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车辆侧围及后保险杠盲区的警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0974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9 03:09
一种消除车辆侧围及后保险杠盲区的警示装置,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目前车辆侧围及倒车雷达存在盲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侧围弧形外表面设置有摄像孔,摄像孔内安装有摄像头,摄像头与中控台连接,与摄像头相匹配的摄像头显示器设置在侧围弧形内凹处;保险杠的五等分点上设置有红外探测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消除了车尾摄像头的死角,增强了行车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靠性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行车安全
,特别涉及一种消除车辆侧围及后保险杠盲区的警示装置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是科技高速发达的时代,高新科技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快捷、舒适的新生活,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在汽车发展史中,大量的科技产品运用在汽车配置上,大大提升了汽车的品质,赋予了汽车崭新的生命,给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品位。如智能空调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舒适的车内环境;具有可记忆性座椅,考虑驾驶人的体重、形貌特征,把座椅调整到最舒适状态,并保持不变,大大提升了驾驶舒适性;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人车合一,给人们带来了更便捷,更舒适的体验。以往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只停留在带步阶段,而这样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人们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要求舒适性、动力性、节能环保,高科技、高性能汽车将是人类步入科技时代的标志。在日益复杂的城市工况中,车辆在行驶过程时,由于侧围的阻挡,在驾驶员倒车时的视野内会存在盲区,在倒车时驾驶员无法观察到车后是否蹲伏有人,驾驶安全性较低,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侧围为了满足对车顶的支撑,需要较强的刚度,导致侧围不能变小,变薄,这对整车的驾驶安全性造成较大的挑战。现有车辆存在的问题是整车一般参照国外的设计理念,国外的行车理念是在停车时车头向外,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街道狭窄,尤其是在人流聚集的闹市区,停车极为不便,使一些驾驶员将车头朝内停放;在取车时就会造成无法观察到倒车雷达盲区的情况。若有老人或儿童蹲伏在车后即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除车辆侧围及后保险杠盲区的警示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侧围和保险杠,其特征是:侧围弧形外表面设置有摄像孔,摄像孔内安装有摄像头,摄像头与中控台连接,与摄像头相匹配的摄像头显示器设置在侧围弧形内凹处;保险杠的五等分点上设置有红外探测器。 保险杠中心点处的倒车摄像头与红外探测器设置在一个水滴形外壳内。 摄像孔处还设置有红外探测器。本技术的优点是:消除了车尾摄像头的死角,增强了行车安全性。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靠性高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是本技术的解决问题指示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技术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技术所限定的权力保护范围,本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具体实施方式实例1参见图1~2,侧围弧形外表面2设置有摄像孔1,摄像孔内安装有摄像头,摄像头与中控台连接,与摄像头相匹配的摄像头显示器设置在侧围弧形内凹处;保险杠的五等分点上设置有红外探测器。 保险杠中心点处的倒车摄像头与红外探测器设置在一个水滴形外壳内。 摄像孔处还设置有红外探测器。所述红外探测器与水平位置的夹角为225度。在倒车时由于车体较高或倒车雷达安装位置较高,容易造成一定的盲区3,在由人蹲伏在车后时,倒车雷达的视频显示区4无人但是却发出警报,甚至不发出警报。此时倒车容易对车后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一般在倒车时,排气管温度较低,若车体后方有生物存在不会使红外探测器产生误报。以此来提示驾驶员在红外警示装置发出提示时一定是有生物在车后需要下车查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除车辆侧围及后保险杠盲区的警示装置,它包括:侧围和保险杠,其特征是:侧围弧形外表面设置有摄像孔,摄像孔内安装有摄像头,摄像头与中控台连接,与摄像头相匹配的摄像头显示器设置在侧围弧形内凹处;保险杠的五等分点上设置有红外探测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车辆侧围及后保险杠盲区的警示装置,它包括:侧围和保险杠,其特征是:侧围弧形外表面设置有摄像孔,摄像孔内安装有摄像头,摄像头与中控台连接,与摄像头相匹配的摄像头显示器设置在侧围弧形内凹处;保险杠的五等分点上设置有红外探测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鑫乔鑫孔繁华齐凯李飞
申请(专利权)人: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