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元黎专利>正文

柔性拉索牵引起重臂变幅的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9734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柔性拉索牵引起重臂变幅的起重机,它包括起重机本体,其特征在于:将绕过起重机本体主吊具(1)的一部分起升钢丝绳(2)直接或通过接力绳具(3)绕过起重臂(4)后固定于人字架(5)上,或再绕过人字架(5)固定于机台(6)上。(*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起重机,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拉索牵引起重臂变幅的起重机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由柔性拉索牵引、起重臂绕相对机台固定的根轴摆动实现变幅的起重机,其抗前倾力矩能力为一常数。在不考虑随机载荷(如风载等)条件下,其作用于回转支撑的前倾力矩主要由起吊物品的起重力矩和起重臂的自重力矩两部分组成。由于此类起重机的起重臂绕根轴摆动的特征,使得起重臂的自重力矩随着幅度(起重吊钩至起重机回转中心水平距离)的减小在公称力矩中所占比例而减小,也即起吊物品的起重力矩应该在公称力矩幅度以内随着幅度的减小在设定前倾力矩中所占比例而增大。而此类起重机其起重能力特性曲线的制定准则是在公称力矩幅度以内的任何幅度,起吊该幅度的最大负荷均为一设定常数。因而,此类起重机的抗前倾力矩能力在公称力矩幅度以内工作时并没有被充分利用。设计制造上之所以在公称力矩幅度以内起吊负荷时的前倾力矩不为该设定最大起重力矩,主要是考虑产品成本的经济性。大型起重机一般来说是较为昂贵的商品,建筑中常常仅为几次特殊的起重量需求而花巨资购置。如果能够在原起重机金属结构、运行机构允许的条件下,采用合理的方法对其加以改造,使该起重机公称力矩幅度以内部分富余的抗前倾能力得到利用,就可以适当提高公称力矩幅度以内的起重能力,但目前还未见诸有关这方面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公称力矩幅度以内适当提高起重能力的柔性拉索牵引起重臂变幅的起重机,使得该类起重机公称力矩幅度以内部分富余的抗前倾能力得到利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柔性拉索牵引起重臂变幅的起重机,它包括起重机本体,其特征在于将绕过起重机本体主吊具的一部分起升钢丝绳直接或通过接力绳具绕过起重臂后固定于人字架上,或再绕过人字架后固定于机台。所述接力绳具由接力绳和用于连接起升钢丝绳和接力绳的平衡滑轮组件构成。所述接力绳具上的接力绳固定于机台时,其绳端固定于机台的某固定点,或固定于机台上的副起升卷筒。所述接力绳具上的接力绳以需要的倍率在平衡滑轮组件、起重臂、人字架、机台之间缠绕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就在于改造后的起重机,起升钢丝绳或接力绳具的这种缠绕结构方式,由起重量增加而造成的变幅拉索力增量由起升钢丝绳或接力绳承担;由于起升钢丝绳倍率的改变,造成起升高度不够时,由固定于副起升机构卷筒的接力绳的收放进行补偿,从而在起重机金属结构允许的条件下,可以不用改动变幅系统和起升机构,实现在公称力矩幅度以内部分富余的抗前倾能力得以利用,从而提高了公称力矩幅度以内的起重能力。附图说明图1、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第1个实施例中主吊具的部分起升钢丝绳直接绕过起重臂后缠绕于人字架的钢丝绳缠绕方式图。图4是本技术第2个实施例中主吊具的部分起升钢丝绳缠绕于接力绳具,接力绳绕过起重臂后一端固定于人字架,另一端绕过人字架后固定于副起升机构卷筒的钢丝绳缠绕方式图。图5是本技术第3个实施例中主吊具的部分起升钢丝绳缠绕于接力绳具,接力绳绕过起重臂后一端绕过人字架返回固定于起重臂,另一端绕过人字架后固定于副起升机构卷筒的钢丝绳缠绕方式图。图6是本技术第4个实施例中主吊具的部分起升钢丝绳缠绕于接力绳具,接力绳一端固定于接力绳具的平衡滑轮组,另一端绕过起重臂和人字架后固定于副起升机构卷筒的钢丝绳缠绕方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将绕过起重机本体主吊具1的一部分起升钢丝绳2缠绕连接于平衡滑轮组件8、与平衡滑轮组件8缠绕连接的接力绳7绕过起重臂4,再绕过人字架5后,一端固定于机台6某固定点(或固定于人字架5),另一端固定于机台6上的副起升卷筒9(或固定于人字架5);由于起重量的增加而造成的变幅拉索力的增量可由接力绳7承担,因而在确定原起重机金属结构允许的条件下,不用更换变幅系统;当由于起升钢丝绳2的倍率的改变,造成起升高度不够时,可由固定于副起升机构卷筒9的接力绳7的收放进行补偿,因而也无须改动起升机构即可实现在公称力矩幅度以内部分富余的抗前倾能力的利用,从而实现提高公称力矩幅度以内的起重能力的目的。如图2所示,将绕过起重机本体主吊具1的一部分起升钢丝绳2直接绕过起重臂4,缠绕固定于人字架5(或再绕过人字架5缠绕固定于机台6);由于起重量的增加而造成的变幅拉索力的增量可由起升钢丝绳2承担,因而在确定原起重机金属结构允许的条件下,不用更换变幅系统即可实现在公称力矩幅度以内部分富余的抗前倾能力的利用,从而实现适当提高公称力矩幅度以内的起重能力的目的。实施例1如图3所示,将绕过起重机本体主吊具1的一部分起升钢丝绳2直接绕过起重臂4,缠绕固定于人字架5上,虚线框10内的滑轮或滑轮组固定于起重臂4的端部;虚线框11内的滑轮或滑轮组固定于人字架5上。实施例2如图4所示,将绕过起重机本体主吊具1的一部分起升钢丝绳2连接于平衡滑轮组件8,与之连接的接力绳7绕过起重臂4,其一端再绕过人字架5后,固定于机台6上的副起升卷筒9上;其另一端固定于人字架5上部,虚线框12内的滑轮或滑轮组固定于起重臂4的端部;虚线框13内的滑轮或滑轮组固定于人字架5上。实施例3如图5所示,将绕过起重机本体主吊具1的一部分起升钢丝绳2连接于平衡滑轮组件8,与之连接的接力绳7绕过起重臂4,其一端再绕过人字架5后,固定于机台6上的副起升卷筒9上;其另一端再绕过人字架5上部的滑轮后返回并固定于起重臂4上端,虚线框14内的滑轮或滑轮组固定于起重臂4的端部;虚线框15内的滑轮或滑轮组固定于人字架5上,虚线框16内的滑轮或滑轮组固定于主吊具1。实施例4如图6所示,将绕过起重机本体主吊具1的一部分起升钢丝绳2连接于平衡滑轮组件8,接力绳7其一端固定于平衡滑轮组件8,另一端绕过起重臂4、再绕过人字架5后,固定于机台6上的副起升卷筒9上,虚线框17内的滑轮或滑轮组固定于起重臂4的端部;虚线框18内的滑轮或滑轮组固定于人字架5上。权利要求1.一种柔性拉索牵引起重臂变幅的起重机,它包括起重机本体,其特征在于将绕过起重机本体主吊具(1)的一部分起升钢丝绳(2)直接或通过接力绳具(3)绕过起重臂(4)后固定于人字架(5)上,或再绕过人字架(5)固定于机台(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力绳具(3)由接力绳(7)和用于连接起升钢丝绳(2)和接力绳(7)的平衡滑轮组件(8)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力绳具(3)上的接力绳(7)固定于机台时,其绳端固定于机台(6)的某固定点,或固定于机台(6)上的副起升卷筒(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力绳具(3)上的接力绳(7)以需要的倍率在平衡滑轮组件(8)、起重臂(4)、人字架(5)、机台(6)之间缠绕连接。专利摘要一种柔性拉索牵引起重臂变幅的起重机,它包括起重机本体,将绕过起重机本体主吊具的一部分起升钢丝绳直接或通过接力绳具绕过起重臂后固定于人字架上,或再绕过人字架后固定于机台。本技术的优点就在于改造后的起重机,起升钢丝绳或接力绳具的这种缠绕结构方式,由起重量增加而造成的变幅拉索力增量由起升钢丝绳或接力绳承担;由于起升钢丝绳倍率的改变,造成起升高度不够时,由固定于副起升机构卷筒的接力绳的收放进行补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元黎
申请(专利权)人:赵元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