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化气船上的配件,具体涉及一种液化气运输船的水平向管路穿舱件。
技术介绍
对于大型船舶,系统管路中存在大量管路,在管路穿过舱壁、甲板或舱柜时,为了保持舱壁的强度、密封性和管路的维修性,通常采用穿舱件的方式。传统的船舶上的管路穿舱件一般采用穿舱式套管的形式,即在舱壁或甲板1的管路过孔中穿插一个套管2并将套管2的外壁面与过孔的孔壁面上焊接在一起,再将套管2的外端面和内端面与穿插在过孔内的管路3焊接,实现管路3与舱壁1的连接(见图1)。由于这种船舶上的管路在运行过程中温差较小,收缩变形小,并且管路外不用包覆绝缘材料。液化气运输船上的管路在运行过程中温度低(最低可至-161℃),并且部分极低温的管路外需包覆冷绝缘材料,因此使得管路温差大,收缩变形严重,如果采用传统的穿舱式套管的形式极易造成管路在焊接处的局部应力过大,会破坏管路和结构,而且还不适用于包覆绝缘套的管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液化气运输船的水平向管路穿舱件,它的整体结构紧凑,安装拆卸方便,易于维护,既能满足隔振要求,又能满足舱壁的强度、密封性和可靠性等要求。实现本技术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化气运输船的水平向管路穿舱件,包括开设有管路的过孔的垂直向舱壁或甲板、外围管、聚氨酯板、橡胶板和两个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管同轴地焊接在舱壁或甲板的前侧面的过孔处;所述聚氨酯板为圆环形板并且内径与管路的外径适配,该聚氨酯板的外径与所述外围管的外径适配,该聚氨酯板以其后端面与所述外围管的前端面间隔一设定距离的方式套装在所述管路上;所述橡胶板包在所述聚氨酯板和外围管的外表面上,使橡胶板形成一个内径与所述聚氨酯板的外径适配的护套;所述两个管夹分别由一对呈Ω形的不锈钢夹板、两个螺栓和两个螺母构成,该两个管夹一前一后地套在所述橡胶板的外表面上并一一对应位于所述聚氨酯板的外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化气运输船的水平向管路穿舱件,包括开设有管路的过孔的垂直向舱壁或甲板、外围管、聚氨酯板、橡胶板和两个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管同轴地焊接在舱壁或甲板的前侧面的过孔处;所述聚氨酯板为圆环形板并且内径与管路的外径适配,该聚氨酯板的外径与所述外围管的外径适配,该聚氨酯板以其后端面与所述外围管的前端面间隔一设定距离的方式套装在所述管路上;所述橡胶板包在所述聚氨酯板和外围管的外表面上,使橡胶板形成一个内径与所述聚氨酯板的外径适配的护套;所述两个管夹分别由一对呈Ω形的不锈钢夹板、两个螺栓和两个螺母构成,该两个管夹一前一后地套在所述橡胶板的外表面上并一一对应位于所述聚氨酯板的外围和所述外围管的外围;所述管路的外表面错开所述聚氨酯板包覆有绝缘层,该绝缘层的外径比所述聚氨酯板的外径小6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气运输船的水平向管路穿舱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板由一对半圆环板围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气运输船的水平向管路穿舱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管的长度为70mm;所述聚氨酯板后端面与所述外围管的前端面的间隔距离为10mm;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爱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铠韧气体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