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5101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5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该起重机,该起重机包括副卷扬、副起升钢丝绳、臂架、副起重钩(10),其中,所述起重机还包括通过安装座(20)固定到所述副起重钩(10)上方的一个滑轮(30),所述副起升钢丝绳的一端缠绕在所述副卷扬上,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30)以固定到所述臂架上。因此,在副起重钩的上方通过安装座固定一个滑轮,即,副起升钢丝绳通过一个动滑轮和副起重钩吊起重物,从而可以实现主臂两倍率工况作业,在最大单绳拉力受限的情况下,提高起吊能力,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起重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起重机受起升钢丝绳最大单绳拉力的限制,使用主臂工况作业时,用户往往起吊相对最大额定起重量的中大吨位重物,使用副臂工况作业时,用户选择起吊为不超过钢丝绳最大单绳拉力的小吨位重物。考虑用户使用需求,当起吊相对最大额定起重量的中小吨位重物时,用副臂单倍率工况起吊,钢丝绳的最大单绳拉力已经不能满足,此时若继续用主臂工况起重钩起吊作业,由于主起重钩自身较重,滑轮组倍率为3倍率及以上,导致起升速度下降,工作效率降低,起吊能力下降。而为适用副臂工况作业,副起重钩均为单倍率副起重钩。这样,55吨汽车起重机起吊较小吨位重物(一般为5吨以下),使用主臂+副臂工况下的副起重钩作业,受最大单绳拉力的限制,最大起吊重物仅为5吨及以下,不能满足用户起吊8吨左右的重物。从现有技术的两种起吊装置来看,主臂作业工况下,不同臂长不同倍率下只能使用主起重钩作业,其倍率均为3倍率及以上倍率工况。在起吊小吨位重物时选择12倍率、10倍率、或3倍率及以上的其他倍率,起升速度减慢,加上主起重钩自身偏重,使得作业效率大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包括副卷扬、副起升钢丝绳、臂架、副起重钩(10),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还包括通过安装座(20)固定到所述副起重钩(10)上方的一个滑轮(30),所述副起升钢丝绳的一端缠绕在所述副卷扬上,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30)以固定到所述臂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包括副卷扬、副起升钢丝绳、臂架、副起重
钩(10),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还包括通过安装座(20)固定到所述副
起重钩(10)上方的一个滑轮(30),所述副起升钢丝绳的一端缠绕在所述
副卷扬上,另一端绕过所述滑轮(30)以固定到所述臂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0)包
括固定在所述滑轮(30)两侧的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所
述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之间安装有支撑所述滑轮(30)的
滑轮轴(23),所述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之间还安装有位
于所述滑轮轴(23)下部的连接销轴(24),所述副起重钩(10)可转动地
连接在所述连接销轴(2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销轴(24)
上设置有分别位于所述副起重钩(10)两侧的限位套(240)。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轴(23)
的超出所述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的外壁的端部分别形成有
卡槽(230),所述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的外壁上分别固定
有卡止件(25),该卡止件(25)卡接到所述卡槽(230)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盼刘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