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道机车车辆及动车组轮对更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5359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不拆转向架,直接从铁道机车、车辆、动车组或地铁车辆上拆卸一组旧的轮对并换上一组新的轮对的轮对更换装置。特别是设于高位的由可拆卸的活动轨道1和固定轨道2构成的铁轨,上述的铁轨下方可置放一可移动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上设有一可转动的旋转平台3,旋转平台3上设有轮对托架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快捷,进行检修时,可以不拆下转向架,直接从车上拆卸一组旧的轮对,换上一组新的轮对,缩短检修时间,节省检修成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铁道车辆维修设备,尤为是一种用于铁道机车、车辆、 动车组及地铁车辆的轮对更换装置。技术背景现有的铁道机车、车辆、动车组及地铁车辆在进行轮对检修时,需将车 辆大拆大卸方可使转向架露出以便拆下安装于转向架的轮对,故费时费力, 检修时间很长,检修成本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不拆转向架,直接从铁道机车、车 辆、动车组或地铁车辆上拆卸一组旧的轮对并换上一组新的轮对的轮对更 换装置。实现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特别是设于高位的由可拆卸的活 动轨道1和固定轨道2构成的铁轨,上述的铁轨下方可置放一可移动的升 降装置,升降装置上设有一可转动的旋转平台3,旋转平台3上设有轮对托 架4。所述的升降装置为车体5上设有剪式升降机6和驱动剪式升降机6升降 的液压装置7,升降机6上部设有一可旋转活动的旋转平台3,旋转平台3上设有轮对托架4。所述的轮对托架4为一框形构架,构架上设有多对滚轮8,构架上表面的近二端处设有挡块9。所述的升降装置下部设有滚轮或轨道轮16。所述的活动轨道l 一端与固定轨道2通过铰链IO连接,另一端与固定 轨道2采用活动柱销11连接,活动轨道1可以铰链10为圆心进行转动大 于90°,最多可达到180°。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快捷,进行检修时,可以不 拆下转向架,直接从车上拆卸一组旧的轮对,换上一组新的轮对,缩短检 修时间,节省检修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初始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举升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转向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轮对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轮对托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铁轨主视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图7,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下设于高位的由可拆 卸的活动轨道1和固定轨道2构成的铁轨,上述的铁轨下方可置放一可移 动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上设有一可转动的旋转平台3,旋转平台3上设有 轮对托架4;铁轨由固定轨道2和活动轨道1组成且设置于地面上形成高位 铁轨,该铁轨的下方(即地面下方)设有一可移动的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上有一可转动的旋转平台3,旋转平台3上设有轮对托架4。铁道机车、车辆、动车组或地铁车辆的轮对12安装在转向构架18上,轮对12由二只 车轮和一根轴13组成,车轮的外形为轮缘14和踏面15两部分形成(图3 所示),使用时,上述车辆沿固定轨道2行驶,当转向架18的轮对12到达 活动轨道l后停车,此时将升降装置移动到轮对12的转向架18下面,并 使升降装置上的轮对托架4正好对准轮对12中心线,启动升降装置推举轮 对托架4上升,轮对托架4上升后与轮对12的轮缘14接触,利用轮缘14 将轮对12抬起,使车轮踏面15与活动轨道1脱开,然后用千斤顶支住转 向架18,松开轮对12与转向架18的所有连接,活动轨道1即可转动打开, 为卸出轮对12作好准备,然后将当升降装置下降到地面相平后,就可用叉 车将轮对托架4及轮对12 —起从旋转平台上拉出检修,检修后或更换新轮 对12组装时与上述过程相反。所述的升降装置为车体5上设有剪式升降机6和驱动剪式升降机6升降 的液压装置7,升降机6上部设有一可旋转活动的旋转平台3,旋转平台3 上设有轮对托架4;升降装置为一自行电动车,其由车体5、剪式升降机6、 电机、液压装置7、旋转平台3和轮对托架4组成,其中车体5下部设有滚 轮或轨道轮16,电机通过变速器驱动滚轮或轨道轮16,滚轮用于升降装置 直接沿铁轨下方的地面走行,轨道轮16用于升降装置沿小轨道17走行, 车体5上设有剪式升降机6,剪式升降机6上部设有一可旋转活动的旋转平 台3,旋转平台3可旋转360°,轮对托架4则设置于旋转平台3上,剪式升 降机6与液压装置7连接,该液压装置为一液压站或液压泵,其可推举轮 对托架4上升或下降。所述的轮对托架4为一框形构架,构架上设有多对滚轮8,构架上表面的近二端处设有挡块9;轮对托架4有6个滚轮8,滚轮8可使轮对托架4 在旋转平台3上移动,以便叉车将轮对托架4及轮对12 —起从旋转平台3 上拉出。轮对托架4的近二端处各有一挡块9,挡块9的外表面与车轮的轮 缘14内表面接触,该两挡块9可嵌卡在两车轮之间,其用来定位轮对12 车轮轮缘14的轴向位置。所述的升降装置下部设有滚轮或轨道轮;升降装置的车体5的下部有滚 轮或轨道轮以便升降装置可移动,若为滚轮则升降装置直接沿铁轨下方的 平整地面走行,若为轨道轮16则升降装置沿小轨道17走行。所述的活动轨道1 一端与固定轨道2通过铰链10连接,另一端与固定 轨道2采用活动柱销ll连接,当柱销ll被拨出后活动轨道l便以铰链lO 为圆心可进行大于90°的转动,最大可转动180°。使用时,在检修库中装有固定轨道2和活动轨道1供铁道机车、车辆、 动车组或地铁车辆进出车库,每一个活动轨道1的位置与转向架构架相对 应,转向架仃放在活动轨道l的中央,更换轮对12时升降装置沿小车轨道 17自行走行到需要更换轮对12的转向架18下面,使升降装置的轮对托架 4正好对准轮对12中心线,轮对托架4的两侧的档块9用来定位轮对12车 轮轮缘14的轴向位置。此时剪式升降机6通过液压装置7推举轮对托架4 上升,轮对托架4由档块9定位,利用轮缘14将轮对12抬起,使车轮踏 面15与活动轨道1脱开,然后用千斤顶支住转向架1,松开轮对12与转向 架l的所有连接,为卸出轮对3作好准备。然后将活动轨道l与固定轨道2 相连接的柱销ll拨出,活动轨道l即以铰链10为圆心可进行大于90°的转动,最多可转动180°,当剪式升降机6下降到与铁轨地面相平后,就可以用叉车将轮对托架4及轮对12—起从旋转平台3上拉出,新轮对12组装时与上述过程相反。本技术在铁道机车、车辆、动车组或地铁车辆进行检修时,可以不 拆下转向架,直接从车上拆卸一组旧的轮对,换上一组新的轮对,方便快 捷,縮短检修时间,节省检修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铁道机车车辆及动车组轮对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设于高位的由可拆卸的活动轨道(1)和固定轨道(2)构成的铁轨,上述的铁轨下方可置放一可移动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上设有一可转动的旋转平台(3),旋转平台(3)上设有轮对托架(4)。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道机车车辆及动车组轮对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升降装置为车体(5)上设有剪式升降机(6)和驱动剪式升降机(6)升降的液压装置(7),升降机(6)上部设有一可旋转活动的旋转 平台(3),旋转平台(3)上设有轮对托架(4)。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道机车车辆及动车组轮对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轮对托架(4)为一框形构架,构架上设有多对滚轮(8),构架上 表面的近二端处设有挡块(9)。4. 按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铁道机车车辆及动车组轮对更换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装置下部设有滚轮或轨道轮(16)。5. 按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铁道机车车辆及动车组轮对更换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轨道(1) 一端与固定轨道(2)通过铰链(10)连 接,另一端与固定轨道(2)釆用活动柱销(11)连接,活动轨道(1) 可以铰链(IO)为圆心进行转动大于90°,最多可达到18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不拆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道机车车辆及动车组轮对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设于高位的由可拆卸的活动轨道(1)和固定轨道(2)构成的铁轨,上述的铁轨下方可置放一可移动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上设有一可转动的旋转平台(3),旋转平台(3)上设有轮对托架(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英豪喻贵忠刘广丹吕安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铁道工程机电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