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34785 阅读:4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相变储能装置。该相变储能装置包括:壳层以及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在壳层内部的多层相变材料层,其中,多层相变材料层的相变温度由外向内依次变高,多层相变材料层内均设置有换热元件。通过在壳层内设置多层相变材料层,并按照多层相变材料层的相变温度由外向内依次升高的顺序设置,使得该装置不仅能够利用各层相变材料层对换热元件中的热能高低进行蓄热或放热,而且在换热元件中的热能过高时,还可以由高相变温度的相变材料层由内向外传递至低相变温度的相变材料层中,从整体上提高了相变储能装置的蓄热储能性能。相应地,在需要放热时,能够实现有效放热,从而实现了热量的高效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变储能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相变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相变材料是可将一定形式的能量在高于其温度相变温度时储存起来,而在低于其相变温度时释放出来加以利用的储能材料。相变材料的种类很多,从蓄热的温度范围看,可分为高温、中温和低温三类。高温相变材料主要是一些熔融盐、金属合金;中温相变材料主要是一些水合盐、有机物和高分子材料;低温相变材料主要是冰和水凝胶等。目前相变储能装置一般是采用单一的高、中或低温相变材料,并将单一相变材料储存于不同的容器内。然而,根据蓄热的温度范围,将单一相变材料储存在容器内,通常容易产生以下问题:1)相变材料存在过冷现象和相分离问题;2)导热系数小,单位体积的储能能力较小,熔点较低,不适用于高温场所;3)混合相变材料,在长期的相变过程中容易变性。因此,仍需要对现有的相变储能装置进行改进,以便更高效地进行蓄热,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变储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相变储能装置蓄热储能性能差、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相变储能装置,该相变储能装置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相变储能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相变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储能装置包括:壳层(10);以及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在所述壳层(10)内部的多层相变材料层,其中,多层所述相变材料层的相变温度由外向内依次变高,多层所述相变材料层内均设置有换热元件(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变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储能装置包括:壳层(10);以及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在所述壳层(10)内部的多层相变材料层,其中,多层所述相变材料层的相变温度由外向内依次变高,多层所述相变材料层内均设置有换热元件(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多层相变材料层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在所述壳层(10)内部的第一相变材料层(20)和第二相变材料层(30),所述第一相变材料层(20)的相变温度低于所述第二相变材料层(30)的相变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变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储能装置还包括第三相变材料层(40),所述第三相变材料层(40)由外向内设置在所述壳层(10)的所述第二相变材料层(30)的内部,所述第三相变材料层(40)的相变温度高于所述第二相变材料层(30)的相变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变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变材料层的相变温度≤90℃,所述第二相变材料层(30)的相变温度为100~18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变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李洪涛王兴越马振华姜华武李艳鸣李连香苗学勇韩辉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潞电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