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IPC分类中C01F金属钙的化合物制备技术,属于环境工程污水处理及资源回收利用领域,是一种含氟废水和污泥回收利用的方法,尤其是以含氟废水核结晶法制取高纯人造萤石工艺。
技术介绍
化工、有色金属冶金、玻璃、电子、电镀、光伏等行业排放的废水常含有高浓度氟化物,造成水环境的氟污染,含氟废水治理技术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在含氟工业废水处理上的方法主要有石灰中和沉淀法和混凝沉淀法。工业含氟废水为了达到排放标准,都需要经过降氟处理。被普遍采用的降氟方法是,石灰化学沉淀法,即向含氟废水中投加石灰,使氟离子与钙离子结合生成难溶于水的氟化钙沉淀而除去。该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易于操作;缺点是生成的氟化钙沉淀会包裹在氢氧化钙颗粒的表面,使氢氧化钙不能被充分利用,因而产生大量的底泥。对该底泥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就是露天堆放,既占地、又影响环境,还造成氟资源的严重浪费。萤石主要成分为氟化钙,主要用于氢氟酸的生产原料及冶金熔剂、水泥、玻璃、陶瓷等化学行业和建材行业,还可以作光学萤石和工艺萤石。此外在钢铁行业中,萤石大量用于化铁、炼铁、炼钢的溶剂,其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氟废水回收制取高纯人造萤石工艺,其特征在于,对于浓度≥5%的高浓度含氟废水,方法如下:(a)高浓度含氟废水流进化学混凝反应槽,加入氢氧化钙类含钙沉淀剂,搅拌使其充分混合,静置使氟化钙污泥沉淀;(b)从化学混凝反应槽底部抽出氟化钙污泥,输送至人造萤石制程装置,所述氟化钙沉淀污泥纯度65%~70%,含水率65%~75%;(c)化学混凝反应槽的上层清液作为一级处理水流入流体化床结晶处理装置,即流体化床,流体化床中有担体,依次加入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加氢氧化钠调节pH在6±0.5,产生的氟化钙晶体纯度90%~95%,含水率≤10%,并输送至人造萤石制程装置,而处理后的废水作为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氟废水回收制取高纯人造萤石工艺,其特征在于,对于浓度≥5%的高浓度含氟废水,方法如下:(a)高浓度含氟废水流进化学混凝反应槽,加入氢氧化钙类含钙沉淀剂,搅拌使其充分混合,静置使氟化钙污泥沉淀;(b)从化学混凝反应槽底部抽出氟化钙污泥,输送至人造萤石制程装置,所述氟化钙沉淀污泥纯度65%~70%,含水率65%~75%;(c)化学混凝反应槽的上层清液作为一级处理水流入流体化床结晶处理装置,即流体化床,流体化床中有担体,依次加入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加氢氧化钠调节pH在6±0.5,产生的氟化钙晶体纯度90%~95%,含水率≤10%,并输送至人造萤石制程装置,而处理后的废水作为二级处理水由该流体化床顶部出水口排出;(d)将步骤(b)和(c)产生的氟化钙污泥和氟化钙晶体按照配比,即氟化钙污泥:氟化钙晶体=0.6:1~2.0:1,通过人造萤石制程装置,先经过除湿烘干处理,将含水率降低至20%~3%,再先后通过添加粘合剂搅拌与成型造粒处理,最后再进行干燥处理,生产出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萤石成品,用于不同用途;对于浓度≤5%的低浓度含氟废水,方法如下:低浓度含氟废水与化学混凝得到的一级处理水或稀释水合并,进入流体化床,产生的氟化钙晶体纯度90%~95%,含水率≤10%,输送至人造萤石制程装置,而处理后的废水由该流体化床顶部出水口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废水回收制取高纯人造萤石工艺,其特征在于,完成工艺的设备包括含氟废水槽、含氟污泥槽、流体化床、混料机、除湿烘干机、粘合搅拌机、成型造粒机和干燥机;含氟废水槽连接入流体化床,流体化床内有担体,流体化床依次串接连接进入混料机、除湿烘干机、粘合搅拌机、成型造粒机和干燥机,同时,含氟污泥槽直接连接混料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废水回收制取高纯人造萤石工艺,其特征在于,流体化床结晶处理是利用CaF2具有低溶解度及稳态晶体的特性,让废水中的氟离子和CaCl2或Ca(OH)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祖增,王文元,何平,辛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阳澄蓝谷环境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