是放热的。经分析,本专利技术人还认为:任何一个过程或任何一个循环(不局限于热力学过程,例如化学反应过程、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光化学反应过程、生物生长过程、植物生长过程都包括在内)其最大做功能力守恒,本专利技术人认为没有光合作用的植物生长过程是不能提高其做功能力的,也就是说,豆芽的做功能力是不可能高于豆子的做功能力加上其吸收的养分的做功能力之和;之所以一棵树木的做功能力要大于树苗的做功能力,是因为阳光以光合作用的形式参与了由树苗到树木的生长过程。本专利技术人认为:热机工作的基本逻辑是收敛—受热—发散。所谓收敛是工质的密度的增加过程,例如冷凝、压缩均属收敛过程,在同样的压力下,温度低的工质收敛程度大;所谓受热就是工质的吸热过程;所谓发散是指工质的密度降低的过程,例如膨胀或喷射。任何一个发散过程都会形成做功能力的降低,例如,气态的空气的做功能力要远远低于液态空气的做功能力;甲醇加水加中等温度的热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虽然所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的燃烧热大于甲醇的燃烧热20%左右,但其做功能力大于甲醇的做功能力的比例则微乎其微,其原因在于这一过程虽然吸了20%左右的热,但是生成物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发散程度远远大于甲醇。因此,利用温度不高的热参加化学反应是没有办法有效提高生成物的做功能力的。本专利技术中,可选择性地选择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气缸内设置燃烧室。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应根据公知技术设置燃烧室。本专利技术中,应根据热能与动力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所述深冷进气发动机缸盖结构可使应用其的发动机具有效率高、污染少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制冷循环、11吸热器、111被冷却流体通道、2气缸盖、21气门、211隔热层、3冷却流体通道、4排气道、41隔热层、5气体液化物源、6热交换器、61被冷却流体通道、62冷却流体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进行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深冷进气发动机缸盖结构,包括制冷循环1和气缸盖2,在所述气缸盖2内设置冷却流体通道3,所述冷却流体通道3设为所述制冷循环1的工质吸热通道。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流体通道3相当于所述制冷循环1的吸热器的冷却流体通道,所述制冷循环1产生的冷流体直接流经所述冷却流体通道3并吸热。实施例2如图2所示的深冷进气发动机缸盖结构,包括制冷循环1和气缸盖2,在所述气缸盖2内设置冷却流体通道3,所述冷却流体通道3与所述制冷循环1的吸热器11的被冷却流体通道111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循环1产生的冷流体流经所述吸收器11的冷却流体通道和所述吸收器11的被冷却流体通道111中的流体进行热交换,将被冷却流体通道111中的流体冷却,被冷却后的被冷却流体通道111中的流体流经所述气缸盖2上的冷却流体通道3完成吸热。实施例3如图3所示的深冷进气发动机缸盖结构,其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在述缸盖内的排气道4的壁上设隔热层41。作为可以变换地实施方式,可以将所述气缸盖内的排气道4的壁设为夹层式代替所述隔热层41,以减少热交换。作为可以变换地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有实施方式均可参照本实施例设置所述隔热层41,当然也可以将所述气缸盖内的排气道4的壁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深冷进气发动机缸盖结构,包括制冷循环(1)和气缸盖(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盖(2)内设置冷却流体通道(3),所述冷却流体通道(3)设为所述制冷循环(1)的工质吸热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3.11 CN 20151010711741.一种深冷进气发动机缸盖结构,包括制冷循环(1)和气缸盖(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盖(2)内设置冷却流体通道(3),所述冷却流体通道(3)设为所述制冷循环(1)的工质吸热通道。2.一种深冷进气发动机缸盖结构,包括制冷循环(1)和气缸盖(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盖(2)内设置冷却流体通道(3),所述冷却流体通道(3)与所述制冷循环(1)的吸热器(11)的被冷却流体通道(111)连通。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深冷进气发动机缸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2)内的排气道(4)的壁设为夹层式,以减少热交换,或在所述气缸盖(2)内的排气道(4)的壁上设隔热层(41);和/或将所述气缸盖(2)上的气门(21)设为夹层式,以减少热交换,或在所述气缸盖(2)上的气门(21)上设隔热层(211)。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深冷进气发动机缸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体通道(3)的出口与和所述气缸盖(2)相配合的气缸活塞机构的进气口连通。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深冷进气发动机缸盖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气缸盖(2)配合的气缸活塞机构的排气作为所述制冷循环(1)的推动力,或使与所述气缸盖(2)配合的气缸活塞机构对所述制冷循环(1)输出动力。6.一种深冷进气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北彪
申请(专利权)人:熵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