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的双离合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3631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2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的双离合变速器,带有第一输入轴和同轴布置的第二输入轴,其在传动侧经由输入恒定级与中间轴传动连接,第一中间轴构造为空心轴且同轴地覆于第二中间轴之上,第一中间轴划分为两个能经由第一联接切换元件彼此抗相对转动连接的区段,存在用于切换前进挡的四个圆柱齿轮级和用于切换倒挡的反向圆柱齿轮级,第四圆柱齿轮级在第一区段与输出轴之间,第二和第三圆柱齿轮级在第二区段与输出轴之间,第一和反向圆柱齿轮级在第二中间轴与输出轴之间,第一输入恒定级从动轮构造为空套轮且能转动地支承在第二中间轴上且能经由第二联接切换元件与第一区段抗相对转动连接,第二区段借助第三联接切换元件能与第二中间轴抗相对转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离合变速器。
技术介绍
在由驱动发动机和变速器组成的驱动单元在机动车中前置纵向安装 (Front-Ldngseinbau)的情况下,变速器的输出轴优选布置在与变速器的一个输入轴或多 个输入轴共同的几何轴线中。在带有布置在中心的第一输入轴和构造为空心轴以及同轴地 覆于第一输入轴之上布置的第二输入轴的双离合变速器中,输出轴的为此需要的同轴布置 可以按如下方式实现,即,输入轴分别经由输入恒定级与配属的中间轴传动连接或可以与 之形成传动连接。为了换挡,中间轴可以分别经由多个能分别通过换挡元件切换的圆柱齿 轮级有选择地与输出轴传动连接。此外,在该布置中,通常可以通过第一输入轴和输出轴的 直接的抗相对转动的(drehf est)连接来切换直接挡位。 在这种类型的双离合变速器的普遍公知的第一基础实施方案中,中间轴彼此轴线 平行地且在径向上彼此间隔开地布置,并且与输出轴轴线平行地且在径向上间隔开地布 置。在这种类型的双离合变速器的由US 4 463 621 A公知的实施方式中,能切换的圆柱齿 轮级布置在不同的齿轮平面中。圆柱齿轮级的空套轮分别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输出轴 上,并且可以通过配属的换挡元件抗相对转动地与该输出轴连接。经由布置在中心的第一 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联接切换元件可以切换直接挡位。针对四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该 公知的双离合变速器总共需要六个齿轮平面。 与之不同的是,在由DE 103 35 262 A1公知的双离合变速器中,五个圆柱齿轮级 和反向圆柱齿轮级分别在利用布置在输出轴上的共同的固定轮或空套轮的情况下成对地 布置在共同的齿轮平面中。反向圆柱齿轮级的两个靠外的齿轮构造为空套轮,由此,三个可 能的倒挡中的两个可以切换为迂回挡位。针对七个前进挡和三个倒挡,该公知的双离合变 速器总共具有七个齿轮平面。 在这种类型的双离合变速器的普遍公知的第二基础实施方式中,配属于第二输入 轴的第二中间轴与输出轴轴线平行地且在径向上间隔开地布置,并且配属于第一输入轴的 第一中间轴构造为空心轴且同轴地覆于第二中间轴之上地布置。 在由DE 199 39 819 C1公知的这种类型的双离合变速器中,能切换的圆柱齿轮级 布置在不同的齿轮平面中。圆柱齿轮级的空套轮分别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输出轴上,并 且可以通过配属的换挡元件抗相对转动地与该输出轴连接。借助布置在中心的第一输入轴 与输出轴之间的联接切换元件可以切换直接挡位。针对六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该公知的 双离合变速器总共需要八个齿轮平面。 而在这种类型的双离合变速器的由DE 103 32 210 A1公知的另一实施方式中,配 属于第一输入轴的第一输入恒定级的从动轮构造为空套轮,其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第一 中间轴上,并且可以经由第一联接切换元件抗相对转动地与该第一中间轴连接。此外,第一 中间轴可以通过第二联接切换元件抗相对转动地与第二中间轴连接。通过两个联接切换元 件,布置在第一中间轴与输出轴之间的圆柱齿轮级交替地与第一或第二输入恒定级传动连 接,并且因此分别用于切换两个挡位。针对六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该公知的双离合变速器 总共需要六个齿轮平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提出一种开头提到的相应于第二基础实施方式的结构类 型的双离合变速器,其在紧凑的尺寸的情况下具有至少七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前进挡在 顺序切换中应该是能动力换挡的,并且至少在中间或更高的挡位中具有递进的挡位分级 (Gangabstufung)〇 该任务的解决方案利用如下双离合变速器来实现。 因此,本技术以如下用于机动车的双离合变速器为出发点,该双离合变速器 带有布置在中心的第一输入轴和构造为空心轴且同轴地覆于第一输入轴之上布置的第二 输入轴,其中,两个输入轴在驱动侧可以分别经由摩擦离合器与驱动发动机的传动轴连接, 其中,两个输入轴在传动侧分别经由包括驱动轮以及从动轮的输入恒定级分别与中间轴传 动连接或可以与之形成传动连接,其中,中间轴可以分别经由多个能分别借助换挡元件切 换的圆柱齿轮级有选择地与同轴于第一输入轴且与其轴向相邻地布置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并且其中,第一中间轴构造为空心轴并且同轴地覆于第二中间轴之上地布置。 根据本技术,在该双离合变速器中还规定,第一中间轴划分为轴向驱动侧的 第一区段和轴向从动侧的第二区段,它们可以借助第一联接切换元件抗相对转动地彼此连 接,以及存在用于切换前进挡的四个圆柱齿轮级和用于切换倒挡的反向圆柱齿轮级,这四 个圆柱齿轮级的传动比随着序号的增大而减小,以及第四圆柱齿轮级布置在第一中间轴的 第一区段与输出轴之间,第二和第三圆柱齿轮级布置在第一中间轴的第二区段与输出轴之 间,并且第一圆柱齿轮级和反向圆柱齿轮级布置在第二中间轴与输出轴之间,以及与第二 输入恒定级相比,第一输入恒定级具有更高的传动比,以及第一输入恒定级的从动轮构造 为空套轮,其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第二中间轴上并且可以借助第二联接切换元件抗相对 转动地与第一中间轴的第一区段连接,以及存在第三联接切换元件,借助该第三联接切换 元件,第一中间轴的第二区段可以抗相对转动地与第二中间轴连接。 通过这样构建的双离合变速器,存在的圆柱齿轮级和反向圆柱齿轮级可以交替地 与两个输入恒定级传动连接,并且因此不仅经由第一摩擦离合器和第一输入轴而且经由第 二摩擦离合器和第二输入轴来切换。 -方面,第一中间轴为此划分为轴向驱动侧的第一区段和轴向从动侧的第二区 段,它们可以通过第一联接切换元件抗相对转动地彼此连接。另一方面,第一输入恒定级的 构造为空套轮的从动轮为此可以经由第二联接切换元件抗相对转动地与第一中间轴的第 一区段连接,并且第一中间轴的第二区段可以经由第三联接切换元件抗相对转动地与第二 中间轴连接。四个圆柱齿轮级和反向圆柱齿轮级因此可以与两个输入恒定级中的每一个形 成传动连接,从而可以切换八个前进挡和两个倒挡。然而,理论上可能的、能通过闭合第一 摩擦离合器和接入第一和第二联接切换元件以及第三圆柱齿轮级的换挡元件来切换的挡 位在此由于传动冲突(ClbersetzungsQberschneidung)而没有被使用。所有前进挡在从挡 位n切换到挡位n+1或挡位n-1时是能动力换挡的。两个倒挡同样是能动力换挡的。 为了可以在中间或更高的挡位中实现期望的递进的挡位分级,两个输入恒定级具 有如下这么大的传动比分级(Obersetzungsabstufung) (iEi/iE2),并且前四个圆柱齿轮级 具有如下这样递进的传动比分级(in/iZ2>iZ2/iZ3>i Z3/iZ4),即,使得前四个挡位交替地利 用经过第一或第二输入恒定级并且成对地依次经由第一或第二圆柱齿轮级的动力流来切 换,并且第五挡位利用经由第一输入恒定级以及第四圆柱齿轮级的动力流来切换,第六挡 位利用经由第二输入恒定级和第三圆柱齿轮级的动力流来切换,以及最高挡位利用经由第 二输入恒定级和第四圆柱齿轮级的动力流来切换。 在根据本技术的双离合变速器的第一变型设计方案中,两个输入恒定级的 和前四个圆柱齿轮级的传动比(iE1、i E2、in至iZ4)被确定为使得在第一挡位与第四挡位之间 存在有在很大程度上等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的双离合变速器,所述双离合变速器带有布置在中心的第一输入轴(5)和构造为空心轴且同轴地覆于所述第一输入轴(5)之上布置的第二输入轴(6),其中,这两个输入轴(5、6)在驱动侧能分别经由摩擦离合器(K1、K2)与驱动发动机的传动轴(2)连接,其中,所述两个输入轴(5、6)在传动侧分别经由包括驱动轮(7、9)和从动轮(8、10)的输入恒定级(E1、E2)分别与中间轴(11、14)传动连接或能与中间轴(11、14)形成传动连接,其中,所述中间轴(11、14)能分别经由多个能分别借助换挡元件(A、B、C、D、E)切换的圆柱齿轮级(Z1、Z2、Z3、Z4、ZR)有选择地与输出轴(26)形成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输入轴(5)同轴地且轴向相邻地布置,并且其中,第一中间轴(11)构造为空心轴并且同轴地覆于第二中间轴(14)之上地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轴(11)划分为轴向驱动侧的第一区段(12)和轴向从动侧的第二区段(13),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能借助第一联接切换元件(L)抗相对转动地彼此连接,存在用于切换前进挡(G1、G2、G3、G4、G5、G6、G8)的四个圆柱齿轮级(Z1、Z2、Z3、Z4),所述四个圆柱齿轮级的传动比(iZ1、iZ2、iZ3、iZ4)随着序号的增大而减小(iZ1>iZ2>iZ3>iZ4),并且存在用于切换倒挡(R1、R2)的反向圆柱齿轮级(ZR),第四圆柱齿轮级(Z4)布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轴(11)的第一区段(12)与所述输出轴(26)之间,第二圆柱齿轮级和第三圆柱齿轮级(Z2、Z3)布置在所述第一中间轴(11)的第二区段(13)与所述输出轴(26)之间,以及第一圆柱齿轮级(Z1)和所述反向圆柱齿轮级(ZR)布置在所述第二中间轴(14)与所述输出轴(26)之间,与第二输入恒定级(E2)相比,第一输入恒定级(E1)具有更高 的传动比,所述第一输入恒定级(E1)的从动轮(8)构造为空套轮,所述空套轮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第二中间轴(14)上并且能借助第二联接切换元件(M)抗相对转动地与所述第一中间轴(11)的第一区段(12)连接,以及存在第三联接切换元件(N),借助所述第三联接切换元件,所述第一中间轴(11)的第二区段(13)能抗相对转动地与所述第二中间轴(1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贝恩德·谢佩勒
申请(专利权)人: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