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57779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3 1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装置,涉及车载装置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功放IC散热块时散热油易被刮掉的问题而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车载装置,包括下盖,下盖包括底板和围绕底板一周的侧壁,底板上设有电路板,电路板的边沿处设有功放IC,功放IC与侧壁之间设有散热块,功放IC靠近散热块的表面设有散热油,还包括第一导向结构,当散热块由下盖的开口处插入下盖内时,第一导向结构可引导散热块向靠近底板的方向运动,并阻止散热块向靠近功放IC的方向移动,当散热块与底板接触时,第一导向结构可允许散热块向靠近功放IC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功放IC散热块的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载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不断提高,现如今,在汽车车载设备中安装功放IC(IC:interchange,指集成电路)来提高汽车的娱乐性已经非常普遍,一般情况下,功放IC安装在电路板上,在功放IC朝外方向涂布散热油,散热块平行于功放IC直接装入,使散热块与功放IC夹持散热油,这样通过散热油与散热块接触,将功放IC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给散热块,再由散热块散发到壳体外,对功放IC进行散热。随着人们对车载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上述安装散热块的结构不利于防尘防水,因此在采用了防尘防水结构后,需要将散热块竖直装入,如图1所示,现有的功放IC散热块安装结构为,包括下盖01,在下盖01的底面安装有电路板02,功放IC03被安装在电路板02上。如图2所示,安装散热块04时,先在功放IC03靠近散热块安装的一面涂布凝胶状的散热油05,然后,将散热块04朝向下盖01的底面插入下盖01侧壁与功放IC03之间,当散热块04与下盖01的底面接触后,再将散热块04向功放IC03一侧推压,使得散热块04与功放IC03夹持散热油05,最后,将上盖(图中未示出)组装于下盖01,如图3所示,完成功放IC散热块的安装。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在手持来插入散热块04的情况下,有时出现散热块04位置偏移或相对于下盖01的底面而倾斜插入的问题。如图2所示,在散热块04向功放IC03一侧偏移被插入的情况下,当将散热块04压入到下盖01底面时,散热块04会刮落附着于功放IC03的散热油05,导致部分散热油05附着于下盖01底面或散热块04底面,造成浪费,同时,由于一部分散热油05被刮落,可能导致散热块04与功放IC03之间的散热油不均匀或不足,进而影响功放IC的正常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装置,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功放IC散热块时散热油易被散热块刮掉的问题而专利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装置,包括下盖,所述下盖为一侧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下盖包括底板和围绕底板一周的侧壁,所述底板上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边沿处设有功放IC,所述功放IC与所述侧壁之间设有散热块,所述功放IC靠近所述散热块的表面设有散热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向结构,当所述散热块由所述下盖的开口处插入下盖内时,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可引导所述散热块向靠近所述底板的方向运动,并阻止所述散热块向靠近所述功放IC的方向移动,当所述散热块与所述底板接触时,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可允许所述散热块向靠近所述功放IC的方向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散热块侧面上的导向条,以及设置于所述下盖的开口处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条和所述导向槽均沿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设置,当所述散热块由所述上部开口处插入下盖内时,所述导向条可配合穿设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槽可引导所述导向条向靠近所述底板的方向滑动,且可限制所述导向条向靠近所述功放IC的方向移动,当所述散热块与所述底板接触时,所述导向条与所述导向槽脱离。优选地,所述导向条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散热块的两相对侧面上,所述导向槽为两个且与两个所述导向条一一对应。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由所述下盖的侧壁内表面以及设置于所述下盖的侧壁内表面的L形挡板围成。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散热块侧面上的导向槽,以及设置于所述下盖的开口处的导向条,所述导向槽和所述导向条均沿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设置,当所述散热块由所述上部开口处插入下盖内时,所述导向槽可配合套设于所述导向条上,所述导向条可引导所述导向槽向靠近所述底板的方向滑动,且可限制所述导向
槽向靠近所述功放IC的方向移动,当所述散热块与所述底板接触时,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导向条脱离。更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导向结构,当所述散热块与所述底板接触后,向所述功放IC的方向推动所述散热块时,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可引导所述散热块滑动至与所述散热油贴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散热块下端的凸起,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上沿平行于所述底板的方向开设有开口向上的凹槽,所述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底板平行,当所述散热块与所述底板接触时,所述凸起可配合伸入所述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为并排设置的多个,所述凹槽为多个且与所述凸起一一对应。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插销结构,所述插销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散热块下端的插销,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上沿平行于所述底板的方向开设有插孔,所述插销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底板平行,当所述散热块与所述底板接触后,向所述功放IC的方向推动所述散热块时,所述插销可配合伸入所述插孔内。进一步地,当所述散热块与所述底板接触时,所述插销和所述第二凸块之间具有间隙。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装置,由于设置了第一导向结构,当散热块由下盖的开口处插入下盖内时,第一导向结构可引导散热块向靠近底板的方向运动,并阻止散热块向靠近功放IC的方向移动,这样保证了散热块向靠近底板的方向插入下盖时不与散热油接触,进而不会刮掉散热油,当散热块与底板接触时,需要将散热块朝向功放IC移动,以将散热油夹持,此时,第一导向结构可允许散热块向靠近功放IC的方向移动,进而完成散热块的安装。由于在散热块向靠近底板的方向插入下盖时没有刮掉散热油,散热油完全由散热块和功放IC夹持,这样,为功放IC的正常散热提供了有力的保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载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载装置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载装置安装完成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装置中插销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装置安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装置中散热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装置中散热块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装置中下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装置中下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下盖1,下盖1为一侧开口的盒状结构,下盖包括底板11和围绕底板一周的
侧壁12,底板11上设有电路板2,电路板2的边沿处设有功放IC3,功放IC3与侧壁12之间设有散热块4,功放IC3靠近散热块4的表面设有散热油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1),所述下盖(1)为一侧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下盖包括底板(11)和围绕底板(11)一周的侧壁(12),所述底板(11)上设有电路板(2),所述电路板(2)的边沿处设有功放IC(3),所述功放IC(3)与所述侧壁(12)之间设有散热块(4),所述功放IC(3)靠近所述散热块(4)的表面设有散热油(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向结构(6),当所述散热块(4)由所述下盖(1)的开口处插入下盖(1)内时,所述第一导向结构(6)可引导所述散热块(4)向靠近所述底板(11)的方向运动,并阻止所述散热块(4)向靠近所述功放IC(3)的方向移动,当所述散热块(4)与所述底板(11)接触时,所述第一导向结构(6)可允许所述散热块(4)向靠近所述功放IC(3)的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1),所述下盖(1)为一侧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下盖包括底板(11)和围绕底板(11)一周的侧壁(12),所述底板(11)上设有电路板(2),所述电路板(2)的边沿处设有功放IC(3),所述功放IC(3)与所述侧壁(12)之间设有散热块(4),所述功放IC(3)靠近所述散热块(4)的表面设有散热油(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向结构(6),当所述散热块(4)由所述下盖(1)的开口处插入下盖(1)内时,所述第一导向结构(6)可引导所述散热块(4)向靠近所述底板(11)的方向运动,并阻止所述散热块(4)向靠近所述功放IC(3)的方向移动,当所述散热块(4)与所述底板(11)接触时,所述第一导向结构(6)可允许所述散热块(4)向靠近所述功放IC(3)的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6)包括设置于所述散热块(4)侧面上的导向条(61),以及设置于所述下盖(1)的开口处的导向槽(62),所述导向条(61)和所述导向槽(62)均沿垂直于所述底板(11)的方向设置,当所述散热块(4)由所述开口处插入下盖(1)内时,所述导向条(61)可配合穿设于所述导向槽(62)内,所述导向槽(62)可引导所述导向条(61)向靠近所述底板(11)的方向滑动,且可限制所述导向条(61)向靠近所述功放IC(3)的方向移动,当所述散热块(4)与所述底板(11)接触时,所述导向条(61)与所述导向槽(62)脱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条(61)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散热块(4)的两相对侧面上,所述导向槽(62)为两个且与两个所述导向条(61)一一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62)由所述下盖(1)的侧壁(12)内表面以及设置于所述下盖(1)的侧壁(12)内表面的L形挡板围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6)包括设置于所述散热块(4)侧面上的导向槽(62),以及设置于所述下盖(1)的开口处的导向条(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绍成陈道扬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歌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