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腥豆乳的生产方法及酶失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025 阅读:3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脱腥豆乳的生产方法及酶失活装置,主要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以及增加酶失活装置的使用寿命。方法主要包括大豆的去皮、浸泡、加热脱腥、研磨、分离、二次脱腥、杀菌及均质乳化。装置主要包括筒状壳体、其一端的供料料斗、其另一端的卸料结构、其中的螺旋推进结构、固定杆、筛网及蒸汽加热结构。用此方法和装置可高效地生产出优质的豆乳,无豆腥味、涩味及沉淀物,且此装置结构紧凑,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寿命长。(*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乳制品的制备及其有关装置领域,特别是脱腥豆乳的生产方法及其酶失活装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营养的结构也有了新的认识,食品必然要与营养结合起来,尤其是对植物蛋白方面的开发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因为利用植物蛋白制备食品既经济营养价值又高。大豆蛋白质具有优良的生理功能,容易制取,价格又便宜,所以对大豆充分利用,进行深入研究已成为极重要的课题。豆乳作为一种新型的饮料在国外已经很普及了,特别是日本在开发利用植物蛋白质方面居领先地位,他们生产脱腥豆乳的方法及所用的酶失活装置都较先进,参见日本公开特许公报(A)昭57-181663及昭60-83556,但是由于我国大豆原料质量较差,这些方法与装置并不适用,因此还需对这些已有技术作进一步改进,才能改变现在我们市场上所供应的豆乳腥味较浓、带有涩味且含有一定量的豆粞沉淀的状况,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和需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脱腥豆乳的方法,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生产脱腥豆乳用的酶失活装置,使用寿命长。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脱腥豆乳的生产方法,包括对经选择的大豆进行去皮处理,在90~9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腥豆乳的生产方法,包括对经过选择的大豆进行去皮处理,对经浸泡的去皮大豆进行加热脱腥处理及对经脱腥的大豆进行研磨、分离、杀菌和均质乳化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脱腥处理是在90~95℃下进行的,用15~20分钟,另外在分离后还有二次脱腥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腥豆乳的生产方法,包括对经过选择的大豆进行去皮处理,对经浸泡的去皮大豆进行加热脱腥处理及对经脱腥的大豆进行研磨、分离、杀菌和均质乳化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脱腥处理是在90~95℃下进行的,用15~20分钟,另外在分离后还有二次脱腥处理。2、一种生产脱腥豆乳用的酶失活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筒状壳体、在筒状壳体一端与其垂直连接的供料料斗、在筒状壳体另一端与其成一定角度的卸料结构、在筒状壳体内供料料斗和卸料结构之间的由电动机带动的螺旋推进结构以及蒸汽加热结构,所述的螺旋推进结构由转轴和螺旋叶片构成,靠近供料料斗一端(也称前部)的螺距小于另一端(也称后部)的螺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筒状壳体内供料料斗和卸料结构之间有与所述的转轴平行且以所述的转轴为中心均匀分布的固定杆,它们被固定在所述的螺旋叶片的外周上,在所述的固定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钟王家洪丁贤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豆制品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