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车库升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89767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6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立体车库涉及建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车库升降平台,包括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上设有摆动托架,所述摆动托架上设有回转盘,所述摆动托架下方设有第一认址片,所述第一认址片固定在平台本体上,所述第一认址片位于平台本体的顶角中心线上,且第一认址片是关于该中心线对称的结构,所述摆动托架底部设有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认址片位于第一传感器摆动时的弧形路径上,当第一传感器在认址片区域内摆动时,回转盘能够完全在平台本体的边缘以内区域回转。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传感器来限制回转盘的运动,只有当摆动支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时,回转盘才能够进行回转动作,避免回传盘悬伸到升降平台的边缘外侧,使车辆与车库结构产生碰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立体车库涉及建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车库升降平台,包括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上设有摆动托架,所述摆动托架上设有回转盘,所述摆动托架下方设有第一认址片,所述第一认址片固定在平台本体上,所述第一认址片位于平台本体的顶角中心线上,且第一认址片是关于该中心线对称的结构,所述摆动托架底部设有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认址片位于第一传感器摆动时的弧形路径上,当第一传感器在认址片区域内摆动时,回转盘能够完全在平台本体的边缘以内区域回转。本专利技术通过传感器来限制回转盘的运动,只有当摆动支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时,回转盘才能够进行回转动作,避免回传盘悬伸到升降平台的边缘外侧,使车辆与车库结构产生碰撞。【专利说明】立体车库升降平台
本专利技术属于立体车库涉及建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车库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变得越来越普及,然而随着私家车数量的急剧增加,停车难成为有车一族面临的头等难题,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也越来越紧张,黄金地段寸土寸金,由此导致城市停车位空前紧张,于是机械式立体车库就应运而生。立体车库主要包括在一个立体空间内阵列布置的多个停车位,车辆入库后先停放在转移机构上,转移机构将车辆逐个转移到各停车位中,立体车库相比于传统车库的优势在于:立体车库无需设置供车辆行驶的爬坡道路,极大节省的占地空间;其次,由于车辆采用转移机构进行抬升,其抬升速度远远大于车辆自行爬坡的速度,因此立体车库的层数能够远远大于传统车库的层数。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种环形立体车库,该环形立体车库是由多个扇形单元组合而成,每个扇形单元都有一套单独的吊装、转运机构,该立体车库相比于传统环形立体车库而言,能够同时转运多辆汽车,大大提高了停车效率,有效缓解了高峰时期的停车压力,然而这种扇形单元在转运车辆过程中有诸多空间限制,因此需要一套全新的摆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扇形立体车库的立体车库升降平台。—种立体车库升降平台,包括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为扇形的钢架结构,所述平台本体的边缘钩挂在多组钢丝绳上,并由立体车库顶部的卷扬机构驱动,所述平台本体上设有摆动托架,所述摆动托架的一端与平台本体的扇形顶角处铰接,使摆动托架能够在水平面内摆动,所述摆动托架上设有回转盘,所述回转盘在中心位置处与摆动托架转动连接,所述回转盘整体呈长方形,所述摆动托架下方设有第一认址片,所述第一认址片固定在平台本体上,所述第一认址片位于平台本体的顶角中心线上,且第一认址片是关于该中心线对称的结构,所述摆动托架底部设有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认址片位于第一传感器摆动时的弧形路径上,当第一传感器在认址片区域内摆动时,回转盘能够完全在平台本体的边缘以内区域回转。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传感器来限制回转盘的运动,只有当摆动支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时,回转盘才能够进行回转动作,避免回传盘悬伸到升降平台的边缘外侧,使车辆与车库结构产生碰撞。【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图3是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其中图2中的回转盘位于初始工位,图3中的回转盘处于回转状态;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仰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平台本体的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摆动托架的仰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摆动托架与回转盘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立体车库升降平台,包括平台本体10,所述平台本体10为扇形的钢架结构,所述平台本体1的边缘钩挂在多组钢丝绳18上,并由立体车库顶部的卷扬机构驱动,所述平台本体10上设有摆动托架20,所述摆动托架20的一端与平台本体10的扇形顶角处铰接,使摆动托架20能够在水平面内摆动,所述摆动托架20上设有回转盘30,所述回转盘30在中心位置处与摆动托架20转动连接,所述回转盘30整体呈长方形,所述摆动托架20下方设有第一认址片12,所述第一认址片12固定在平台本体10上,所述第一认址片12位于平台本体10的顶角中心线上,且第一认址片12是关于该中心线对称的结构,所述摆动托架20底部设有第一传感器23,所述第一认址片(12)位于第一传感器23摆动时的弧形路径上,当第一传感器23在认址片12区域内摆动时,回转盘30能够完全在平台本体10的边缘以内区域回转。回转盘30的主要作用是将车辆掉头。如图3所示,由于回转盘30的纵向尺寸远大于横向尺寸,因此在回转盘30旋转过程中,若摆动托架20过于靠近平台本体10边缘,就会导致回传盘30悬伸到平台本体10的边缘外侧,这样很容易使车辆与车库结构产生碰撞,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传感器来限制回转盘30的运动,只有当摆动托架20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时,回转盘30才能够进行回转动作,如图3所示。如图1所示,所述平台本体10的边缘向外凸伸设置有导轮19,立体车库的升降通道四周设有竖直导轨,所述导轮19与导轨构成滚动导向配合。导轮19与导轨配合能够使升降平台在运行过程中更加平稳。如图4所示,所述平台本体10边缘还设有定位销17,所述定位销17为伸缩式结构,立体车库的升降通道侧壁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上下设有多组且分别与每层车库一一对应设置,当升降平台与某一层车库的底面平齐时,定位销17能够插在该层车库对应的定位孔内,避免升降平台上下浮动。由于钢丝绳18具有一定弹性,当车辆进入或移出升降平台时,由于负载瞬间变化,会导致升降平台上下抖动。因此本专利技术再升降平台边缘设置的定位销17,当升降平台到位以后,先利用定位销17将升降平台与车库边缘固定,然后再移动车辆,有效避免了抖动问题。如图6所示,所述摆动托架20底部设有滚轮21,滚轮21由电机驱动,滚轮21与平台本体10上设置的弧形轨道11构成滚动配合。所述摆动托架20上靠近平台本体10弧形边的一端设有用于检测车辆是否超长的第一光电传感器28。第一光电传感器28主要用于检测车辆是否已完全进入摆动托架20区域内,避免车头或车尾凸伸而导致碰撞事故发生。优选的,如图1、2、3、7所示,回转盘30的两条宽边为圆弧状,所述回转盘30位于摆动托架20上设置的回转槽内,使回转盘30的上表面与摆动托架20的上表面平齐。进一步的,所述回转盘30上沿纵向中心线设有一条供搬运机器人行走的沟槽31,所述摆动托架20上靠近扇形升降平台10弧形边的一端设有与沟槽31相对应的沟槽入口 24,当回转盘30位于初始工位时,即回转盘30的长度方向与摆动托架20的长度方向平行时,沟槽31与沟槽入口 24对齐。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托架20上的沟槽入口 24两侧设有用于检测搬运机器人是否已完全进入回转盘30区域内的第二光电传感器27。若搬运机器人还未完全进入回转盘30区域回转盘30就开始旋转,则回转盘30与摆动托架20会对搬运机器人产生剪切,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设置光电传感器27来检测搬运机器人的运行状态是十分必要的。进一步的,如图2、3、7所示,所述回转盘30上还设有搬运机器人定位装置,所述搬运机器人定位装置包括所述沟槽31内设置的第二认址片32以及搬运机器人上设置的定位传感器,所述第二认址片32设有两块,且两块认址片32关于回转盘30的回转中心对称设置。搬运机器人的工作过程为:当升降平台落至车库入口时,停留在回转盘30上的搬运机器人运动到入库平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立体车库升降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车库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本体(10),所述平台本体(10)为扇形的钢架结构,所述平台本体(10)的边缘钩挂在多组钢丝绳(18)上,并由立体车库顶部的卷扬机构驱动,所述平台本体(10)上设有摆动托架(20),所述摆动托架(20)的一端与平台本体(10)的扇形顶角处铰接,使摆动托架(20)能够在水平面内摆动,所述摆动托架(20)上设有回转盘(30),所述回转盘(30)在中心位置处与摆动托架(20)转动连接,所述回转盘(30)整体呈长方形,所述摆动托架(20)下方设有第一认址片(12),所述第一认址片(12)固定在平台本体(10)上,所述第一认址片(12)位于平台本体(10)的顶角中心线上,且第一认址片(12)是关于该中心线对称的结构,所述摆动托架(20)底部设有第一传感器(23),所述第一认址片(12)位于第一传感器(23)摆动时的弧形路径上,当第一传感器(23)在认址片(12)区域内摆动时,回转盘(30)能够完全在平台本体(10)的边缘以内区域回转。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玉鹏常永桥崔灿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