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驱动系统的润滑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29867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09 16:39
用于车辆驱动系统的润滑结构设有:分隔壁(20a1),将壳体(20)的内部分成齿轮室(20L)和马达室(20M),减速齿轮对(14)被容纳在齿轮室(20L)中,而电动马达(11)被容纳在马达室(20M)中;轴承(24),设置在分隔壁(20a1)的轴承支撑部(41)处,以便与减速齿轮对(14)的大直径齿轮(23)的侧部沿轴线(13a)的方向重叠,并支撑副轴(13);油通道(33)设置在齿轮室(20L)中并将被大直径齿轮(23)汲取的润滑油引导到收集槽(32);以及连通孔(44),设置在分隔壁(20a1)中并提供油通道(33)与马达室(20M)之间的连通。经由连通孔(44)引入到马达室(20M)中的润滑油被供给到轴承(2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驱动系统的润滑结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双轴车辆驱动系统的润滑结构,其通过利用从电动马达经由减速齿轮传递的转矩来驱动驱动输出轴进行旋转,并通过减速齿轮汲取储存于车辆驱动系统的壳体中的底部并供给到润滑部的润滑油,以及在收集槽中储存一部分润滑油,从而在车辆行驶期间降低减速齿轮的搅拌阻力。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用于双轴车辆驱动系统的润滑结构(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献第2010-223376号(JP2010-223376A))。此润滑结构包括在车辆驱动系统的壳体内的减速齿轮对。此减速齿轮对设置在电动马达的输出轴与平行于输出轴的副轴(countershaft,中间轴)之间。此润滑结构通过借助减速齿轮对汲取储存在壳体中的底部并供给到润滑部的润滑油,并在收集槽中储存一部分的润滑油,从而在车辆行驶期间降低减速齿轮的搅拌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上述双轴车辆驱动系统中,当设置有分隔壁以将壳体的内部分成容纳减速齿轮对的齿轮室和容纳电动马达的马达室,以便提高通过减速齿轮对汲取润滑油的效率,且在分隔壁上设置有支撑副轴的轴承以便与减速齿轮对的大直径齿轮的侧部沿轴向重叠从而减小副轴的轴向尺寸时,此结构难以通过利用减速齿轮对的旋转汲取润滑油来使得润滑油到达支撑副轴的轴承。因此,难以润滑支撑副轴的轴承。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驱动系统的润滑结构,其能够通过借助减速齿轮对汲取润滑油来润滑支撑副轴的轴承。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提供一种用于车辆驱动系统的润滑结构。该润滑结构包括:壳体;电动马达,布置在壳体内部;副轴,可旋转地联接到车辆驱动系统的驱动输出轴,该副轴被支撑在壳体内且平行于电动马达的输出轴;减速齿轮对,设置在电动马达的输出轴与副轴之间;收集槽,其储存一部分润滑油,此润滑油被储存在壳体中的底部,并由于通过减速齿轮对汲取润滑油而被供给到润滑部;分隔壁,将壳体的内部分成齿轮室和马达室,减速齿轮对被容纳在该齿轮室中,电动马达被容纳在该马达室中;轴承,设置在分隔壁的轴承支撑部处,以便与减速齿轮对的大直径齿轮的侧部沿轴向重叠,该轴承支撑副轴;油通道,设置在齿轮室中,该油通道将由大直径齿轮汲取的润滑油引导到收集槽;以及连通孔,设置在分隔壁中,该连通孔提供油通道与马达室之间的连通。经由该连通孔引入到马达室中的润滑油被供给到轴承。通过上述构造,提供油通道与马达室之间的连通的连通孔设置在分隔壁中,经由连通孔引入到马达室中的润滑油被供给到轴承。因此,允许经由连通孔将由大直径齿轮汲取的润滑油从齿轮室引到马达室中,因而能够通过使用引入到马达室中的润滑油来润滑轴承。在上述方案中,油通道可具有开口端,通过大直径齿轮的旋转而汲取的润滑油从该开口端进入,检测电动马达的旋转的旋转变压器(resolver,分解器)可设置在马达室中,该油通道可具有鼓起部,用以将旋转变压器布置在该鼓起部的径向内侧上,连通孔可相对于鼓起部而被设置在油通道的开口端侧。借助上述构造,连通孔被设置在所汲取的润滑油在油通道中趋于积聚的位置,所以能够经由连通孔将润滑油可靠地引入到马达室中。在上述方案中,突起部可位于旋转变压器的径向外侧上,且可被设置在分隔壁中的马达室侧,轴承支撑部可包括突出部、端部封闭式(closed-end,带底式)轴承孔和卡环组装缺口,该突出部可突出到马达室中,该端部封闭式轴承孔可通向齿轮室并且可配合并支撑轴承,该卡环组装缺口可设置在突出部中且通向马达室,以便压缩用于将轴承固定在轴承孔中的卡环,经由连通孔引入到马达室中的润滑油可在突起部的外周上流动,并可经由卡环组装缺口被供给到轴承。通过上述构造,允许将用于使旋转变压器居中的龙头部凸起(boss)用作突起部,并且能够通过利用将轴承附接到轴承支撑部所需的卡环组装缺口,将经由连通孔引入到马达室中的润滑油供给到轴承,所以不需要设置附加部件。在上述方案中,在分隔壁上可设置有油引导肋,该油引导肋将润滑油从连通孔引导到突起部。通过上述构造,润滑油从连通孔到突起部的引导是可靠的。附图说明下文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且其中: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所应用到的车辆的变速驱动桥的示意性构造的概略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驱动桥壳体的第一分体壳体部的一侧面的前视图,该侧面是与分隔构件的接合面;以及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驱动桥壳体的第一分体壳体部的一侧面的前视图,该侧面是与第三分体壳体部的接合面。具体实施方式现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下文参照的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应构件。图1是示出电动四轮驱动车辆中的后驱动桥10的构造的概略图,其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车辆驱动系统的润滑结构所应用到的车辆驱动系统。后驱动桥10是双轴电动车辆驱动系统。后驱动桥10包括: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马达11,第一减速齿轮对14(其为减速齿轮对的一个示例),第二减速齿轮对16和差速齿轮单元19,它们都位于驱动桥壳体20内。第一减速齿轮对14设置在电动马达11的输出轴12与平行于输出轴12的副轴13之间。第二减速齿轮对16设置在副轴13与平行于副轴13且与电动马达11同轴的差速器壳体(differentialcase,差速器箱)15之间。差速齿轮单元19包括设置在差速器壳体15之内的差速机构17。差速齿轮单元19通过利用从电动马达11经由第一减速齿轮对14和第二减速齿轮对16传递的转矩来驱动一对后轮侧驱动轴18(每个后轮侧驱动轴是驱动输出轴的一个示例)旋转。电动马达11的转子11a被联接到输出轴12的中心部。一对轴承21被装配到输出轴12的两端。由此,输出轴12被驱动桥壳体20经由此对轴承21可旋转地支撑。定子绕组单元11b围绕转子11a设置并被固定到驱动桥壳体20。第一减速齿轮对14由小直径的副轴驱动齿轮(counterdrivegear,中间驱动齿轮)22和大直径的副轴从动齿轮23(其为大直径齿轮的一个示例)构成。副轴驱动齿轮22一体地固定到输出轴12的一端的远端侧。在副轴从动齿轮23与副轴驱动齿轮22啮合的状态下,副轴从动齿轮23一体地固定到副轴13的一端侧。一对轴承24分别装配到副轴13的两端。副轴13被驱动桥壳体20经由该对轴承24(该对轴承中的每一个是支撑副轴的轴承的一个示例)可旋转地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驱动系统的润滑结构,所述润滑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0);电动马达(11),布置在所述壳体(20)内;副轴(13),能旋转地联接到所述车辆驱动系统(10)的驱动输出轴(18),所述副轴(13)被支撑在所述壳体(20)内而平行于所述电动马达(11)的输出轴(12);减速齿轮对(14),设置在所述电动马达(11)的输出轴(12)与所述副轴(13)之间;收集槽(32),该收集槽储存一部分润滑油,所述润滑油被储存在所述壳体(20)中的底部,并由于通过所述减速齿轮对(14)汲取所述润滑油而使所述润滑油被供给到润滑部;分隔壁(20a1),将所述壳体(20)的内部分成齿轮室(20L)和马达室(20M),所述减速齿轮对(14)被容纳在所述齿轮室(20L)中,所述电动马达(11)被容纳在所述马达室(20M)中;轴承(24),设置在所述分隔壁(20a1)的轴承支撑部(41)处,以便与所述减速齿轮对(14)的大直径齿轮(23)的侧部沿轴向重叠,所述轴承(24)支撑所述副轴(13);油通道(33),设置在所述齿轮室(20L)中,所述油通道(33)将由所述大直径齿轮(23)汲取的润滑油引导到所述收集槽(32);以及连通孔(44),设置在所述分隔壁(20a1)中,所述连通孔(44)提供所述油通道(33)与所述马达室(20M)之间的连通,其中经由所述连通孔(44)引入到所述马达室(20M)中的润滑油被供给到所述轴承(24)。...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2.24 JP 2014-2611871.一种用于车辆驱动系统的润滑结构,所述润滑结构的特征在于包
括:
壳体(20);
电动马达(11),布置在所述壳体(20)内;
副轴(13),能旋转地联接到所述车辆驱动系统(10)的驱动输出轴
(18),所述副轴(13)被支撑在所述壳体(20)内而平行于所述电动马达
(11)的输出轴(12);
减速齿轮对(14),设置在所述电动马达(11)的输出轴(12)与所述
副轴(13)之间;
收集槽(32),该收集槽储存一部分润滑油,所述润滑油被储存在所述
壳体(20)中的底部,并由于通过所述减速齿轮对(14)汲取所述润滑油而
使所述润滑油被供给到润滑部;
分隔壁(20a1),将所述壳体(20)的内部分成齿轮室(20L)和马达
室(20M),所述减速齿轮对(14)被容纳在所述齿轮室(20L)中,所述
电动马达(11)被容纳在所述马达室(20M)中;
轴承(24),设置在所述分隔壁(20a1)的轴承支撑部(41)处,以便
与所述减速齿轮对(14)的大直径齿轮(23)的侧部沿轴向重叠,所述轴承
(24)支撑所述副轴(13);
油通道(33),设置在所述齿轮室(20L)中,所述油通道(33)将由
所述大直径齿轮(23)汲取的润滑油引导到所述收集槽(32);以及
连通孔(44),设置在所述分隔壁(20a1)中,所述连通孔(44)提供
所述油通道(33)与所述马达室(20M)之间的连通,其中
经由所述连通孔(44)引入到所述马达室(20M)中的润滑油被供给到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原安晃野中典昭木村豪道下雅也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