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壳体与阀盖组件焊后角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9668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0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涡轮增压壳体与阀盖组件焊后角度检测装置,包括定位板、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下方的调节模块和设置在所述调节模块下方的校对板,定位板的下表面为基准面,校对板的上表面为校对面,调节模块用于调节基准面与校对面之间的距离,定位板上设置定位孔,定位孔与涡轮增压壳体法兰面上的螺纹孔相匹配,定位孔内设置定位销,定位板前方中部设置2个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衬套,左千分表和右千分表分别设置在左右2个衬套内,安装孔侧壁设置固定孔,固定螺钉设置在固定孔内,调节模块上与安装孔相匹配部位设置凹槽和/或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快速有效的测量涡轮增压壳体与阀盖组件焊后角度,而且操作简单避免增加企业对三坐标的巨额资金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发动机由于受到吸入汽缸内空气量的限制,其所产生的最大功率也会受到限制,在发动机的运行性能不能进一步提升时,要想增加输出功率只能通过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汽缸来增加燃料量以提高燃烧作功能力,从而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涡轮增压器是惟一能使发动机在工作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输出功率的机械装置。涡轮增压器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带动压气机叶轮高速旋转,将新鲜空气压缩后供给发动机,达到燃烧的最佳状态。它不仅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且能有效地减少排放废气中的有害成份,降低噪音,具有节能和环保的双重优势。目前,涡轮增压器已经普及到许多类型的汽车上,尤其在汽车改装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它弥补了一些自然吸气式发动机的先天不足,使发动机在不改变汽缸工作容积的情况下可以提高输出功率10%以上,因此许多汽车制造公司都采用这种增压技术来改进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藉以实现轿车的高性能化。涡轮增压器的设计涉及到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等多个学科,曲面造型复杂,对制造加工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其中对涡轮增压器壳体与阀盖组件焊后角度的控制要求就很高,因此在焊后需要按照检测要求对其进行检验。由于该角度值很小,一般在3度以内,常规的检测手段不能达到精度要求,通常要依靠三坐标测量仪进行检测。然而,这需要购置三坐标测量仪并配备专门操作人员,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投资成本,而且三坐标测量仪操作复杂。专利申请号CN201320157506.4公开了一种涡轮增压器废气旁通阀阀杆摇臂焊接角度检测辅助装置,该技术具有主体,主体的背面作为基准面,主体的正面上部的右侧边沿设有向前突出的上卡块,上卡块上设有开口向下的U形槽,主体的正面下部的左侧边沿设有向前突出的下卡块,下卡块上设有开口向下的V形槽,通过U形槽中心线和V形槽中心线的平面和主体正面平行。该技术的上卡块上的U形槽卡住涡轮壳的轴套,下卡块上的V槽卡在销柱上,通过U形槽中心线和V形槽中心线的平面和主体背面平行,这样能将阀杆的伸出端中心和摇臂上的销柱中心的连线转移到主体的背面即检测基准面上,利用普通万能角度尺即可实现摇臂焊接角度的测量。然而,该技术需要将U形槽卡住涡轮壳的轴套并V槽卡在销柱上,不适用于涡轮增压壳体与阀盖组件焊后角度的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壳体与阀盖组件焊后角度检测装置,并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壳体与阀盖组件焊后角度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快速有效的测量涡轮增压壳体与阀盖组件焊后角度,而且操作简单避免增加企业对三坐标测量仪的巨额资金投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涡轮增压壳体与阀盖组件焊后角度检测装置,包括定位板、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下方的调节模块和设置在所述调节模块下方的校对板,所述定位板的下表面为基准面,所述校对板的上表面为校对面,所述调节模块用于调节所述基准面与所述校对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定位板上设置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涡轮增压壳体法兰面上的螺纹孔相匹配,所述定位孔内设置定位销,所述定位板前方中部设置2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衬套,左千分表和右千分表分别设置在2个所述衬套内,所述安装孔侧壁设置固定孔,固定螺钉设置在所述固定孔内,所述调节模块上与所述安装孔相匹配部位设置凹槽和/或通孔。所述衬套为铜套。所述调节模块与所述校对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螺钉数量为4个。所述定位销数量为2个,且一个为圆柱销,另一个为菱形销。—种涡轮增压壳体与阀盖组件焊后角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校对面朝上将校对板放置在工作台上,将调节模块放置在所述校对板上,将装有千分表的定位板放置在调节模块上且安装孔与凹槽和/或通孔相对应,将2个千分表的读数调整一致并拧紧固定螺钉。b、取下装有千分表的定位板,将其放置在涡轮增压壳体的法兰面上,使定位板的下表面与法兰面相贴合,左右2个千分表均打在阀盖组件的上表面上并读取数值分别为Dl、D2oc、涡轮增压壳体与阀盖组件焊后角度为α,2个千分表之间的水平距离为L,将读数Dl和D2带入公式:AD=D1-D2,若AD <LXsina,则合格;若AD>LXsina,则不合格。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定位板的下表面作为基准面,一方面可以用作千分表测量前的校对使其读数一致,另一方面在测量时与涡轮增压壳体法兰面贴合作为检测基准面;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下方的调节模块,用于调节所述基准面与所述校对面之间的距离;定位板上设置与涡轮增压壳体法兰面上的螺纹孔相匹配的定位孔,用于测量时定位板的固定;在安装孔内设置衬套,一方面便于单独精加工,另一方面采用铜套可以避免千分表的磨损;设置在固定孔内的固定螺钉用于固定千分表,防止使用过程中千分表的窜动;在调节模块上与所述安装孔相匹配部位设置凹槽和/或通孔是为了在校准千分表时,能够穿过调节模块,使千分表打在校对板的校对面上;调节模块的作用是调节所述基准面与所述校对面之间的距离,其可以直接放置在校对板上,为了稳定考虑,也可以将其与校对板采用4个螺钉的固定连接;定位销数量为2个,且一个为圆柱销,另一个为菱形销,是为了使定位板有效固定在涡轮增压壳体法兰面上的螺纹孔内,避免由于涡轮增压壳体法兰面上的螺纹孔的加工误差造成定位销无法插入。本专利技术以定位板的下表面为基准面,将该基准面与涡轮增压壳体法兰面贴合,采用2个千分表测量阀盖组件上表面与涡轮增压壳体法兰面的焊后角度,将角度的检测转换为高度差的检测,操作简单快速,且可以避免企业对三坐标测量仪的巨额资金投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主视不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涡轮增压壳体与阀盖组件焊后角度检测装置,包括定位板5、设置在所述定位板5下方的调节模块8和设置在所述调节模块8下方的校对板1,所述定位板5的下表面为基准面7,所述校对板10的上表面为校对面9,所述调节模块8用于调节所述基准面7与所述校对面9之间的距离,所述定位板5上设置定位孔6,所述定位孔6与涡轮增压壳体法兰面19上的螺纹孔相匹配,所述定位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涡轮增压壳体与阀盖组件焊后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板、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下方的调节模块和设置在所述调节模块下方的校对板,所述定位板的下表面为基准面,所述校对板的上表面为校对面,所述调节模块用于调节所述基准面与所述校对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定位板上设置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涡轮增压壳体法兰面上的螺纹孔相匹配,所述定位孔内设置定位销,所述定位板前方中部设置2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衬套,左千分表和右千分表分别设置在左右2个所述衬套内,所述安装孔侧壁设置固定孔,固定螺钉设置在所述固定孔内,所述调节模块上与所述安装孔相匹配部位设置凹槽和/或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骞晓娜赵彦赵志梁显鹏席国钦郭宗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飞龙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