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瞬变抑制二极管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6480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6 2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瞬变抑制二极管保护电路包括输入端、输出端、第一瞬变抑制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稳压二极管、控制单元、场效应管、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以及第二瞬变抑制二极管,所述第一瞬变抑制二极管与所述输入端反向并联,所述第二瞬变抑制二极管与所述输出端反向并联,所述第一二极管与稳压二极管串联之后与输入端并联,所述控制单元检测第一二极管、稳压二极管连接处的电压,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之间配合进行电压调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而且能够有效防止瞬间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护电路,特别涉及一种瞬变抑制二极管保护电路,是一种电源保护电路,使用在AC/DC变换器或者DC/DC变换器。
技术介绍
瞬变抑制二极管TVS(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或称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是在稳压管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产品,其电路符号和普通稳压二极管相同,外形也与普通二极管无异,当TVS管两端经受瞬间的高能量冲击时,它能以极高的速度(最高达1*10-12秒)使其阻抗骤然降低,同时吸收一个大电流,将其两端间的电压箝位在一个预定的数值上,从而确保后面的电路元件免受瞬态高能量的冲击而损坏。瞬变电压抑制二极是一种高性能的保护器件,当TVS二极管承受高瞬态能量冲击,它能以微秒的速度吸收浪涌电流电压,保护电器设备TVS管体积小,反应时间快等特点,在防雷击、防过压、防静电、抗干扰的家用电器。仪器仪表、通讯设备、计算机、安防、卫星导行等设备中广泛使用。在AC转DC装置中,输入电路合闸瞬间,由于电容器上的初始电压为零会形成很大的瞬时冲击电流,特别是大功率电源,其输入采用较大容量的滤波电容器,其冲击电流可达100A以上。在电源接通瞬间如此大的冲击电流幅值,往往会导致输入熔断器烧断,有时甚至将合闸开关的触点烧坏,轻者也会使空气开关合不上闸,上述原因均会造成开关电源无法正常投入。由于瞬时冲击电流的影响,许多电器都不能使用长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对抗瞬时冲击电流的瞬变抑制二极管保护电路。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瞬变抑制二极管保护电路包括输入端、输出端、第一瞬变抑制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稳压二极管、控制单元、场效应管、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以及第二瞬变抑制二极管,所述第一瞬变抑制二极管与所述输入端反向并联,所述第二瞬变抑制二极管与所述输出端反向并联,所述第一二极管与稳压二极管串联之后与输入端并联,所述控制单元检测第一二极管、稳压二极管连接处的电压,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于所述输入端、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并联,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一电容、第 二电容之间配合进行电压调整。本技术中,输入端用于输入电压,输出端用于输出电压,第一瞬变抑制二极管,能够防止输入电流中的瞬间冲击。本技术中,第一二极管和稳压二极管形成一个可以监控是否有冲击电压的环境。本技术中,控制单元能够检测是否有瞬间冲击,从而对场效应管进行操控。本技术中,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对电压进行调整。本技术中,第二瞬变抑制二极管防止输出负载上的冲击。所述第一瞬变抑制二极管与所述输入端反向并联,所述第二瞬变抑制二极管与所述输出端反向并联,所述第一二极管与稳压二极管串联之后与输入端并联,所述控制单元检测第一二极管、稳压二极管连接处的电压,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于所述输入端、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并联,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之间配合进行电压调整。本技术所述控制单元内有128位通用寄存器。能够提高储存的容量,从而提高调节精度。本技术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容值大于第二电容。实现更好的调整电压的效果。本技术所述控制单元为可编程控制单元。可以方便实现可操控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而且能够有效防止瞬间冲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标号说明:输入端U1,输出端U2,第一瞬变抑制二极管TVS1,第一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Z1,控制单元U1,场效应管Q1,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二瞬变抑制二极管TVS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瞬变抑制二极管保护电路包括输入端U1、输出端U2、第一瞬变抑制二极管TVS1、第一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Z1、控制单元U1、场效应管Q1、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以及第二瞬变抑制二极管TVS2,第一瞬变抑制二极管TVS1与输入端U1反向并联,第二瞬变抑制二极管TVS2与输出端U2反向并联,第一二极管D1与稳压二极管DZ1串联之后与输入端U1并联,控制单元U1检测第一二极管D1、稳压二极 管DZ1连接处的电压,控制单元U1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电连接,场效应管Q1的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于输入端U1、输出端U2,第一电容C1与第二电容C2并联,第一电感L1与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之间配合进行电压调整。本实施例中的瞬变抑制二极管保护电路使用的时候,当瞬时冲击来的时候,第一瞬变抑制二极管TVS1开路,从而将瞬时冲击释放,同理在另一侧第二瞬变抑制二极管TVS2能够及时释放瞬时冲击,当控制单元U1检测到稳压二极管DZ1的电压的时候,就知道有瞬时冲击存在,如果这个冲击时间过长,那么控制单元U1就控制场效应管Q1关闭,从而保护设备。本实施例中,输入端U1用于输入电压,输出端U2用于输出电压,第一瞬变抑制二极管TVS1,能够防止输入电流中的瞬间冲击。本实施例中,第一二极管D1和稳压二极管DZ1形成一个可以监控是否有冲击电压的环境。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U1能够检测是否有瞬间冲击,从而对场效应管Q1进行操控。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对电压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第二瞬变抑制二极管TVS2防止输出负载上的冲击。第一瞬变抑制二极管TVS1与输入端U1反向并联,第二瞬变抑制二极管TVS2与输出端U2反向并联,第一二极管D1与稳压二极管DZ1串联之后与输入端U1并联,控制单元U1检测第一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Z1连接处的电压,控制单元U1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电连接,场效应管Q1的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于输入端U1、输出端U2,第一电容C1与第二电容C2并联,第一电感L1与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之间配合进行电压调整。本实施例控制单元U1内有128位通用寄存器。能够提高储存的容量,从而提高调节精度。本实施例第一电容C1的电容值大于第二电容C2。实现更好的调整电压的效果。本实施例控制单元U1为可编程控制单元U1。可以方便实现可操控性。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瞬变抑制二极管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输出端、第一瞬变抑制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稳压二极管、控制单元、场效应管、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以及第二瞬变抑制二极管,所述第一瞬变抑制二极管与所述输入端反向并联,所述第二瞬变抑制二极管与所述输出端反向并联,所述第一二极管与稳压二极管串联之后与输入端并联,所述控制单元检测第一二极管、稳压二极管连接处的电压,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于所述输入端、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并联,所述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之间配合进行电压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瞬变抑制二极管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输出端、第一瞬变抑制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稳压二极管、控制单元、场效应管、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以及第二瞬变抑制二极管,所述第一瞬变抑制二极管与所述输入端反向并联,所述第二瞬变抑制二极管与所述输出端反向并联,所述第一二极管与稳压二极管串联之后与输入端并联,所述控制单元检测第一二极管、稳压二极管连接处的电压,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理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圳耀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